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地流轉可以提高農地資源配置效率,促進農民增收和土地可持續利用。安順市西秀區的農地流轉還處于自發階段,農戶和業主受到信息傳導不暢、流轉價格混亂等問題的影響。通過對西秀區農地流轉中影響農戶和業主的相關因素的調研,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議,以期為黔中農地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地流轉;農戶;中介機構
中圖分類號:F320.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0-0041-02
安順市西秀區地處貴州省的中部,屬中丘原區。2007年,西秀區共轄15個鄉鎮,農村人口50多萬,擁有農用地183萬多畝,人均耕地約1.3畝。全區耕地存在土層薄,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導致土地生產率低,土地資源配置效率較低,迫切需要通過農地流轉,促進農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筆者通過對西秀區寧谷、龍宮、轎子山、七眼橋、巖臘和舊州6個鄉鎮的調研,略作淺析。本次調查獲得農戶有效問卷99份,業主19份,鄉鎮政府6份。涉及耕地299.8畝,園地5畝,林地28.6畝,其他19.1畝。①
一、農地流轉中的影響因素比較分析
(一)信息流需求層次差異較大,傳導不暢通
在農地規模經營中,資金流和物流等最終均以信息流形式體現,如果流轉雙方的信息流能量不能順利傳導,其質量、速度和覆蓋范圍得不到保障,將降低經濟主體的資源配置效率。分析發現西秀區農地流轉中,農戶和業主的信息流需求層次差異較大,且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縱向傳導不暢。農戶希望得到就業、貸款和農產品銷售等基礎信息幫助;業主則希望得到管理培訓、新技術和新品種等新知識學習和轉化方面較高層面的信息幫助。另外,對農戶信息需求優先排序為就業、農產品銷售、小額貸款和扶貧補助等信息;業主信息需求排序為新技術、新品種、農產品銷售等信息。信息流縱向傳導主要體現在信息流從政府到專業合作社或業主,再到農戶的傳導。調查中,83%愿意轉出農地的農戶希望政府能提供外出就業、農地流轉和農村小額貸款等方面的信息幫助;部分業主反映農村小額貸款總額通常在3萬元左右,數額太少,而且在2008年上半年,貸款利率從9厘左右上升到1分8厘左右,仍不一定能獲得貸款。
(二)流轉價格差距大
根據馬克思的級差地租理論可知,級差地租I是土地肥力和土地位置差異帶來的超額利潤;級差地租Ⅱ是由追加投資帶來的超額利潤。當租約期限確定后,如果流轉雙方的流轉價格差距太大,會降低雙方流轉意愿,直接影響雙方對超額利潤的獲取程度。目前西秀區農地流轉價格差距較大,不利于農地流轉市場健康發展。在回答“您估計每畝土地的比較合理的轉出/入費是多少元”時,愿意轉出農地的農戶估計最低轉出地租與最高地租差距為420元,估計轉入的最低地租與最高地租差距與業主轉入的差距均為400元;不愿意轉出農戶估計的轉出最低地租與最高地租差距為300元,轉入的最低地租與最高的地租差距為250元,而業主實際轉入的地租差距為400元,二者差距為150元。
(三)流轉處于自發狀態,缺乏中介機構引導
農戶的流轉收益包括農地租金收益y。和轉移勞動力的年收益y1,設貼現率為r,轉出土地使用權年限為i,則轉出收益Ys =+,流轉的成本一是為尋找業主或中介,并與之進行談判而產生的交易費用CCs;二是農戶轉出土地前的經營收益Y2,則轉出的成本Cs= CCs +。通過農地流轉,農戶的收益增量△ Ys=Ys-Cs。調查發現西秀區農地流轉行為處于自發階段,沒有中介機構提供服務,增加了交易費用CCs,阻礙流轉進行,降低流轉雙方的收益。出現了19戶業主中有15戶希望能繼續轉入農地;農地流轉時,業主與農戶缺乏中介指導,可能阻止農戶外出打工,減少了打工收益y1,并增加流轉成本Cs,從而降低農戶的收益增量△ Ys;農地流轉中和期滿后,業主進行破壞性開發或者私自轉變農地的農業用途,嚴重破壞土壤耕作層,降低了Y2,且違反國家的基本農田保護“五不準”政策,農戶卻得不到合理的補償。
二、 建議
(一)增強農地流轉主體的市場意識,促進農地流轉市場化
市場具有優化配置資源的功能,只有讓農地資源進入市場,以市場機制為導向,依法、自愿、有償的進行資源配置,才能逐步完善的市場法律體系,增強農地流轉主體的市場意識,實現流轉雙方共贏。在農地流轉中,首先要逐步完善農地流轉的外部環境,特別是法律體系和政策的完善。盡快制定《土地流轉法》等法規,在法律中明確“農民集體”作為土地所有權主體的構成要素和運行原則,明確農地產權代表和執行主體的界限和地位等;放松農地金融限制;加快農地經營權證券化進程等。其次要注重流轉主體自身的內在思想觀念、生產關系、社會行為等方面的積極地改變,特別要提高流轉主體的獨立自主決策意識和契約意識,增強其市場意識,確立其市場主體地位,促進農地流轉市場化。
(二)采取多種措施,推動農地流轉平臺建設
