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選用七個小麥品種,進行春季不同灌水處理對小麥產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春季干旱的情況下,隨著春季灌水次數的增加產量提高,不同品種間的產量差異極顯著,以煙農19的產量最高,其次是濟麥20。
關鍵詞:小麥;灌水;產量
中圖分類號:F320.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0-0053-02
不同小麥的產量在不同栽培條件下都有很大變異。影響小麥產量的主要栽培因素為施肥和灌水。研究結果表明[1~4],小麥在高產水平下,施純氮量225kg/hm2以內,隨施氮水平的提高,產量增加極顯著,當施純氮量為225kg/km2~300 kg/hm2時,產量變化較小,或呈減產趨勢。在灌水上,大量調查結果表明[5],實際灌溉定額為3 585mg/hm2;在足墑下種,壯苗越冬的情況下,春季結合降水一般灌水一二次,春灌1水,最佳灌水時間在拔節—孕穗期,春灌2水,最佳灌水時期為拔節期和開花期。
一、材料與方法
1.供試品種。供試小麥品種:藁麥8901、豫麥34、煙農19、濟麥20、皖麥38、陜253、和臨優145共七個品種。
2.試驗設計。試驗為二因素裂區設計,主區為灌水處理,分為4個水平,即春灌1水,灌水時期為春5葉露尖(拔節中期);春灌2水,灌水時期為春5葉露尖和開花期;春灌3水,灌水時期為春2葉露尖、春5葉露尖和開花期;春灌4水,灌水時期為春2葉露尖、春5葉露尖、開花期和灌漿期。副區為品種因素,即供試的七個品種。各處理全生育期統一施氮素225kg/hm2純氮,底肥和追肥各占50%,其中,底肥施磷酸二銨375kg/hm2加尿素93.75 kg/hm2,在春5葉露尖時隨水施入尿素244.6 kg/hm2;統一施P2O5172.5 kg/hm2(施磷酸二銨375kg/hm2),K2O90 kg/hm2(施硫酸鉀150kg/hm2),全部底施。試驗小區面積為10m2(小區長5m,寬2m,每小區種植10行),共84個小區,三次重復。
3.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安排在河南省新鄉縣原種一場試驗田內,土壤質地為壤土偏黏,土壤肥力為中等偏上。前茬作物為夏玉米,產量8 100kg/hm2。
4.田間管理情況。2008年9月25日收獲玉米,10月13日按方案施入底肥后旋耕三遍,14日整地,15日播種。12月7日澆越冬水,春季按方案要求分別于2009年2月26日(春2葉露尖)、3月16日(春5葉露尖)、4月28日(開花期)、5月15日(灌漿期)澆水。3月16日結合澆水追肥。3月27日和4月18日分別防治小麥紋枯病、白粉病,5月14日防治小麥蚜蟲等病蟲害。6月4日收獲。
5.試驗調查及分析。調查各小區基本苗、冬前總莖數、春季最高總莖數、成穗數、生育期 ,成熟期田間取樣考種,各小區單收單打計實產。對產量結果進行數理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對產量結果分析表明,不同灌水處理、不同品種以及兩者互作F值分別為128.811、1 689.099、4.216,均達到極顯著水平。不同灌水處理對產量影響差異極顯著(見下頁表1),不同品種之間產量有一定差異。七個品種產量的平均值在不同灌水處理間也表現差異極顯著,且隨著春季灌水次數的增加產量顯著提高。春灌4水與春灌3水差異顯著,與春灌2水、春灌1水差異極顯著。其中,以煙農19春灌4水的產量最高,達到8 113kg/hm2,其次是濟麥20,產量為7 783 kg/hm2 。不同品種在不同灌水處理中的變異系數有較大的差異,豫麥34、陜253、藁8901的變異系數較大,說明對春季灌水反應敏感,隨著灌水次數的增加產量顯著提高,如豫麥34和陜253兩個品種春性偏強,在2005年12月上旬氣溫驟降遭受凍害,通過春季的灌水次數的增加,對凍害具有緩解作用,提高產量明顯。
煙農19、濟麥20、皖麥38的變異系數較小,說明對春季灌水不敏感,對產量影響較小。在相同灌水處理下不同品種的產量差異極顯著,均以煙農19的產量最高,在春灌1水時與其他品種差異極顯著,在春灌2~4水時與濟麥20差異不顯著,與其他品種差異極顯著。
同時,通過對降水量的觀察,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降水量為120.5mm ,其中,春季(3—8月)有效降水量48.3mm,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為95.8 ,折合958m3/hm2,與實際灌溉定額相差2 627 m3/hm2,以每次灌水量750 m3/hm2計算需灌水3.5次,特別是春季干旱的情況下,在需水量的范圍內以春季灌水次數的增加而產量提高。
三、結論
通過試驗分析,春季干旱、有效降水量偏少的情況下,在小麥灌溉定額范圍內,隨著灌水次數的增加而產量提高,各品種均以春灌4水的產量最高,依次為春灌3水、春灌2水、春灌1水;在不同品種上,煙農19的產量最高,其次是濟麥春灌4水的產量。不同品種之間的產量對灌水的敏感性不同,品種間和灌水處理間的變異系數均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可根據品種特性,結合自然降雨,適當減少春季灌水次數,以春季灌水二三次為宜。[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