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發展規模的擴大和招生人數的增多,其已成為高等教育行列中的一個重要成員。而在目前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實現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建立完善的高職院校內部財務控制體系。在分析高職院校內部財務控制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完善及改進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內部財務控制;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F8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7-0092-02
內部財務控制在任何一個單位的財務管理體系中都處于核心地位,它是管理現代化的必然產物。高職院的內部財務控制,就是為了保證高職院業務活動(教學、科研、管理)的有效進行和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現和糾正錯誤與舞弊,防范財務風險,確保財務預算的實現,確保財務管理的有效及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及程序的總稱。在現今,高職院普遍存在規模擴大和資源有限的情況,只有科學合理地進行財務控制,才能確保高職院目標的實現,否則,就會造成資源浪費甚至敗德行為。
目前,雖然根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規定,各高職院都建立了內部財務控制體系,但具體實施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并沒有完全發揮出應有的規范和控制作用。本文就是在分析高職院內部財務控制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及改進對策。
一、高職院內部財務控制現狀分析
(一)思想上認識不足,對內部財務控制重視不夠
部分領導內部財務控制概念不清,理解不正確,生怕內部財務控制會束縛、控制他們所分管的事物,使自己難以施展才能;某些領導認為內部財務控制是財務人員的事情,對此不夠重視,大大削弱了財務控制的效力;甚至還有領導破壞既定的財務控制程序,導致內部財務控制流于形式。
(二)內部財務控制滯后
當今高職院校已經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經費來源也已由政府統一撥款方式轉變為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新局面。但現今的內部財務控制系統滯后,未能適應新情況、新要求。主要體現在:一是內部財務控制的項目不夠全面。如“產、學、研”一體化經營是很多高職院校的特色,但很多高職院未建立對外投資等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導致對外投資決策程序不夠規范,普遍缺乏風險意識,不考慮投資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系;二是內部財務控制約束的對象不夠全面。在實施財務控制時,有些高職院校約束的只是對財政經費進行處理的會計人員,而對各校辦產業和后勤實體的會計工作人員則約束得很少;三是內部財務控制的范圍不夠廣泛。很多高職院往往強調對財政性經費的內部財務控制,而弱化了預算外特別是創收經費的財務控制;還有學校未將二級財務納入內部財務控制的范圍,或控制不嚴,監督不力;四是內部財務控制體系缺乏協調配合。高職院的內部財務控制是涉及到人事、國有資產、教務、建設規劃、科技開發、校辦產業、后勤服務等多個部門的管理控制系統,各個部門雖然都有自身的管理辦法與手段,但從學校整體控制系統來看,卻缺乏有效的銜接和綜合控制,容易造成綜合運行上的矛盾、低效率,使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和優化,甚至出現失控情況,制約了學校事業發展;五是財務參與學校決策不夠。由于高職院發展迅速,還尚未形成完善的經濟決策機制,很多高職院在進行經濟決策時,財務管理部門參與程度不高,學校對外簽署的經濟活動方面的合同或協議及其他文件,征求財務管理部門的意見不夠,不利于學院內部財務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較為嚴重
高職院校對會計工作人員過分強調服務意識,弱化了會計的監督、管理職能,并給財務審批人員一種思想上的誤導,只要有經費指標就能審批,而對經濟事項本身的合法性及審批程序的規范性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有時會計工作人員稍微提出疑問或者發現弄虛作假情況,向領導反映卻得不到各級部門及領導的理解和支持,這一切都導致了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監督失去了剛性。
以上所述的現狀導致了高職院校內部財務控制不完善,所帶來的直接后果有:一些嚴控費用如差旅費、會議費、電話費和車輛維修費嚴重超支,擠占教學經費和科研經費;貨幣資金控制不力,出現“小金庫”現象;財產物資的采購、驗收、保管等職責未嚴格分離,物資的領用未按規定手續辦理,多年來毀損、報廢、短缺、改造的固定資產不作賬務處理,造成資產賬實不符和嚴重流失;會計資料缺乏真實性和完整性。為此,加強管理,對高職院校內部財務控制進行改進和完善已勢在必行。
二、加強和完善高職院校內部財務控制的對策
(一)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內部財務控制意識
一方面,強化學院領導的財務法規意識和財務控制意識,使之充分認識到當前加強高職院校內部財務控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遵守財務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盡可能避免在內部財務控制實施時,過多的“人為”因素干涉而使其喪失剛性和嚴肅性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在學院內樹立全員性和全程性的內部財務控制意識。內部財務控制不僅僅是學院領導是事情,也不僅僅是財務管理部門、審計等少數部門與工作人員的事,它是一個整體管理系統,與學院其他部門、單位都發生關系,需要全體教職員工的廣泛參與。只有這樣,內部財務控制才能真正發揮效用,不會流于形式。當前主要應在全院內樹立八種財務控制意識,即全面預算控制意識、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意識、授權批準控制意識、會計系統控制意識、信息化技術控制意識、財產保全控制意識、風險控制意識、內部報告控制意識。
(二)進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財務控制管理體系
主要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高職院的財務、會計制度。健全、完善的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制度是高職院校財務活動能夠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高職院的資金只有在各個運行環節上得到控制,才能防止被惡意占用和無意濫用,從而為資金的有效使用提供制度條件。一個合理的財務、會計制度體系應包括:貨幣資金及相關資金的控制制度;資產管理和處置的控制制度;投融資風險控制制度;績效考評制度;內部監控制度等。二是搞好財務預算和財務計劃。高職院校的財務預算和財務計劃是一個導向器,引導著高職院資金的獲取和配置,同時還可為學院領導提供決策依據。將一切資金納入財務預算和財務計劃中,可以防范資金的無序使用,確保學院資金的運作處于時時掌控中。三是合理配置財務管理權限。黨委會、院長會、教代會、工代會及各個管理層構成了高職院校的治理結構,在高職院的財務管理中,保證各個層次在一定范圍內獨立行使權力,承擔相應責任,享有相應利益,同時又彼此制約,任何一方都沒有無限的權力。一般來說,財務戰略決策權必須集中在高職院校黨委會,而日常的財務戰術決策則可授權于各個管理層,由管理層負責實施,并以責任中心或責任制的形式細化到具體部門和崗位。合理配置財務管理權限有利于避免代理人“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和高職院校財務危機,從而有效保護各方利益,達到相互協調和制約的作用,保證高職院??沙掷m發展。四是建立內部稽核、內部審計制度,完善監督和評價機制。內部稽核是一種制約人與人、部門與部門或人與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可以防止錯誤與舞弊發生;而內部審計則是對財務控制的再監督,是在一個組織內部對各種經濟活動與控制系統的獨立評價。內部審計機構的監督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是高職院校內部財務控制設計是否嚴密有效,其次是內部財務控制設施是否一貫有效實施。
三、完善信息溝通系統,協調內部財務控制與其他部門的運行
高職院??梢砸孕@網為依托,整合學校網絡資源,建立完善信息資源庫,建立基礎平臺,網絡平臺,通過校務系統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共享,最終實習數字化校園目標。校務管理系統的現代化反過來帶來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流程的改造,更大發揮網絡財務作用,充分協調內部財務與學院各部門的運作,使得學校財務對內外部需求作出的反映更為及時、高效、準確,從而大大提高內部財務控制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譚華林,楊小娟.高校財務控制體系構建探討[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8,(1).
[2]董恒.對高等學校內部財務控制的思考[J].職業時空:研究版,2007,(7).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