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學生的教育工作中,人們無法將智育與德育分開,也就是說智育不是任課教師的專利,德育也不是輔導教師的專利,學生任何一方面素質的發展與提高都包含在教育的各個環節當中,分析了在“院長—分院院長—系主任—導師”的四級管理模式下,輔導教師與導師如何默契配合,共同做好學生教育工作的問題。
關鍵詞:團隊精神;教育管理;四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1-0291-02
思想是人的靈魂,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輔導教師在教育管理中直接擔負著學生的思想工作。因此,輔導教師的工作便成為了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也是教育最終成功的基礎。四級管理模式的設置,為輔導教師的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它可以使輔導教師從繁雜的學生日常管理中跳出來,利用更多的時間思考和實現學生的思想教育與德育教育。但是,這里面又有個前提和基礎,那就是輔導教師和導師之間的默契配合。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學生的課堂教學工作以及其他教學活動也就很容易成功。在教育過程中,德育與教學工作是互為促進,緊密聯系的,我們可以把他們連成一個教育生態鏈:高效的德育工作—學生思想提高—促進教育進行—學生素質提高。由此可見,團隊精神在教師集體的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
一、團隊精神的定義
翻閱大量資料,眾多學者更愿意先給出“團隊”的定義,進而在此基礎上得出對“團隊精神”的理解。那么團隊是什么?它并不是一些人的機械組合,它和群體不同,比如公交車上的乘客,就只能稱做group,而非team。一個真正的團隊應該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其成員的行為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并且能很好的合作,以追求集體的成功。從這句話中能看到團隊精神三個層面的內容:首先,團隊的凝聚力。團隊精神表現為團隊強烈的歸屬感和一體性,每個成員都能強烈感受到自己是團隊當中的一分子,自覺地把各個工作和團隊目標聯系在一起。其次,團隊的合作意識。團隊成員間互相幫助、互相關懷,大家彼此共同提高。在一個團隊中,只有每個成員都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并在共同目標的基礎上協調一致,才能發揮團隊的整體威力,產生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協同效應。最后,團隊的高昂士氣。它體現了團隊成員對團隊事務的態度,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事務的盡心竭力及全方位的投入。
“知易行難”,我院工作宗旨是“以學生為中心,理論聯系實際”,所以,只有把理論真正付諸實踐,才能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二、團隊精神在工作中的應用
1.找準位置,明晰職責
學院的四級管理是“院長—分院院長—系主任—導師”。 輔導教師和導師首先要清楚自己的位置與職責和應發揮的作用,才能協調開展以后的工作。
在四級管理模式中,輔導教師是導師之間,導師與學生之間,導師與系主任之間的信息傳達者和事情的協調者。導師在四級管理模式中處于基礎位置。導師要關注到本班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而輔導教師則須從大的方面做好學生工作,也就是說導師做點上的工作,輔導教師做面上的工作??梢?,在四級管理模式中,輔導教師和導師的工作分別落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上。
2.做好分工,各司其職
在四級管理模式中,由于輔導教師和導師分別負責學生工作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緊密聯系的共同體,這就必然要求輔導教師與導師要做好分工,充分發揮團隊精神,發揮團隊的作用。在具體工作中可以采取這樣的工作思路,即倒行工作,能發動學生干部去完成的,則只向導師匯報事情的完成情況;涉及到各班情況的或傳達學校相關精神,則事先做細做好,給導師做下一步更細致的工作打好基礎。由于本院采用的是新機制、新模式,所以各班導師雖然在別的學校有過若干年工作經驗,但對本院的學生工作還處于未知狀態,須從頭開始,此時就需要輔導教師多做一些工作,如,開學初,輔導教師向導師分發導師表,班會記錄等材料時要在后面做好詳細說明,以使導師能及時準確的上交相關材料。在日常工作中,輔導教師去抽查課堂出勤,檢查寢室衛生后,需及時制作各班加扣分情況統計表,以使導師能夠清晰看到自己班級的位置,從而不斷完善提高。
3.互尊互敬,勤勤懇懇
教師的工作毫無自私性可言,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為學生的發展而勤勤懇懇地努力。每位導師的性格不同,有著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有一點可以堅信,那就是以真心、細心、貼心與導師相處,互尊互敬,就一定能夠促進與導師的團結協作。真心:新生報到前,每班每位學生都有一個檔案袋,每個檔案袋中有七八份材料,所有這些材料摞在一起足足有半尺高,重量自不必說。本院有的輔導教師為了表達誠意,上班第一天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整理材料,最后親自把它們送到導師辦公桌旁;細心:導師上課任務重,且無課時間不盡相同,有的輔導教師想出了一個既節省時間,又能達到效果的方法:定期向導師發出“工作提示”。為了能使導師在收到提示時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在第一時間做好下一步工作,輔導教師往往得花些時間把需傳達的內容分成學習、思想、生活等幾方面;貼心:“工作提示”結束后,輔導教師不忘記加上“注意身體,謝謝合作”等能表達感情的語句,讓導師感受到文字背后是對他們的感謝、理解與尊重。
4.積極溝通,不恥下問
“在工作中,教師應當尊重和信任同事,為了把學生工作搞好,應互通信息,互相學習,共同交流教育學生的心得體會,探討進一步教育學生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完成教育任務。”雖然輔導教師所面對的導師都是“新手”,但作為“元老級”的輔導教師不能以此自恃,因為教育是有一定的規律性和共性的,他們在別的單位的工作經驗和自身的閱歷非常值得努力學習。工作方法的火花有時就是在交談之時迸發出來的,如,從中得出了調動后進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得出了做好個別學生思想工作的方法等等。導師在工作遇到問題時,輔導教師也應毫不吝嗇的把自己的想法、方法和盤托出,以期共同進步。
5.團結協作,和諧發展
無論是輔導教師還是導師,做思想工作也好,做教學工作也好,作為教育工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把學生培養成“人”。在實際工作中,輔導教師和導師之間若有非常好的協作意識,那么每一項工作任務都會在雙方的積極配合下及時準確地完成。如果這個團隊中的氛圍是團結、積極向上的,那么學生出現問題,輔導教師將情況通報過去之后,導師就會非常認真且及時地找學生談話,并且嚴肅公正地指出對學生的處理意見,進而使整體工作走入一個良性循環中。
總之,學生在學校教育中獲得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賴于教師團體的共同努力,任何人都無法將德育與智育分工,而輔導教師和導師正是兩者的側重教育者,因此輔導教師和導師就像是一個人的雙腿,不可或缺,而且要協調行動,否則就會摔倒。在四級管理模式中,只有充分發揮教師團隊的作用,發揮教師的團隊精神,才能將教育教學工作推向更高的階梯。
參考文獻:
[1]鄒群,王琦.現代教育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72.
[2]肖開勇,趙富剛.論高校教師“團隊精神”及其培養[J].職業時空,2007,(7).
[3]潘淼.中國企業團隊精神培育[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2.
[4]韓文根.教師團隊精神與教師專業發展[J].中國教師,2008,(17).
[5]楊俊,劉莉珍.論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中的團隊精神培養[J].黨史文苑,2008,(24).
Team Spirit Application in Working in the Student
HU A-gang
(City Institute,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600,China)
Abstract: In university student's educational work,people are unable separate intellectual instruction and the moral education,intellectual instruction is not the Course Instructors’ patent,moral education Guiding teachers’patent,Student’s any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enhancement contain in each link of the educa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the Guiding teachers and Instructor coordinate with tacit understanding,and jointly improve student’s educational work in the four levels management mode of “President - Branch President - Head of Department - Instructor”.
Key words: team spirit;education management;four levels management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