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從產業規模和研發投入指標比較分析了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狀況,結果表明,與光電子信息產業發達國家相比,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在市場規模、市場占有率及(人均)研發投入上差距較大,最后提出了提高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光電子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產業政策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0-0190-03
引言
光電子技術及其產業已成為當今世界高科技產業中的主導產業之一。有專家預測,2010—2015年,光電子產業可能會取代傳統電子產業,在21世紀將成為最大的產業,并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光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武漢市四大產業之一,也是湖北省的重要產業支柱。自2001年由國家科技部、發改委批準在武漢建設第一個國家光電子產業化基地以來,“武漢·中國光谷”發展迅速,已經成為中國在光電子信息領域參與國際競爭的標志性品牌。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一方面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不僅要面對來自國內其他地區的競爭,更重要的是面對來自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的競爭。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如何在進一步對外開放條件下增強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比較
由于光電子信息產業鏈覆蓋面廣,產業外延不斷擴展,各國的光電子產業的相關數據資料的統計口徑也有差別。因此,本文選取產業規模(包括人均產業產出)和研發投入(包括人均研發投入)指標對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的競爭力進行比較分析。
1.產業規模
作為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的主要聚集地,2007年武漢東湖高新區內光電子信息產業實現427.69億元,同比增長21.87%,占高新區總收入的38.22%。“武漢·中國光谷”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光纖光纜制造基地,中國光通信領域實力最強的科研開發基地,中國最大的IC卡網絡產品生產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設備生產基地,其光纖光纜生產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三,2007年全年生產光纖1 200萬公里、光纜300萬芯公里,占有50%的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占有率也達到了12%;器件和系統占有40%的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占有率達8%;光電子器件的開發與生產能力已進入全球前五位。“武漢·中國光谷”已在光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形成了產業分工明晰、上下游產品配套齊全的產業鏈格局。在一些領域具有了相當的生產規模,形成了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產生了一批能參與國際競爭的光電企業,在國內光電子產業發展中占有領先地位。但是就整體而言,與光電子信息產業發達國家相比在市場規模、市場占有率上還有較大的差距。例如,2004年美國的光電子產業規模達到2 360億美元,日本達到696.7億美元,德國143.8億歐元(2007年德國的光電子產業規模達到223億歐元)。在人均產業產出比較上,差距也比較明顯(如圖1所示)。
圖1光電子信息產業人均產值比較
資料來源:武漢的數據來源于參考文獻[6],日本和德國的數據來源于參考文獻[4]和[5]。
2.研發投入
在總體的研發投入上,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研發投入比例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如表1所示)。
在光電子信息產業人均研發投入上,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比較大(如圖2所示)。
圖2光電子信息產業人均研發投入比較
資料來源:武漢的數據來源于參考文獻[6],日本的數據來源于參考文獻[5]。
二、提高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1.提高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
光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是產業競爭力的決定因素,是提高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核心環節。
首先,要加強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研究。光電子信息技術學科是融合光子、微電子、通信、信息、計算機以及機械和材料技術等多個學科的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基礎研究是支撐光電子信息產業可持續發展、提高競爭力的重要環節。在基礎研究方面,政府的作用至關重要。一是制定發展戰略,要根據國家未來戰略的需要(國家“十二五”規劃)和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的資源狀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集中力量,從光電產業某些重點領域突破帶動更多領域的突破,實現戰略布局。二是要制定政策,對市場力量還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產業共性技術開發、產業公共創新平臺建設、戰略高技術產業培育等領域給予扶持,并列入發展計劃。在制定規劃上要適當超前,可以組織召開大公司、大學、大型科研機構負責人的聯席會議,分析全球市場及技術走向,確定重點發展領域和方向,進行新一輪光電前沿技術和產業的規劃、布局。其次,要加強產業政策引導,發展本地技術創新網絡。由于光電子信息產業具有多學科交叉綜合、產業技術群體性強的特征,產業技術創新具有集群性、基礎性、協同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合理配置整個社會資源,產學研合作,發展技術創新網絡是提高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的有效方式。政府的產業政策導向應促進創新要素有效地向產業基地(園區)集中,形成專業化、社會化的生產。另外,政府要加強對行業性組織發展的引導,促使區域經濟具有整體協調優勢,增強競爭力。最后,要完善自主創新激勵機制。提高光電子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關鍵在人才,政府可以在激勵制度建設上大膽創新,吸引國內外光電子技術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提高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首先要完善對技術研發人員的激勵制度。在企業、特別是在國資控股的龍頭企業中,對企業技術、管理、經營的骨干人才實行股權激勵制度,廣泛推行以股權等非固定的風險收入為基礎的多種長期激勵機制,探索適合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的各種智力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形式,增強對高素質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培育核心環節,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產業競爭力并不必然地由產業層次所決定,而是更主要地體現在創造附加值的能力上,體現在核心技術、品牌、銷售網絡(渠道)價值鏈高端環節上,體現在整個產業鏈的控制力上。要提高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需要實現武漢光電子產業集群的升級,逐步從簡單的加工貿易環節向產業價值鏈中上游的核心部件的制造、研發、品牌經營和市場銷售、技術許可、技術服務、專利及技術標準經營等高增值的環節推進。為此,一是要進一步掌握和提升核心技術,特別是內生型的核心技術;二是提高企業的對外合作水平,提高合作層次,重點加強在技術、資本層次上的合作,而不是只做簡單的代工;三是在招商引資上,要重點引進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型的企業;四是要培養和創造高層次的生產要素。
3.完善融資服務
首先,完善中小型科技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制定一系列財政支持、稅收優惠的政策法規,鼓勵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具體包括:政府為科技型擔保機構提供資金支持,為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擔保機構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實行免征營業稅和所得稅的優惠政策等。其次,建立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產業基金主要圍繞根據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制定的武漢光電子產業發展重點領域,重點支持武漢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的光電子產業化技術項目,要通過產業基金,推進光電子信息技術核心領域和前瞻性技術領域的發展、扶植行業骨干企業成長,并通過政府背景的產業基金,引導光電子領域風險投資的發展。最后,支持區內企業上市融資。要充分發揮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根據主板市場的上市要求,加強對核心產業集團的改制和上市輔導,積極籌措社會資本,解決產業大規模發展的資金來源。
參考文獻:
[1]穆榮平.中國高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0,(3):28-32.
[2]溫海峰.構建高技術產業競爭力評價體系的思考[J].財貿研究,2004,(6): 63-69.
[3]衛平,等.中國光電子產業競爭力評價和分析[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2.
[4]王灝.光電子產業創新網絡的構建與演進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6.
[5]Okuma Y,Naka,jima M.近年日本光電子產業現狀[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5,(1):47-55.
[6]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統計局.武漢科技統計年鑒[K],2008.
[7]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會,中國高技術企業發展評價中心.中國高技術統計年鑒[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