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要接受CAT掃描(電腦×線斷層掃描,也稱CT掃描)的就診兒童來說,陌生的醫療器械會讓他們驚恐不已。孩子們對于掃描檢查缺少實質的認識。甚至會由于在檢查期間表現出極端焦慮的情緒而不得不服用鎮靜劑。除此之外,重新掃描也是家常便飯。若是遇上這種情況,孩子們不得不在儀器上忍受更久的檢查時間。飛利浦公司設計了一臺供兒童使用的小型CT掃描儀,能夠幫助孩子認識CT掃描,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懼,設備配有電視屏幕和一些玩偶,可以讓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他們將要接受的檢查。
這種小型掃描儀能夠讓孩子們親自參與自己的治療,讓他們通過游戲不知不覺地熟悉檢查過程。屏幕里播放的動畫會提示孩子們從鱷魚、大象、機器人和小雞中任選一個玩偶放在掃描儀的平臺上,接著讓孩子們將放有玩偶的平臺推進CT掃描的機架掃描儀里,模仿真實的掃描情景。一旦進入了機架掃描儀,玩偶里的植入射頻標簽(RFID)就會啟動屏幕上的動畫,向孩子講述“患者”的背景資料,告訴他們這位“患者”的身份、職業,以及接受掃描檢查的原因。如此一來,孩子們通過動畫中講述的故事就可以明白CT掃描儀是怎樣工作的,并且了解醫生是怎樣檢查自己的身體。設計師將掃描儀設計的更為直觀,更容易理解,孩子們天性好奇,自然就會對它產生興趣。機器上沒有按鈕,只要把玩偶放上去,掃描儀就會自動啟動。通過玩偶來模擬掃描過程,一面能讓孩子放松心情,不再胡思亂想自己為什么要來這兒,一面還能讓他們學到知識。
這種小型的CT掃描儀是整體情境體驗流設計方案中的一部分。整套情境體驗設施的覆蓋區域包括急診中心入口、候診區、負責傷病分級的分診室、護士站以及8間治療傷患的急診室。就連通往急診區域的走廊也同樣配備了情境體驗設施。設計師在走廊中安裝了一面磨砂玻璃發光墻,墻內的LED燈光會逐漸變幻色彩。候診區的設計同樣別出心裁,分診室的一面外墻嵌有巨大的LED顯示屏,顯示屏外包有半透明蜂窩狀外殼。屏幕會變幻出多姿多彩的抽象像素圖,能起到舒緩情緒的作用。這與圍坐在爐邊,欣賞著融融的爐火有著鎮定情緒的相似效果。比起電視,這種方式更能讓人放松心情,電視機吵鬧的聲響或許還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為了調換頻道大家可能還會產生爭執。在主候診區也同樣有一面發光墻,不過這面光墻是互動式的,稱作奇幻燈光畫布(Imagination LightCanvas)。一些就診兒童會有年幼的兄弟姐妹在外陪同等候。而這面燈光畫布就是專為這些孩子們設計的,在墻上他們可以玩游戲,例如用燈光畫畫,只要用手指觸屏就可以繪出簡單的圖形,在奇幻燈光畫布上畫畫不需要任何的輔助工具。以往的情境體驗設施都安裝在帶有診斷儀的檢查室,著重突出個性定義的設計方案。然而在公共區域,譬如走廊和候診室進行設計時,這樣的方案就不可行了,來到急診中心的人心情一般都會焦慮不安,他們不會有閑情逸致擺弄身邊的小花樣,因此我們將設計的重點放在如何在整體上營造出一個舒緩心情的氛圍。所以這面發光墻的設計也就十分簡單,它的主要功用是作為背景裝飾墻,不附帶任何互動功能。只有在分診之后,孩子們的病情得到確診,準備接受進一步治療的時候,才會在環境布局中融入個性化自由定義的元素。
進入診室后,孩子們可以使用主題選擇的功能,這些就診室的設施與“傳統”的情境體驗場所十分相似。急診室都配有一塊主題選擇指示板,由彩色燈光將板上的圖像投影在墻上。每一種主題還配有特定的音效,最新開發的功能可以讓孩子們通過連上插座的移動設備收聽自己的音樂。急診室的入口裝有一扇大型玻璃移動門。只要打開開關,移動門的玻璃就能轉成不透明的狀態,保護病人的隱私。
這套方案的最大特色并非在于檢查室的單獨設計,而是在于如何為一整套連貫的體驗流程進行情境體驗的規劃。整個過程必須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譬如病人和家屬走進大樓的心情,他們會碰見什么樣的人,在哪里候診,候診時間又有多久,怎樣做到既能緩解病人的情緒同時又能積極分散他們的注意等等……方案的成功在于使用一套連貫的設計方案將各個空間整合起來。這套方案有效地改善了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就診環境,優化了工作流程,同時這套人性化的解決方案減少了重復掃描與服用鎮靜劑的次數,在兒童就醫群中效果尤為顯著。不少醫護人員也對這套情景體驗設施很滿意,它能夠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緩解他們焦慮不安的情緒。現在設計師正通過其他工程項目,進一步探索情境體驗全覆蓋的設計方案,屆時不論是醫療部門或是整所醫院都有實現情境全覆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