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軍旅歌曲以其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結合的特點,在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方面發揮著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獨特魅力。從以軍旅歌曲塑造的典型形象為載體,以軍旅歌曲建構的情理交融為基礎,以軍旅歌曲蘊藏的愛國主義教育元素為依托,以軍旅歌曲承載的戰斗性內容為號角,以軍旅歌曲直接有效的育化形式為導向等五個方面探索運用軍旅歌曲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方法。
關鍵詞:軍旅歌曲;培育;軍人;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C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1-0254-02
軍旅歌曲是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文化資源,它以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結合的特點,在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方面顯示出獨特的魅力,在引領軍人精神生活、增強部隊凝聚力、戰斗力方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表現在將主旋律精神文化內化為軍人的共同認識和心理認同,促進軍人共有價值觀形成。同時將軍人核心價值理念外化于軍人的具體行動,喚醒軍人積極的行動意向,促進軍隊凝聚力、向心力的全面提升。我們可以發揮軍旅歌曲這種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特殊魅力,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一、以軍旅歌曲塑造的典型形象為載體,培育當代革命軍人忠誠于黨的不變軍魂
“忠誠于黨”要求革命軍人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路線,時刻聽黨指揮,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為一種價值觀念,駐存于軍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在長期灌輸教育過程中,采用將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載體化的方法,會產生明顯效果。
《英雄贊歌》塑造的英雄王成就是一個典型的載體化形象。在陣地上,只剩王成一個人了,面對敵人,他用報話機向首長訣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他手握著爆破筒,沖向了敵人!王成是個藝術形象,是革命戰爭年代千千萬萬個英雄人物的縮影,“向我開炮”這是具有英雄氣節、英雄膽識、英雄魂魄的軍人,發出的最強音!“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從這激越的歌聲中,軍人感受到的不是感傷,不是悲痛,而是英雄人物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激情,是忠誠于黨的崇高信念所釋放出來的壯美之情。在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作用下,軍人的內心會涌現出貼近王成這位英雄人物胸臆的同樣豪情。
借助軍旅歌曲輕松塑造典型形象的這一優勢,產生的影響是長久的。通過軍旅歌曲塑造忠誠于黨的形象作用于軍人的情感,引起聯想、想象、激動、共鳴,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使軍人接受精神品質、意識觀念的熏陶滲透,將優秀的思想、感情、意志調動到最激情的狀態,從而達到忠誠于黨的崇高精神境界。
二、以軍旅歌曲建構的情理交融為基礎,培育當代革命軍人熱愛人民的價值本色
所謂“情理”,就是注重從“情”字入手,由情至理,推動革命軍人思想的提升。這里對“情”的把握至關重要,因為情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由具體的事物所引發。因此必須善于以生動形象的事物來引發情,同時這種情又必須能夠推動人的感悟,是必然導向所教之理的情,才會產生情理交融的效果。
人民子弟兵與人民血肉相連。熱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軍人價值實現的最高目標。特別是在人民利益受到威脅時敢于挺身而出,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最終實現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這種軍人對待人民特有的政治情感可以通過軍旅歌曲構建的情理交融來實現。解放戰爭時期一首《支前民謠》唱到:“最后一碗米,送去作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作軍裝;最后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親骨肉,送他上戰場。”這就是通過音樂體現人民對子弟兵的血肉深情。這也正是我軍堅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自己一切的源泉之所在。