西秀區應采取多種措施,形成良性的制度安排,推動農地流轉平臺建設。農地流轉平臺建設:一是建立健全農地流轉虛擬平臺建設。為節約成本,可以在安順市農經網基礎上架構網絡農地流轉網絡信息平臺。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有形交易平臺。有形交易平臺建設應該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由市場發現流轉價格,實行公開、公正、公平交易。三是豐富平臺參與主體,建立健全中介機構。中介機構既可以收集發布農地流轉相關信息,又可以進行農地流轉的新嘗試,提供專業的農地流轉服務。中介機構的建立主要是建立農地流轉農地經營權證券化經營機構、土地流轉融資機構、農地流轉委托代理機構等。另外,中介機構可以嘗試農地直接入市;探索宅基地置換的深入實踐。四是建立健全農戶維權NPO,使農戶能夠在NPO的幫助下,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改變自身弱勢地位。
(三)豐富流轉模式,因地制宜,引導農地流轉
豐富的、適宜的流轉模式可以促進農地流轉市場的良性發展。改變西秀區首先應進一步促進兩種農地流轉模式的推廣。一是專業合作制。即把農村的種植大戶集合起來,組成專業合作組織,如巖臘的竹蓀種植專業合作社;二是聯營制。即土地原承包關系不變,種植項目由轉入方確定,并為農戶提供種子和技術,實行分散經營,公司按保護價收購產品,如舊州的香米生產聯營合作;三是宅基地換住房,承包地換社保。即農戶放棄農村宅基地,將宅基地被置換為城市發展用地,農戶在城里獲得一套住房。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體制,農戶放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享受城市社保。此模式適合城市化發展較快的區域進行新區建設采用。
參考文獻:
[1]畢寶德.土地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67.
[2]李啟宇,張文秀.當前農地流轉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2005,(9):33.
[3]R.科斯,A.科爾欽,D.諾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97.
[4]張穎聰,張文秀.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中的委托代理關系分析[J].農村經濟,2005,(4):31.
[5]貴州年鑒編委會.貴州年鑒2007[K].貴陽:貴州年鑒出版社,2007:55-88.
A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e Between Peasants and Proprietor’s During the Transfer
of the Contractual Right of Land in Xixiu District
YIN Ke,YAN Er-wei
(Anshun University,Anshun 561000,China)
Abstract:The transfer of the contractual right of land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disposal efficiency of the limited land resources,but also help peasants and proprietor’s increase their income and make sustainable use of land.And now,the transfer of the contractual right of land in Xixiu District is still at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The peasants and proprietor’s are influenced by transfer models、process and contract during this cours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survey in Xixiu District and analysis of those major factors.I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to offer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market.
Key words: the transfer of the contractual right of land;peasant;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