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官職業道德是避免法官職業活動受到腐蝕的防腐劑,是正當或優質高效履行司法職責的保障。法官的職業活動是行使裁判權,欲使法官正當地或優質高效地履行職責,需要各種保障,包括物質上的、財政上的、人力上的、素質上的等等。職業道德就是這些保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有了職業道德的保障,裁判權才不會偏離軌道,人民的權利才能真正得以保護。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法官隊伍建設的重要目標,也是確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的客觀需要。
關鍵詞:司法職責;法官職業道德;司法效率
中圖分類號:DF0-059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7-0207-02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它是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的。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道德不過是人們追求物質關系的產物,它依從于經濟利益和社會生活條件,且具有階級性。所謂法官職業道德,是指法官為確保其司法職責得到正當履行而必須具備的、法官職業所特有的道德要求和所應具備的司法道德品質。簡言之,法官職業道德是避免法官職業活動受到腐蝕的防腐劑,是正當或優質高效履行司法職責的保障。法官的職業活動是行使裁判權,欲使法官正當地或優質高效地履行職責,需要各種保障,包括物質上的、財政上的、人力上的、素質上的等等。職業道德就是這些保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有了職業道德的保障,裁判權才不會腐敗,人民的權利才能真正得以保護。
一、法官應具備怎樣的職業道德
1.要忠實于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忠于職守,勤勉敬業。法律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和國家權力的象征,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官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忠實于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應當成為法官職業道德的最高準則。一名法官應該具有對法治勇于獻身的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審判事業,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在業務上銳意進取、精益求精,忠實于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成為國家和人民利益忠實的實踐者和堅定的維護者。
2.要尊重客觀事實與法律,堅持原則,獨立審判。“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獨立審判”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法官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法官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不能超越或濫用職權。而忠實于法律要立足于忠實于事實。馬克思曾經指出:“法官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因此,作為一名法官,必須養成獨立的人格,審理每一起案件,在辦案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勇于排除各種干擾,堅持法律原則,實事求是,準確地作出裁判,忠實履行審判職責,這是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
3.嚴肅執法,追求司法公正與效率,確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是人民法院工作永恒的主題和價值追求,是審判工作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熱切期盼。公平——要求法官必須平等地對待雙方當事人,切實保護雙方的訴訟權利,不能有任何的親疏厚薄,不能受個人好惡偏見和感情的影響。正義——要求審判活動必須追求科學文明,最后做出的裁判必須分清是非曲直,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懲治邪惡,制裁違法,維護正義。同時,努力加快辦案節奏縮短辦案周期,堅決杜絕超審限辦案和久拖不決、久執不結等現象,使當事人能以最小的訴訟成本解決訴爭議,實現合法權益。
4.文明司法,清正廉潔,保持司法廉潔與文明。古今中外對法官的清廉操守莫不提出極高的要求,法官的清廉可以保證司法公正的實現,可以提高民眾對司法及其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法官必須牢固樹立廉潔執法的觀念,增強法官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各種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從思想深處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的道德防線。
二、影響法官職業道德的因素
1.傳統道德觀念的影響因素。隨著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樹立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發展,我國的“法治”得到了充分有效的發展,在路線,政策和方針上確實實施了“依法治國”的戰略,然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們的“人治”觀念和思想仍很濃厚,仍然存在“長官”意識,權大于法的現象時而發生,權涉于法現象屢見不鮮。法官不能游離于社會之外,相反,法官是處理和解決社會糾紛和社會矛盾的裁判者,在履行其審判職責過程中不能不受到社會各種權力、各種勢力的影響和左右,在這種大環境下實施其職業道德準則有時難以做到。
2.社會現實的影響因素。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其憲法的地位未能落實,是影響法官職業道德的根本的社會因素。我國憲法關于“一府兩院”的法律和政治地位的規定是十分明確的,但長期以來未得到落實,從而導致法官難以形成對自己所從事的法官職業的自豪感。國家缺乏對法官身份保障制度的支持,我國法官由于沒有這樣的身份保障,往往受制于決定自己命運的機關和個人,難以產生對法官職業的崇高和莊嚴感。國家缺乏對法官高薪養廉的經濟保障和相應的政治地位。