軍旅歌曲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透過軍人自身對歌曲的感悟,在情感推動下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將“熱愛人民”的思想,化為軍人的情感體驗和使命自覺,保持對人民的真摯情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念,顯得格外深入人心。
三、以軍旅歌曲蘊藏的愛國主義教育元素為依托,培育當代革命軍人報效國家的堅強斗志
借助軍旅歌曲中蘊藏的愛國主義教育元素為依托,發揮軍旅歌曲的審美功能,可以使愛國情感、精神、信念得到更好地提升。愛國是報國的前提,對國家的愛越深沉,報效國家就越堅定、越自覺。軍旅歌曲中蘊藏的愛國主義教育元素,可以培養軍人對祖國懷有強烈的愛戀和高度的忠誠,真正把軍人個體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歌德曾說:“音樂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樂能支配所有的東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來。” 軍旅歌曲中蘊藏的保家衛國、維護統一、揚威域外、拒不降敵、為國捐軀、駐守邊關、弘揚愛國傳統的教育元素,都可以作為培育軍人“報效國家”的鮮活教材。
《報效國家歌》以純真執著的激情抒發了軍人對祖國的摯愛,也表達了千百年來深蘊于中華民族群體意識中對祖國依戀的戀母情結。歌曲中蘊藏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元素,無論是軍人,還是普通百姓,都無法擺脫這種磁性的吸力。高低抑揚音調的對比,松緊節奏韻律的交替,既表達了“愛”的強烈,又顯示了“軍人”的深沉、含蓄、質樸。這種內在、深沉的基調會使軍人的歌唱,不僅有強度,還會有深度,不僅有外在的熾熱,也會有內在的深切。這種深切的情感,會直抵心靈,成為踐行報效國家的直接動力。
四、以軍旅歌曲承載的戰斗性內容為號角,培育當代革命軍人獻身使命的戰斗精神
軍人在唱軍旅歌曲的時候,尤其是演唱進行曲體裁、具有強烈戰斗性歌曲的時候,那種自身發出的歌聲以及對其思想、情感的震撼、感動和鼓舞,會令軍人陶醉其中,極大地影響其心志。從美學的角度看,軍人在唱軍旅歌曲時,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是合二為一的。這本身是一個重新創作的過程,是雙重審美過程。如合唱歌曲《使命》時,會感受到我軍將士在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征途上,“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堅決履行神圣使命的萬丈豪情。它所反映出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所洋溢的高昂激奮的戰斗精神,會對軍人產生極強的鼓舞力量。
“獻身使命”要求軍人堅貞勇敢、盡職盡責,敢于犧牲奉獻,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戰爭的突發性、殘酷性,戰場的復雜性、危險性,需要軍人有雷厲風行的戰斗作風、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視死如歸的使命意識。培樹這種意識,可以發揮軍旅歌曲強烈的戰斗性的特點,通過選擇能給官兵以激勵和振奮的音樂內容和形式,培養軍人的高尚情感和獻身使命的人格精神。
五、以軍旅歌曲直接有效的育化形式為導向,培育當代革命軍人崇尚榮譽的崇高境界
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指出:“在一切高尚的感情中,榮譽心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之一,是戰爭中使軍隊獲得靈魂的生命力。”對軍人來說,榮譽就像禮服上的綬帶、頭頂上的軍徽;就像迎接英雄凱旋的鮮花和鼓樂;就是寄往家鄉的立功喜報……對榮譽的崇尚和追求,造就了革命軍人的耿耿正氣、錚錚鐵骨,鑄就了革命軍人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無論何時何地,榮譽永遠是革命軍人永恒的價值追求和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但官兵對訓話式的說教不感興趣,我們可以發揮軍旅歌曲比枯燥的文字和程式化的灌輸更直接有效的育化形式,正如《崇尚榮譽歌》中所唱的:“軍人為榮譽生,把榮譽舉過頭頂,視榮譽重于生命。”將信條、口號、倡議和方針政策,用軍旅歌曲表達和詮釋出來,既通俗易懂又簡明易記,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使崇尚榮譽的觀念入耳入心,先內化,后外化,內化為價值判斷的基本尺度,外化為行為規范,直接發揮其導向作用。
《八榮八恥》歌、《軍人道德組歌》這些歌曲朗朗上口,靈活而不失嚴謹,是廣受官兵歡迎的育化形式。高唱崇尚榮譽歌,可以保持官兵奮發有為、爭創一流的精神狀態,提升官兵思想境界,增強高舉旗幟、聽黨指揮,苦練精兵、矢志打贏,英勇頑強、勇于建功立業的自覺性。更為重要的是它會增強我們軍隊的凝聚力、戰斗力,會把崇尚榮譽的價值認識和實踐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