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師制是普遍推行的一種培養人才的有效模式,但目前多數是從科研學業上進行指導的導師制,還沒有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相結合的導師制。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制,就是要把學業指導與職業規劃指導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結合專業和學生個性發展要求,指導學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求知成才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構建適合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的,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培養人才體系。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導師制;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7-0240-02
一、問題的提出
導師制引入中國后,豐富了培養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多數是從科研學業上進行指導的導師制,還沒有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相結合的導師制。我國高等教育的報考招生現實情況是,學生所選專業主要是畢業好就業的所謂熱門專業,其實并沒有深入了解所選專業,沒有從自己的本身愿望出發,也沒有從自己個性特點出發,去選擇適合自己學習和自己未來發展的專業。因此,這種選擇具有盲從性,缺乏科學性。這樣選擇的結果,勢必會導致部分學生并不適合所學,有些學生滿心歡喜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發現自己所謂的喜歡僅僅是喜歡而已,但并不適合。
從近幾年學籍處理的學生情況看,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不愛學而不能順利完成學業,有的降級,甚至退學,有的即使完成了學業,將來工作也不會去從事所學專業。這種學非所用的情況在大學中不占少數。而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制的結合,就是要把學業指導與職業規劃指導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結合專業和學生個性發展要求,指導學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求知成才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構建適合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的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培養人才體系。
二、項目的研究情況
1.從2005年開始,為在校應用技術學院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化講座,2006年花費4萬元購進職業測評軟件“北森職業測評系統”, 在齊大就業網上學生可以注冊登錄在線測評,目前已經為近3萬名學生參加過測評。
2.2005年3—5月,到黑龍江大學等高校調研導師制的實施情況,制丁完善《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制實施方案》,逐步醞釀選配導師。
3.2005年7月,項目主要負責人李迎春、馬金權參加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培訓,并考取了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資格證書,為進一步做好項目研究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準備。
4.2005年9月,為2005級新生選配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設計《學生職業規劃表》并對導師進行培訓指導;11月考察就業市場和企業,了解就業信息和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素質要求。
5.2006年5月,在應用技術學院設立職業咨詢室,隨時為學生解答職業規劃和求職就業問題。對特殊學生開展就業援助。
6.2006年,為應用技術學院修訂人才培養計劃,把職業規劃課程納入教學計劃,為高職本專科學生開設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
7.2007年,在學校學生指導中心成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研室,為全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公選課,并且自行編寫教材,李迎春編著的《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出版,在全校使用多年。
8.從2007年開始,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制效果開始顯現,應用技術學院在2007年第九屆、2008年第十屆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2007年第十屆、2008年第十一屆大學生科技節均獲得“優秀組織獎”,并且獲得2006—2008年度黑龍江省教育廳學生工作先進集體。
9.侯穎老師擔任2005級財務管理班的導師工作,她的以考促學的指導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在導師交流會上作了典型發言。在日常教學中侯穎非常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財會專業比賽。在第三屆會計知識大賽中,作為齊齊哈爾大學、齊齊哈爾市和黑龍江省代表隊的總教練,使齊齊哈爾大學代表隊榮獲黑龍江省教育廳系統第一名,黑龍江省代表隊在全國第三屆“用友杯”會計知識大賽中獲得優勝獎,實現了三屆大賽零的突破。2009年她被評為黑龍江省百名先進會計工作者。
2005年新生入學到2009年學生畢業,運行一個周期四年的研究實踐證明,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制的實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三、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制的實施探索
為了使導師制運行得更好,我們制訂了職業規劃導師制的實施方案。
1.對導師的選拔、職責、工作方式培訓等都提出明確要求(詳見實施方案)。對導師選拔基本條件是熱愛學生工作,品行好能力強做事認真,有親和力,專業素質好。為了使導師盡快熟悉職業規劃的有關知識,通過講座、以會代訓、自學、發有關資料、指定書目等對導師就業政策、職業規劃指導、職業指導、咨詢溝通技巧等方面進行必要培訓。
