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標是識別商品或服務的顯著標志。英文商標大多都是臆造詞匯,其創作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簡節縮略法、單詞合成法、詞干混成法、詞綴拼接法、變移拼寫法等。從英文商標的創作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關鍵詞:英文商標;創作;啟示
中圖分類號:F7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8-0197-02
商標俗稱商家或產品的牌子,是將一個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與另一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區別開的標記。它可以是單詞、短語、數字、圖形、符號或者是這些東西的組合,但主要由文字(牌號名稱)和圖標(視覺標記)兩個部分組成。如大眾汽車的商標“Vlkswagen”,它的文字來源于德文Volkswgenwerk,意思是“人民大眾的汽車”;它的圖標是一個含有V與W的圓圈。這里的V不僅指“大眾”,而且代表“Victory”(勝利),W則代表兩個“V”,因此,這個商標所傳達的信息就是:大眾汽車服務于人民大眾,一定會獲得成功,而且從勝利走向勝利。此圖標很有創意,有人說它像一個車輪,一個發動機,一盞燈,又像一個足球,總之它給人以無限遐想,無怪乎它曾被評選為20世紀世界十大最佳商標和標志之一。
商標制作由來已久,對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最早的商標名稱可能就是從事各種手工藝家族的名稱,如Smith(鐵匠),Miller(磨坊主, 面粉廠主, 碾磨工), Weaver(織布人), Wright(建造者), Tailor(裁縫)and Carpenter(木匠)等等。這些家族名稱也是其產品的識別方式。這種商標的創作方式自然沿襲到近現代,并影響世界各地。如大家所熟知的Benz(汽車)就是以其創始人Karl Benz的名字命名的;Rolls-Royce(汽車)是由Charles Rolls 和Henry Royce兩人名合成的;Konica(相機)是由其創始人Konishiroku名字的前半部分加上camera(相機)行業產品名稱的前半部分組合而成。當然,還有許多商標是源于地名的,如:Avon(輪胎)源于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故居的Avon河; Longines(手表)取名于瑞士的Longines市;Eden(乳制品)取自《圣經》中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居住的伊甸園。還有許多商家使用的是普通詞匯,如Delicious(食品),詞義是“美味可口的”;Prudential(保險),意思是“謹慎的,精明的”; Paramount(影業),詞義為“極為重要的,至高無上的”;Apple(計算機),詞義是“蘋果”。此外,還有許多商標是臆造詞匯,是各商家自行編造出來的。本文就此略作探討。
一、英語商標名稱的創作方式
英語商標的創詞方式多種多樣,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1.簡節縮略法(Shortening)。這是一種最簡單、常用的方式,通常是提取普通詞匯的部分字母,或者把詞組中主要單詞的首字母連成一詞。例如:Intel(計算機)是單詞international的前半部分;Peipsi(可樂)源于pepsin;Everex(文具)原詞組是ever for excellence;Minolta(相機)源于短語Machine Instrument Optical Tajima;FIAT(汽車)是意大利語Fabbrica Italiana Automobile Torino首字母的縮寫。
2.單詞合成法(Counpounding)。主要采用的是復合詞,也就是把兩個或多個獨立的單詞直接放在一起,詞與詞之間有的分開,有的連為一體,有的則使用連字符或(和,以及),這些詞的詞性以形容詞和名詞為主,能較清楚地說明商標的屬性。例如: Beautyrest(床上用品);Blue Ribbon(啤酒);Clean Clear(護膚液);Greyhound(長途汽車);Hazeline (洗發香波);Ultra Sense(絲襪)。
3.詞干混成法(Blending)。詞干混成法一般是對兩個或多個單詞進行裁剪,取其主體尤其是詞根部分,合成一個新詞,用以反映商品的用途、特點。兩個原詞的詞性大多為名詞和形容詞,合成后的詞讀音要順口,輔音與原音搭配要合理,大小寫字母要安排得當。例如:Contact(感冒藥),是由continuous和action構成;Coolmatic(冷氣系統),由單詞cooler和automatic構成;Spontex(海綿產品)源于單詞sponge和texture;Teasmade(電茶爐)源于句子Tea is made。
4.詞綴拼接法(Affixation)。添加詞綴是生成英語單詞的主要方式之一,商標的詞綴一般都取自流行于行業內的減縮詞,這些詞原本都是普通詞匯,減縮之后變成了詞綴,因此它們依然保留原詞的意義和特點,注重表意而弱化語法功能。詞綴又分為前綴與后綴。
前綴拼接法就是在單詞(一般是詞干)前添加詞綴構成商標的一種方式。商標常用的詞前綴有:Accu-、Dura-、Fab-、Max-、Multy-、Poly-、pro-、Super-、Ultra-、Uni-等。例如:Accugraph(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是由詞前綴accu(代表accurate)加上詞干graph構成;Fab-Flash(閃光燈)由前綴fab(代表fabulous)加上flash構成;Ultracare(藥品)由常用詞前綴Ultra-(表示“頂級、特制”的意思)加上單詞care組成。
