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之一,針對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定性評價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采取結合科學發展觀的教育方式。當我們用科學發展觀來審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就會發現,“主題推進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只有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夠加強教育的主動性、實效性、說服力和感染力,才能夠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主題推進式”教育;科學發展觀;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7-0252-02
隨著 “主題推進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簡稱主題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以鮮明凝練的主題為中心,以靈活多樣的實踐活動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初步形成,使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修養,鍛造品質,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當前,在科學發展觀逐步深入人心的同時,如何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主體教育活動,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一、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明確主題教育的目的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同時,它也是我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
主題教育是當前我國高校結合當前大學生思想狀況實際,遵照教育規律,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分階段對學生施以不同主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創新精神培養和文化素質提高的訓練,其目的就是通過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集中精力,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和修養。幾年來,各高校教育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生思想狀況明顯改善,得到了學校、家長的一致認可。
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決策,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的重大舉措。科學發展觀強調的不是以單純的社會經濟增長為目標,而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和未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為目標,不僅要求人們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要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發展的關系,這就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二、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變革,價值的多元化、經濟的全球化、信息的網絡化等對大學生的影響日益加深,給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挑戰。當前,各高校都在不斷探索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新模式,希望通過有效途徑來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逐漸成為了高校普遍關注和采用的一種形式。
(一)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近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要求,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和改進,但總體上講,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還沒有脫離傳統思想政治工作那一套做法,形式單一,辦法不多。全社會還沒有形成關心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針對新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反應,必須調整思維模式,調整視角,以全新的眼光觀察和審視世界,用新的價值標準去評價事物,全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是一項極為緊迫的重要任務。
(二)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是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論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和原則。即要求我們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中必須堅持以大學生為本,以大學生為核心。當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和耐心,甚至存在著一定的抵觸心理,這樣一來,單純的理論教育(“兩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就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傳統學生工作方式的管而不導、治標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工作方法已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和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形勢的要求。因此,我們的教育觀念要打破統一思想、統一標準、統一布局的模式,應當以廣大青年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教育活動來代替以往的家長式、保姆式、灌輸式的教育,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一年來的實踐充分說明,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是為同學們所接受的教育形式。
(三)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鍛煉
科學發展觀要求“要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觀更加立體、更加辯證、更加全面地詮釋了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涵。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指智力的發展,還指能力的增強;不僅指知識的淵博,還指知識的創新;不僅指身心的健康,還指素質的提高;不僅指單個大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還指讓每個大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從而使整個大學生群體的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大學生主題教育正是以全面提高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使同學們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鍛煉能力,從而實現“德智體”綜合發展。
(四)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統籌兼顧不同年級不同程度的學生,因材施教
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學校、家庭教育背景的差異使得學生之間的素質差異也明顯增大,形式呆板的“一鍋出”式教育已經不能達到教育的預期效果。豐富多采的教育活動使每一位同學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主動地參與進來,通過與先進事例的對比,會發現自身的優缺點,從而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深入開展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
(一)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和對象,學校任何教育活動的開展必須以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這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面而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況,要把廣大學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工作的最終目的。在工作中我們要始終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解決經濟困難、就業壓力、心理困惑等問題的過程中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成為學生思想上的“知情人”,心靈上的“知心人”和生活中的“貼心人”,這樣,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二)結合不同時期學生思想狀況的變化,不斷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
大學生是一個思維非常活躍的群體,只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才能找到真正適合不同時期學生思想狀況的教育形式,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創新,如何能將這一形式繼續有效的開展下去,這就要求在觀念、內容、手段、機制多個方面不斷創新。觀念的解放、創新是我們一切行動的先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必須站在時代的前列,著眼于新的突破和發展,確立人才培養與時代相適應的觀念;大學生主題教育的內容要緊扣時代的脈搏,弘揚時代的主旋律,實現內容的創新;要善于借鑒、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逐步占領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必須有強勁有力的現代化的管理、考核機制作保證。
(三)統籌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和方法為主題教育服務
大學生主題教育要統籌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將黨團組織、學生組織、行政領導、輔導員、班主任、兩課教師、專業教師等力量統一協調、分配,做到齊抓共管,保障教育活動的持續有效發展。充分利用網絡、電話等資源,建立合理有效的反饋監督機制,以保證及時發現教育中在的不合理的因素,及時調整活動方案,達到最佳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用科學發展觀來審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會發現,“主題推進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是結合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對教育形式的有效改革和創新。只有樹立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大學生思想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學生主題教育活動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夠加強教育的主動性、實效性、說服力和感染力,才能夠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紹川.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J].黨建研究,2005,(2).
[2] 江金權.論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體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梁金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熱點問題研究[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4] 李和新.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的評價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9,(3).
[5] 孔偉紅.論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長效機制和保障機制的建立[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