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21世紀,著力培養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有利于減輕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壓力,也有利于獨立學院學生的成長和成才,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以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為例,通過自編調查問卷,通過對該校2 330名不同年級專業的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得出了一些調查結論,以期為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研究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0-0281-03
一、調查的設計與實施
(一)調查目的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創業人才的培養。隨著獨立學院近年來的大規模擴招,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政府、學校和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成了制約獨立學院發展的瓶頸之一。如何以創業帶動就業,當前獨立學院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和能力狀況怎樣?這正是我們想通過實際調查了解的問題。為此,筆者選擇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來進行調查研究,以期通過這個案調查,從中了解到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意識和能力現狀,以便更好地研究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策略。
(二)調查內容
為了做好大學生創業能力的調查研究工作,筆者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由21個問題組成,分為五大部分:對創業的興趣、愿望及需求;對自我創業能力的認知評價和需求;對創業風險的認知和心理承受能力;對創業的目的和動力的認知;對創業面臨的困難及其主客觀原因的認知。
(三)調查對象
本調查于2009年9月進行,調查對象為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2005和2006級的在校大學生,涉及的專業有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英語、法學、生物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公共事業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動植物檢疫、藝術設計、日語等20個專業。本調查全部在網上進行,參與調查有效人數為2 330人。實際調查樣本的構成情況(見表1、表2):
表2 調查樣本的年級、性別分布情況
(四)調查步驟
本調查分三個步驟:第一步,設計調查問卷,精選21個問題;第二步,選擇調查對象,考慮到調查取樣的可信度和廣泛性,筆者取樣范圍涉及到三年級、四年級學生,同時男女有一定比例,人數達一定標準(見表2);第三步,利用學院對畢業生進行畢業資格審查和網上職業測評之機在網上開展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為探索性調查研究,所得數據按其百分數排序,以獲取大學生對創業的態度、興趣、認識和評價。
二、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現狀
(一)大學生對創業的興趣和態度
雖然中國大學生創業還處于初級階段,尤其是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不多。但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創業持積極態度,創業意識強,對創業感興趣,但對創業方面的知識了解少,渴望學校開設創業指導課,渴望創業教育。在問答“你是否想過自己要創業”的選項中,選擇“想過”的同學占75.2%,選擇“沒有想過”的同學占11.3%,選擇“無所謂”的同學占13.5%。在被問及“你對創業感興趣嗎”這個選項時,回答“很感興趣”的同學占21.3%,回答“感興趣”的同學占53.4%。二者加起來的比例高達74.7%。由此可見,大多數當代大學生都有創業的沖動和夢想,對創業情有獨鐘。
在被問及“你對創業方面的知識了解多少”這個選項時,回答“很了解”的同學只占2.7%,回答“有一些了解”的同學占56.8%,回答“根本不了解”占33.4%。在問及“如果學校開設創業選修課程,你是否會選修”這個選項時,有67.8%的同學回答“選修”;在問及“你認為學校有必要進行創業教育嗎”這個選項時,回答“有必要”的同學占80.9%,只有占5.3%的同學認為“沒有必要”,9.4%的同學認為“無所謂”。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創業抱有興趣和熱情,但另一方面,他們對創業知識的了解十分有限,迫切希望學校開設創業選修課程,加強創業教育。
(二)大學生對自己創業能力的評價
盡管多數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創業意識,但在評價自己的創業能力時,大多數同學對自己感覺一般,缺乏自信,創業行動膽小謹慎,感到有壓力和迷惘,沒有把握,難以勝任,迫切希望學校能提供創業能力訓練課程。
