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人教育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終身教育的提出,在中國的人才培養上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成人學生的特征以及影響成人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幾個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成人教育;學習積極性;社會性
中圖分類號:G7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0-0286-02
一、成人教育的內涵與特征
(一)成人教育的內涵
成人教育是指整個有組織的教育過程,不論其內容、水平、方法如何,是正規的或是非正規的,不論是延續或是取代學校和大學進行的初步教育以及在企業的學徒訓練。通過這個教育過程,使社會成員中被視為成年的人增長能力、豐富知識、提高技術和專業資格,或使他們轉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發展和參與社會經濟、文化的均衡而獨立發展兩個方面,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得到改變。
(二)成人教育的特征
1.社會性。成人教育是一種社會性極強的教育活動。它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與社會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成人教育作為一種政府行為,體現為一種社會政策。如實現教育機會的均等,消除失業與貧困等等社會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成人教育。但成人教育又是一項全民參與、共同管理的事業。在極大程度上表現為一種非政府行為,即在國家政策、法規的指導下的全民性的自我教育活動。是一種非官方的、社會性的教育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成人教育的組織與實施,其主流是社會力量辦學。成人教育的社會性還表現為它擁有最廣大的學習者群,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群體及個人的教育需求,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2.非正規性。也許有些人不同意這種說法,以為這一結論意味著降低成人教育的層次、水平。其實不然,非正規性系指成人教育的組織形式及行為方式超越了常規,采取的是一種非傳統教育的教育方式。成人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普通教育的一種完善和補充。依照終身教育的觀點,人在完成正規的、普通的教育之后,仍需要繼續接受教育,直至終生。而這些教育通常以非正規的方式予以提供和組織。 成人教育的非正規性要求它打破傳統的學校教育的觀念、模式及方法去組織適合社會及成人各種教育需求的活動。如在成人學歷教育中取消傳統的學校教育的學年制,采用適合成人學習特點的學分制。在教學中,打破傳統的學科性教學體制,采取“因需施教”的教學原則等等。成人教育的非正規性決定了它有極強的應變機制和能力。也就是說,它可以依據社會發展的需求與變革,依據社會成員個人教育需求的變化,及時地調整自己的辦學方向、教育計劃及教學體制,及時地調整專業設置及課程設置,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將最新的知識信息以快捷的方式傳授給成人。
二、影響成人教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幾個因素
(一)學生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較大
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生大多是社會上的從業人員,有著較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而他們卻必須在業余時間上課學習,工作和生活壓力往往分散了他們的學習精力,導致他們學習不夠積極,有些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認為學習是又苦又累的事情。
(二)教學內容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要求
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人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才能應付社會不斷加劇的競爭。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生,包括沖著文憑而來的學生,都想學到一些能適應自己職業進展要求的知識。可是,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很多成人高等院校在課程設計、教材使用及教師方面的管理不善,導致了教學內容往往滿足不了學生的要求。課程設計過于注重理論學習,教材缺乏新穎性,實用性過低;大部分院校沒有一支專門從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師隊伍,從而給教學管理帶來了難度,并且任課教師對教學任務不重視,對教學對象存有偏見,導致了他們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不講究改革創新,敷衍了事,使得學生未能從學習過程中學到自己想學的有用的知識,漸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三)學習動機不夠純正
中國比較崇尚學位文憑,很多工作單位在員工錄取、薪酬福利和晉升制度方面都對學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的學歷證書便成為了人們就業和晉升的敲門磚。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為了保住飯碗,避免被社會淘汰,成人高等教育學生中相當數量的人希望能獲得高等教育的畢業證來求一生平安。在這樣求文憑的學習動機下,很多學生學習起來很被動,不積極參與學習,只要考試及格即可。
三、提高成人教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幾點對策
針對以上的種種情況,根據我在成人教育授課中的一點啟示,要提高成人教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設計好課程,選好教材
成人教育在課程設計上存在著整體教學過程較冗長、教材缺乏新穎性等情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相關管理部門在課程設計和教材選定方面,可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廣泛征詢學生及教師對現有課程設計編排和教材的意見,根據學生反饋的意見及各專業教師對教材的實際使用情況,適當地作出調整。例如,教學管理部門可精簡部分次要的課程,重點扶植專業課,在安排課程時需注意給學生留有一定的娛樂時間,讓他們保持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充足精力。在選訂教材上,多選訂適合學生水平的、實用型的新穎教材。這樣,學生精力得到保障,教材內容有吸引力,學習積極性自然會提高。
(二)嚴格管理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引導者、組織者,其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應通過具體的制度來規范教師隊伍的管理,加強管理力度,不能讓教師敷衍了事地完成教學任務,有條件的話,可建設一支專門服務于成人教育的教師隊伍。(2)教師應不斷地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及業務水平,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及手段。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特色教學來吸引學生參與學習。(3)教師可把激勵機制引入教學管理中。教師可通過對學生建立公平的評價制度,舉行競賽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充分利用正強化效應,對學生多表揚、多贊賞,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悅的感受,漸漸地喜歡上學習,積極參與學習。(4)教師應于課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共創和諧師生關系。由于成人學生多是在職人員,承擔的社會和家庭責任較大,難免會因為工作或家庭的問題而影響學習。俗語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都應該多與學生交流,不應擺著高高在上的架子,課后可常與學生聊天,一起參加活動,多幫助學生,漸漸深化彼此的了解,建立起良好的師生友誼。
(三)端正學習態度,凈化學習動機
班主任可在開學初舉行一次辯論賽或討論會,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自己是為了什么而來學習的。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應抓住適當的機會,正面宣傳教育,讓學生意識到文憑雖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扎實的知識和個人修養。教師還應在此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育人”。古代韓愈就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無論古今,教師除了教授知識技能,還應重視“育人”的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適當的機會,不斷向學生導入高尚的道德價值觀。當學生的個人素質得到提高的時候,其過分追求文憑的短視且功利的學習心態才能被真正地調整。
參考文獻:
[1]段雄春.轉變觀念,辦出成人教育特色[J].中國高教研究,2002,(1).
[2]程正方.現代管理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3]周中遠.基于高職學生的課堂教學激勵機制探討[J].職教通訊,2007,(1).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