后綴拼接法就是在詞干后添加詞綴構成商標的一種方式。商標常用的詞后綴有:-aid、-elle、-en、-ex、-matric、-mate、-plus等等。例如:Annabella(胸罩),-a和-elle都是外來詞后綴,表示陰性,常與婦女產品或服務關聯;Chechmate(安全裝置),后綴-mate的意思是“伙伴、朋友”。CASIO EX(手表)和Pestex(驅蟲劑),都是用了詞后綴ex表示“優秀”、“去除”的意思,源于單詞excellent、expel。
5.變移拼寫法(Anagrammatical Spelling)。變移拼寫法有多種形式,最常用的就是字母替音法,即用一個字母替代一個單詞或單詞的一部分,因為此字母的讀音與單詞或部分單詞的讀音相同。例如:Lift-U(電梯),U代替you;La-Z-Boy(椅子),Z代替zy;LiteControl(光電控制器),i代替igh;Nu-Tech(電氣),Nu代替new;OIC(眼鏡),OIC的意思是Oh, I see。變移拼寫法還有倒拼法,如Klim(牛奶)和Reeb(啤酒),它們的原詞是milk和beer;還有錯拼法,如Compaq(計算機)和Sony(電子產品),它們的原詞是Compact和sonny。
二、英語商標創作的啟示
從上述五種英文商標的創作方式可以看出,仿造詞匯和巧用字母是其主要的創作手法,而且英文商標中許多新創詞和獨特表達法的創作大多不是任意的,而是立意的(motivated),講究科學性,注重目的性,我們從中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1.把握創作特點。商標的創作要把握兩個特點:彰顯性和描述性。彰顯性是指商標的可識別性和獨創性,商標要立意新穎,獨具風格。商標是廣告中最具創意的部分,人們常說New thought, new logo(新創意;新品牌),創意同時還要講究實效性原則,其創意必須具有可理解性和相關性。世界著名的廣告策劃公司DDB Needham的創新原則就是ROI(relevance, originality and impact.),即關聯性、原創性與震撼性。描述性是指整個商標能給人傳達有關商品或服務的信息,讓讀者能夠準確理解此商標的含義,文字的造型和意義必須與商品或服務的內容相關聯,商標與商品或服務的性質、特點及外型必須和諧一致,以達易識、易記的效果。
2.講究文采、修辭。雖然英文商標文字稀少,大多是一個單詞或一個合成詞,但簡潔的詞語中卻蘊藏著豐富信息和文化內涵,而且非常講究修辭。如:Kit-Kat(巧克力)用的是擬聲法,反應吃巧克力時發出的干嘣清脆的聲響,其讀音和諧生動,讓人難忘;Shangri-La(酒店)名稱源于詹姆斯·希爾頓創作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的幻想地方,現在比喻成“世外桃源”,安寧舒適的地方;Odo-Ro-No(除臭劑)也是詼諧幽默,它由短語Odor Oh, no.組合而成,讀起來瑯瑯上口,意趣橫生;Poison(洗發水、香水)使用了反語,彰顯叛逆,出奇制勝;Maxam(護膚露)、Omo(洗衣粉)和Sugus(糖果)則利用了字母的對稱法,而且其名稱的音形俱佳,令人過目不忘。
3.逾越文化障礙。從英文商標的創作可以看出,那些有很強的競爭力,知名度高,影響范圍廣,已經被消費者、經營者所熟知和信賴的馳名商標,既形象生動、簡明易記,又符合世界各國的語言習慣與文化取向,不令人產生歧義。反觀中國的一些企業,在設計商標時,一般不太注意其英文標識是否符合外國的語言習慣與文化取向,結果一走出國門往往遭遇“尷尬”。如龍(dragon)、白象(white elephant)、雄雞(cock)等,這些品牌的產品首次被介紹到國外時,都不易被西方人接受,后來廠家都不得不根據西方人的胃口,進行本土化翻譯,更換了原來品牌名稱,這樣才逾越了文化障礙,溝通不同文化所產生的認知方式。
4.注重商標保護。商標是根據人類生產、生活實踐的需要應運而生,既是一種知識產權,一種腦力勞動成果又是工業產權的一部分,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財產。目前,西方國家既重視商標的創作,又注重商標的保護,并把商標的創作與保護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如“可口可樂”、“奔馳”、“麥當勞”、“柯達”、“雀巢”、“歐米茄”等均在150多個國家申請注冊,并取得商標權。英國“聯合利華公司”在世界各國擁有注冊商標達7萬件,在中國注冊的商標就超過了1 000件。而中國的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比較薄弱,不少商標沒有考慮其英文標識在國外是否被注冊。如聯想集團的原有英文商標legend(傳說)是一個普通詞,但在很多國家已被人注冊。聯想產品進入海外市場后,無法使用這一標識進行銷售及市場推廣,只好將Legend更換為LENOVO。“LE”代表聯想過去的英文名稱“Legend”;“NOVO”是一個很有淵源的拉丁詞根,代表“新意,創新”;整個品牌名稱的寓意為“創新的聯想”。但這一更換卻使聯想集團損失了約為400億元人民幣。因此,作為企業要開拓國際市場,就必須在商標創作同時,加大商標的保護力度。
總之,商標不僅僅是個“記號”,更多的是內涵,是美感,是一種期望,只有內涵深刻、符合人們審美需求的商標,才能讓人喜歡,也才能托舉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其走向成功。因此,商標創作是一項艱辛的勞動,需要認真研究語言學、美學、市場學、心理學和傳播學等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程瑜蓉.廣告英語導航[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3.
[2]華英,馬永堂.英語廣告閱讀[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3]李廣偉,戈玲玲.英語臆造商標詞構詞法探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3).
[4]萬蓮.廣告的創意與“創譯”[J].經濟研究導刊,2010,(9).
[5]王燕希.廣告英語一本通[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責任編輯 張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