2.確定導師工作狀態。新生一入學,導師就要進入工作狀態。熟悉了解學生,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通過授課、講座等形式,教給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使學生知道怎樣做職業規劃。指導學生在職業能力傾向測試基礎上,形成職業傾向測評報告,導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測評報告和對學生的性格、家庭、愛好、特長興趣的了解,給予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確立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學生填寫職業規劃表,建立檔案,動態調整。根據規劃,指導學生確定選修課程科目,制定近期學習目標和相應的學習計劃。
3.尊重個性差異,指導學生做職業規劃。比如,同樣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從學歷上來說,從中專、大專、本科到碩士博士,各個層次都有,在一個班級上課開設課程都一樣,將來絕不會都做同樣的工作,也不可能都去搞研究,有的同學適合軟件開發,有的適合硬件,系統維護,還有的適合營銷和管理,上學時都學得一樣專業,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學生在完成學業順利畢業的前提下,盡早考慮個人今后的職業發展方向,學習就有了方向和動力,避免茫然無所依的盲目被動學習之狀態。
4.明確導師的職能和權限范圍。要注意的是做職業規劃的主體是學生本人,導師只是在指導而已,具體規劃不是導師的意愿,更不是由導師包辦替學生規劃。導的是方法,交給學生怎樣規劃,具體規劃要由學生結合各方面情況自主完成,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學生利用寒暑假或者業余時間進行“職業體驗”,要到一些相關企業公司進行社會實踐,體驗一下未來的職業,加強實踐鍛煉,并撰寫職業體驗報告,針對遇到的問題,查找自己的差距,并調整學習規劃。此時導師應指導學生確定選修課程和自學書目,明確為培養適應職業發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質,還需要參加哪些課外活動,培養哪方面的能力。
在這種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的培養模式下,學生內在的學習欲望和要求被激發出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盲目學習為有目標的學習,這種尊重個性發展,因材施教,服務學生的導師模式,大大促進了良好學風的形成,改善了師生關系,促進了教學相長,提高了人才質量,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制的實踐效果
(一)學風明顯好轉,學籍處理人數逐年下降
這種導師制的實行,發揮了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內在潛力,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需要,突出強化學生的職業規劃和終身發展要求,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性的自我學習、自我完善,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學風逐步形成。
(二)違紀率降低,學生文明守紀自覺性增強
學生工作明顯見成效。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和服務,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嚴厲的呵斥和批評只能暫時控制學生的行為,明確的規范和由衷的關愛卻可以培育學生的心靈。在未實行導師制之前,2004—2005學年度學生違紀率達1.4%。實施之后,在新的工作模式下,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老師不再是簡單提出要求,而是從學生實際出發,關心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成才。導師的關愛、服務、引導,導師的責任心、敬業心和學術研究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因此,近年來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和文明素質都有較大提高,學生違紀率逐年下降 。
(三)建立了新型師生關系,促進了教學相長
“親其師,信其道”,師生之間建立了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導師同時擔負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應以自身良好的師德修養和人格魅力吸引、感染學生,真正做到言傳身教。這就要求導師還要有高尚的情操、強烈的責任感和廣博的知識、寬厚的專業功底,更重要的是還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和技能,善于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用正確的思想指導學生的行動。自從實踐導師制探索以來,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也更客觀,滿意度增加。對教師加強自身素質、更新和充實知識,完善知識結構體系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實現了教學相長。
(四)畢業生就業率連年遞增,就業質量和數量有較大提高
隨著導師制的深入,教師素質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增強了,違紀率下降了,學風好轉了,就業更有目標了,在就業上體現得很明顯。積極發揮系、教師的作用,實習與就業相結合,建立就業實習基地。加強就業觀念教育的有效性研究和實踐,加強職業規劃和學業導師制相結合的研究和探索,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小班化、專題化、全程化,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的職業發展咨詢,開展就業援助,開展就業服務指導周(已連續舉辦四年),自己籌備召開供需見面會,所有這些工作都是扎實有效的創新工作,使學生就業心態、就業能力都得到較大提高,近幾年盡管每年畢業生人數在增加,就業率還是連年攀升,近兩年協議就業率名列全校前列。
(五)學生整體素質有較大提高,各項工作蒸蒸日上
職業規劃與學業導師的實行,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學生自信心增強,自律意識增強,學習主動積極,參加活動踴躍,學風好轉,學生就業率得到提高,學院各項工作都穩步提高。總體上看,學院風氣積極向上,各項工作蒸蒸日上。表現在各項活動特別是全校大型集體項目,應用技術學院都榜上有名,團體操比賽、春、秋運動會、軍訓等都名列前茅,學校每年的大學生藝術節、大學生科技節都積極參與,在2007年、2008年均獲得優秀組織獎,2008年還獲得黑龍江省學生工作先進集體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