在被問及“你認為自己的創業能力如何”這個選項時,回答“很強”的同學只占4.5%,回答“強”的同學占10.8%,而回答“一般”的同學占54.5%,回答“較差”的同學占14.5%,回答“差”的同學占9.7%,回答“很差”的同學占6%,后四項加起來高達84.7%。在回答“如果讓你管理一家公司團隊,你感覺能勝任嗎”這一選項時,回答“沒把握”和“不能”的同學占到52.6% (見表3)。
在被問及“如果讓你去自主創業,你感到風險壓力大嗎”這一選項時,回答“很大”的同學占24.5%,回答“大”的同學占56.7%。在被問及“你對自己實現自主創業的前景預測有何感覺”這一選項時,回答“自信”的只占14.4%,而回答“迷惘”的占35.5%,回答“有壓力”的39.7%。
上述表明,大多數同學由于感覺自己缺乏創業能力,信心不足,一旦真正要進行自主創業時,則感到壓力大,感到迷惘、困惑、有很大風險,因而在行動上表現出謹慎膽小,不敢闖不敢冒。
當被問及“如果你想創業,你希望得到學校哪些幫助”這一項選項時,人數比例最高的依此是:創業能力訓練(占84.3%)、創業實踐活動(占82.6%)、創業知識(占68.9%)、創業政策支持(占65.1%)、創業資金支持(占63.3%)、專家咨詢指導(占52.8%)、創業場所支持(占46.8%) (見表4)。
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迫切需要學校在創業能力訓練、創業實踐活動、創業知識培訓等方面給予幫助和支持。當代大學生最希望學校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訓練、創業實踐活動、創業知識培訓,這從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在這幾方面的教育缺失。
(三)大學生對影響創業的原因認識
大學生之所以出現創業意識較強,積極渴望創業,但不輕易走上創業之路,是因為他們對創業的客觀環境及自身的主觀評價不高有關。他們對自己總體評價不高,資金缺乏,能力不強。最主要的客觀原因是:創業資金缺乏;最主要的主觀原因是:創業能力不足。
當問及“如果你不想創業,你認為最大的問題是什么”這一選項時,選擇“資金缺乏”的同學占33.6%,選擇“經驗不足”的同學占29.9%,選擇“能力不足”的同學占25.1%,其他因素如“沒有信心”、“親友反對”、“沒有機會”則選擇的比較少。當被問及“你認為影響大學生創業最主要的客觀原因是什么”這一選項時,選擇最多的是“創業資金”(占41.3% ),其次是選擇“創業機會”(占39.3% )。
當問及“你認為影響大學生最主要的主觀原因是什么”這一選項時,選擇最多的是“創業能力”(占37.8% ) (見表5)。
這說明“資金缺乏”成為影響大學生創業的第一大客觀因素,而“能力不足”成為影響大學生創業的第一大主觀因素。因此,如何解決當代大學生的創業資金和創業能力問題,就成為高校大學生創業的關鍵所在。
(四)當代大學生崇尚和渴望創業能力的培養
當問及“在下列能力中如果讓你挑選十項作為創業必備的能力,你會選擇哪十項”這一選項時,選擇比較多的選項依此是:第一,人際溝通能力,占78%;第二,領導決策能力,占76%;第三,組織管理能力,占75%;第四,創新創造能力,占68%;第五,捕捉機會能力,占66%;第六,投資理財能力,占64%;第七,團隊合作能力,占60%;第八,抗壓抗挫能力,占54%;第九,市場營銷能力,占54%;第十,業務談判能力,占53%;第十一,計算機操作能力,占53%;第十二,口頭表達能力,占52%;第十三,不斷學習能力,占47%;第十四,外語能力,占42%(見表6)。
這說明,當代大學生渴望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特別是崇尚和渴望與創業能力密切相關的十大能力即:人際溝通能力、領導決策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創新創造能力、捕捉機會能力、投資理財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抗壓抗挫能力、市場營銷能力。這些能力僅僅在課堂上是學不到的,必須有持之以恒的科學有效的教育訓練內容和方法。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還是有自信的,甚至還有點過于自信,以至在十大必備創業能力中,連“不斷學習能力”這么重要的一項都沒有被選中。這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當代大學生對創業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這一點認識不足。
三、結語
從上述調查分析可以得出,獨立學院學生對創業充滿激情和理想,對創業所必備的知識、能力、素質有一定的認識,對創業能力的自我評價客觀理性,對創業能力的培養表現出迫切的愿望和期待。但獨立學院學生普遍存在創業經濟不足,創業知識、能力、素質欠缺,創業信息不足,創業風險意識不強,創業能力缺乏有效的、系統的培養和訓練等問題,在獨立學院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迫切需要國家、社會和學校高度重視,營造獨立學院學生創業的氛圍,在政策、資金和場地等方面予以扶助和支持,搞好系統的培養和訓練,提供配套完善的服務,建立獨立學院學生創業工作的長效機制,實現國家、社會、學校聯動,實現學業、就業、創業的聯動。
參考文獻:
[1]肖紅偉.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現狀調查及其培養策略[J].宜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9).
[2]李振華,羅瑩.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研究[J].科技信息,2008,(31).
[3]李敏.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思考[J].網絡財富,2008,(5).
[4]林金輝.大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4,(18).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