數字時代日新月異,每一天都在發生著變化,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等,廣告也是如此,最為明顯的表現在新媒體給廣告帶來的顛覆性的變化。
互聯網對于那些25歲左右的人就是生活的絕大部分,而這些人也正是如今的主體消費人群,如何運用新媒體來吸引這些人,這是廣告主和廣告公司都比較關心的點。
國內廣告公司看重的更多的是媒介,比如說用戶數量、導向、廣告位置等因素,而在創意與媒介方面的需求并不匹配,處于割裂狀態。媒介應該與創意進行整合,思考什么樣的創意適合什么類型的媒介。比如奧美世紀做的李寧的風格斗士的富媒體廣告就很好地運用了媒介廣告的新組合方式,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力,從而達到很好的品牌傳播效果,這就是在新媒體上玩創意。廣告不是陽春白雪,不是藝術,我們的任務是與人產生溝通,感染他們,讓他的思想和他的金錢靠近你的產品并且遠離你的競爭者。大創意能夠迅速而深刻地做到這一點。不要忘記一則古老的廣告法則
AIDMA理論,只有引起注意(Attention),才能提起興趣(Interest),激起欲望(Desire),增強記憶(Memory),最終采取行動(Action)。如果你的廣告不能起到溝通的作用——讓人笑、讓人哭、讓人感興趣,那么無論你投入多少金錢、應用多少媒體都不會奏效。
在各類新媒體開發下玩各種大膽的創意,對于廣告主的投資回報是絕對值得的。在網絡行銷的傳播中,使用小小的創意就能在小小的媒體投放中產生巨大的效應,這也是現今為什么很多大牌的廣告主已經注重廣告投放去互聯網、移動廣告、病毒傳播等等新型廣告傳播載體上的原因。重要的是,廣告要注意廣告消費的環境。因為廣告不是做給廣告人看的,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的廣告,必須要能夠具備俘獲人們心靈的感召力。雖然人們每天平均要受到6000條廣告訊息,但他們能記住的只有獨一的創見。
精彩案例:李寧風格斗士瘋狂流媒體
李寧籃球主打“風格斗士”的概念,并以此為契機邀請麾下的三位NBA球星訪華。我們要做的,是以三位簽約球星為例,向受眾傳達“霸主型”,“創造型”,“策動型”這幾類籃球運動員的特點,吸引用戶參與主題活動。在這個廣告中,我們充分利用了頁面的各種元素,展現出三類籃球運動員的特質。充滿沖擊力的畫面表現和具有記憶力的動畫效果,投放5天即達到2,000,000的曝光、20萬的點擊,相當于門戶網站體育頻道首頁的富媒體廣告效果,很好地完成了客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