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的維護和發展主要包括:鞏固已獲得的威信;發展不全面的威信為全面的威信,發展低水平的威信為高水平的威信;防止威信的下降和喪失;提高威信的教育影響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的維護與發展的策略包括胸懷坦蕩,實事求是;正確認識與合理運用威信;以“藝”強威,以“情”輔威,以“寬”立威;不斷進取,言行一致;長期堅持,從多方面完善自我。
關鍵詞:教師威信;思想政治理論課;維護;發展;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8-0283-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穩定是相對的,有條件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形成威信的主客觀條件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的,只要某一方面的條件發生了變化,高教師的威信就會受到影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形成之后,維護和發展已形成的威信也十分重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維護與發展的主要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的維護和發展主要包括:鞏固已獲得的威信;發展不全面的威信為全面的威信,發展低水平的威信為高水平的威信;防止威信的下降和喪失;提高威信的教育影響力[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具有全面的威信是很困難的。有的教師在教學方面有較高水平,但在生活方面有些缺點,便沒有威信;也有的教師在道德品質方面受到學生的尊敬,但由于業務方面的淺薄,也有可能受到學生的輕視。只有德才兼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才能樹立多方面的威信。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的維護和發展,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恢復已經失去的或降低了的威信,必須付出很大的努力。在大多數情況下,恢復已喪失的威信遠比獲得威信困難得多。因此,為了保持和提高威信,教師需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教育工作水平,克服缺點和錯誤,以維護和發展自己的威信。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維護與發展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的維護與發展,主要應從教師自身出發,著重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胸懷坦蕩,實事求是
有威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并不是說必須是沒有缺點的完人。教師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是難免的,關鍵在于是否有坦蕩的胸懷,是否敢于實事求是地承認并及時糾正自己的缺點錯誤。教師有錯誤,學生是會有看法的,教師做了自我批評,學生是會諒解的。教師勇于承認自己的缺點錯誤,不但不會降低威信,還會提高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另有一些教師喜歡在學生面前表白自己,想法設法炫耀自己的成績,把自己的長處掛在嘴上,以為這樣會抬高自己的身份,豈不知這正是弄巧成拙,自我吹噓的人,他的成績往往不被人重視。學生喜歡的是有學識,謙虛自重的老師,自吹自擂只能損害自己的威信。
(二)正確認識與合理運用威信
1.區分威信與威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維護和提高自己的威信,很重要的一點是必須對威信有正確的認識,把威信與威嚴嚴格區分開來。“威信”與“威嚴”不同:威信使人親而近之,威嚴使人敬而遠之。威信是“威”與“信”的有機統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心理關系的反映。威信實質上反映了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威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也就是學生尊敬愛戴的教師。如果教師為了維護自己的威信而不恰當地運用威信,損害學生的自尊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對教師的親近感,最終導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的降低。
2.區分威信與權力。威信不是權力,威信依賴于別人對它的信服。而權力帶有強制性,運用威脅去控制行為,它的基礎就是服從,而且常常令人恐懼。我們必須看到,強迫的方式的弊端:一不能激發學習興趣,二不能調動學習積極性,更不能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只能使學生被動的學習知識,能力培養大打折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外在形象教育將完全失敗,還會產生負面作用甚至消極對抗情緒。因此,在教育中使用權力是違背素質教育原則的。 由于威信與平等、同情和真理相聯系,因此威信是一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值得獲取的品性,但它不是直接得來的,它是個人品性的一個方面。當一個學生忘掉教師所教的大部分知識很久時,他們將會記得教師對知識和人生的態度[2]。
(三)以“藝”強威,以“情”輔威,以“寬”立威
“藝”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育藝術。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德”為先決,但也絕離不開“藝”。教育藝術高,育人效果就會好,學生就會心服口服;反之,育人效果就差。提高教育藝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切實解決好如下問題:(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應將學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需要、有情感、有獨立人格的主體,尊重其主體地位。(2)樹立新的教學觀。要變“填鴨式”教學為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要讓學生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3]。
“情”主要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知識的傳遞與接納離不開情感的參與和投入。教師要時時注意加強和學生心靈的溝通,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親密無間的伙伴關系和合作關系,在情感上和學生產生共鳴。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親其師,悟其道,入其“境”,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才會形成,這樣,教師不僅能實現“傳道、授業、解惑”之目標,而且會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
“寬”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學會待學生以寬容。所謂寬容,決不能錯誤地理解為是對學生各種思想行為的漠視和放縱。恰恰相反,它的前提條件是對學生嚴格要求,主張對有缺點、有錯誤的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某些環節或某些方面,可以適當放寬、靈活處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不斷進取,言行一致
當今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向舊有的教師權威提出了挑戰,賦予教師威信以嶄新的內容,要求舊有的教師權威向新型的教師威信轉變。一是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中心正被學生中心所代替,師生的界限有時變得模糊;二是傳統教育資源的奇缺所形成的教師的獨享性權威,正在被知識爆炸所帶來的開放的、包容巨大的信息資源所削弱;三是一元化的教師權威正在向多元化的教師威信轉變。這就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不斷進取,使自身的素質跟上時代的發展要求。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代表社會成年一代向未成年一代傳授先進思想和道德規范的,他們要培養、訓練、陶冶學生的品德和情操。因此,一般來說,在學生的心目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有道德的典范。如果一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言行舉止與學生心目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形象”不相符,他在學生中的威信就會降低。反之,如果與學生希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形象相一致,則不僅會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學生教育的感染力,而且可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典范性,提高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信賴和崇敬感。
(五)長期堅持,從多方面完善自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威信的維護和發展是一個長時期的艱苦磨礪的塑造過程。說它是長時期的,是因為威信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說要經過艱苦磨礪,是因為威信的建立沒有捷徑可走,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說是一個塑造過程,是因為威信的建立需要精心設計,刻意雕塑。要使人們真正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威信的本質內涵,尤其是以恰當的方式體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威信,并且正確地運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威信來教育學生,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這就必須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長期堅持提高自身修養,從多方面完善自我。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38-339.
[2]盧大公,歐英富.教師的威信:第4卷[J].遼寧高職學報,2002,(3).
[3]馬璀.略論教師威信的形成:第1卷[J].中等醫學教育,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