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其工作的好壞關系到學生的成長與教育質量的高低。為了適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飛速發展,班主任應轉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新理念,從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出發,認清工作的重點,強化德育教育,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自主性的管理,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培養職業技能型、應用管理型的高職人才而努力。
關鍵詞:班級管理;以人為本;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7-0238-02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開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在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飛速發展的形勢下,如何在學校把高職學生培養成職業技能型、應用管理型的人才,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所面臨的緊迫任務。為達到這一管理目標,班主任應轉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全面服務學生,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一、把握當今高職院校大中專學生的思想脈搏,強化德育功能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層次不一,有三年制大專生、五年制高職生和三年制中專生,他們的思想狀況比較復雜,作為班主任要管好班集體,應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切實把德育放在首位,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管理,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及時了解班情,抓好紀律觀教育
當前,高職院校的大中專學生,從整體上來說思想活躍、積極向上、有理想、有志向。但有些學生失落心態相當突出,總覺得在高職院自己的發展前途不大,處于一種消極狀態,不思進取,紀律性差,學習興趣不濃。因此,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應及時掌握班上的情況,加強對學生進行《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學生獎懲條例》的學習;加強法制教育,教育學生要學法、知法、守法,增強紀律觀念;加強知禮向善、文明修身教育,引導學生堅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克服各種不文明行為,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樹立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讓學生學后寫體會、談認識,開展創文明班集體、創文明學生的活動,開展“我的理想”、“二十年后回母?!钡戎黝}班會。
(二)注重對學生進行責任心與誠信教育
責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是對所從事的工作、學習或職業的一份熱愛、珍惜和敬重,因此,作為班主任應要求每一個學生自覺地完成學習和工作,要把分內的事情做好。如果我們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我們的集體就會更加文明進步,更加和諧健康,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立足,干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可以說誠實守信是立人之本,也是社會體系正常運行的最基本條件,是人們的社會道德特別是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和基本品格[1]。由于學生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行為的影響,容易出現弄虛作假,剽竊抄襲,考試作弊等不良行為。作為一名班主任應及時開展誠信教育,建立誠信體系,促進學生誠信立人,讓學生學會了誠實地做人和誠實地學習。引導學生確立嚴謹治學、誠信為人的觀念,重點結合考風考紀、堅決遏制考試作弊現象,對于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二、認清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點,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是學校領導進行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各科教師、家庭、社會等各種教育因素的協調者。在學校辦學目標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之時,怎樣引導高職院校大中專學生珍惜大好時光,發奮學習,努力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怎樣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教學,已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注重班級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生活
一個學風濃、班風正,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不僅用制度、班規等來管理,而且需要在班級建設中,加強班級文化建設,讓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全面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形成優秀的人文品質[2]。班級文化活動是一個班級生機與活力的具體表現,是展示學生藝術能力的小天地,活動實踐的大舞臺。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爬山、燒烤、野炊等戶外活動,和學生更多地接觸、了解,增進友誼;可以與其他班級舉行“籃球友誼賽”、“拔河比賽”等活動,既能增進班級友誼,又能增進學生的凝聚力,使同學們感受到輕松和快樂。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能夠造成融洽向上的集體心理氣氛,滿足學生關于集體主義的心理體驗,啟發和調動全體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參與意識,讓學生成為班集體的主人,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適應,從而實現自我教育。
(二)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提高整體素質
高職院校在我國整個高校體系中處于基礎層面,擔負著為國家培養大量中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的任務。高職學生畢業后步入社會,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職業技術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3]。由于高職院校生源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學生自我約束力不強,學習興趣不濃。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管理者,是最貼近學生的教育者和引路人,應該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梢酝ㄟ^豐富多彩的辯論會、研討會,圍繞“如何戰勝自我”、“能力與就業”等話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優化班主任管理工作
實施“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要求班主任不斷改變工作方法,充分發揮班干部和全體學生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著眼于學生整個人生的成長,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的個體綜合素質不斷發展和完善。
(一)注重班級制度建設,實施規范管理
班級是學校工作的基層組織,既是教學管理的基本組織形式,又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單位。要管理好班級,首先要選好學生干部,讓那綜合素質高、勇于承擔責任、嚴格要求的同學擔任干部,讓他們明確責任與分工,在工作中能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以集體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的名利地位,共同建設好班集體。在班級制度建設方面,充分發揮民主集中制原則,制定規范化與人性化的制度。加強學生早、晚自習及早鍛煉的管理,加強上課遲到及到課率情況檢查,對學生的宿舍衛生等情況進行檢查與通報,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從多方面規范學生日常行為,使學生將主要精力用于學習,班主任應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計算機以及職業資格證的考試。
(二)堅持思想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
大學教育對于學生成人成才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大學階段的學習與教育,使學生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得到專業性總結和革命性提升,并且通過學科專業的定向,成為一個完整的、成熟的、能夠獨立自主地從事活動的主體[4]。因此,班主任要把對學生的理想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大學學習計劃,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由于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是按照崗位、職業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為核心,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旨來構建的[5],班主任應通過講座、談話等形式,使學生全面了解所學專業,以及所學專業的重要性,指導學生實現學習方法的轉變,提高學習效率,指導學生應該如何更好地掌握重點知識,如何利用圖書館查閱相關知識,擴大知識面。組織學生之間展開學習交流會,使他們能取長補短,盡快掌握自學方法,更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在學生進校開始就要對其灌輸就業意識,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了解有關就業的法規政策、提高學生與人溝通和“推銷自己”的技巧,全面培養學生自強不息、誠實守信、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注重與學生情感交流,營造人本氛圍
班主任的工作就其性質而言,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同時對學生進行管理,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而班主任只有真正地走入學生的心靈深處,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達到情感溝通的效果。要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出發,與學生建立一種師愛生、生尊師的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班主任應準確掌握班上的情況,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經常深入學生中,了解學生在想什么、最關心什么,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以平等的身分對待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自己與班主任在人格上的平等,從而在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引導學生,使情感交流中得到提高。班主任應盡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另外,班主任也要為人師表,處處做好學生的楷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身體力行,現身說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受到教育。
參考文獻:
[1] 張鈉,王朝暉,譚程.大學生修養[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96-99.
[2] 蔣才富.淺談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藝術[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23(6):25-26.
[3] 任麗鴻,姜宏志.淺談高職院校班級管理方法[J].大眾科技,2006,(3):155-157.
[4] 歐陽康.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28(8):5-10.
[5] 顏冰.試析高職教育中的人才培育模式及特征[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