3.政治地位的影響因素。西方發達國家的法官待遇和政治地位在社會上是很高的,當然對法官的素質要求也是極高的。國家為確保法官裁判公正、維護法律尊嚴、代表國家形象,對法官的政治待遇和經濟保障提供了優厚的條件。為防止腐敗和以權謀私實行高薪養廉,在居住條件、工薪待遇、工作條件上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只要法官安心地工作足以使其生活和政治待遇有充分的保障。
我們在討論法院隊伍建設和法官隊伍建設時,如何保持隊伍廉潔始終是一個重點話題。高薪不一定必然實現廉潔,但肯定有助于養廉。可以說,貧窮與愚昧是一對孿生姊妹,試想一個貧窮的法官,日日在為生計奔波忙碌,他手中有了特權之后會怎么辦呢?是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還是先解決公正與廉潔問題,我想不言而喻。因此,解決法官的生活保障,是促使法官遵守職業道德的必要條件和前提。如果國家能待以高薪,勢必對法官保持司法廉潔與文明起到促進作用。
4.法官的專業人才地位長期得不到承認是是影響職業道德意識的又一因素。法學是一門專門科學,法官作為社會矛盾和糾紛的終局裁判者,應當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知識,有豐富的社會知識,能通過嚴謹的邏輯思維、熟練的法律運用,調節社會關系。這樣的人群顯然應當是專門的人才群體。我們一直把法官視為政法干部,強調其行政性,而忽略其專門性的職業化。觀念上誤區的長期存在是影響法官職業道德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如何完善法官職業道德
1.法官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總的根本看法,因此,世界觀的樹立影響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影響人們處理事物的方法,從而對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巨大的影響。辯證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是馬列主義正確的世界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法官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然而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由于法官素質存在個性和差異,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尤其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思潮在沖擊蕩滌著人們的靈魂,使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扭曲,而清貧的法官亦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不能游離于社會而獨立存在,如果法官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沒有堅強的意志,則容易被不良思想腐蝕,在執法過程中誤入歧途。因此,法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極為重要,否則難以恪守法官的職業道德。
2.法官應具備職業責任感和光榮感。作為法官,要熱愛審判事業,忠于法律,具有極強的職業責任感和光榮感,把司法工作,作為一種神圣的事業,真正地做到敬業,這是對每一位法官的基本要求。毛澤東同志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精辟地概括了共產黨人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而忘我奮斗的崇高思想道德。人民法官務必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思想的純潔性,不計較個人得失,甘為人民的公仆,獻身于祖國和人民的法治事業,盡忠職守,畢生追求,無私奉獻。清廉與公正應是人民法官具有的高尚的職業價值觀。作為一名人民法官要以廉立身,以廉立信,自覺抵制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及其他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自律、自重、自強不息。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重要環節,因此,司法公正是審判工作永恒的追求,是法官思想道德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法院作為昭示正義的殿堂,決定了人民法官必須以一腔浩然正氣,在種種個人利益誘惑面前,鐵面無私,秉持人間正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堅強捍衛法律的尊嚴,保證法律的正確適用。
3.法官應加強文化素質和自身修養。法官的文化素質和自身修養直接影響法官職業道德。現在要求晉升法官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獲取資格證書,這為保證法官高素質奠定了良好基礎。然而現實的法官隊伍中,其文化素質較低的現象是歷史的原因沉積下來的。文化素質的低劣直接影響了法官的業務素質,業務素質較差的法官隊伍能保證司法的公正和廉潔嗎?毋庸諱言,極少數法官素質低下,違法違紀事件時有發生,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屢見不鮮,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這與法官的自身修養息息相關。作為一名法官,要不負人民的希望,不辱法律的使命,必須成為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法律專業知識深厚的、司法技術嫻熟的、職業道德高尚的人。顯而易見,法官如果不加強自身的修養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業務能力,就不會成為一個稱職的法官,也就不能很好地履行法官的職業道德。
4.制定嚴格的獎懲機制。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官懲戒制度和對法官的獎勵評價制度及激勵措施也是影響法官職業道德因素之一。在任何社會,法官違紀犯罪的現象都難以避免。然而,當不廉潔、不公正、不遵守法官的職業道德的法官不能得到相應懲戒時,不僅會給其他法官的信念帶來負面影響,也會使公眾對法官的社會公信力下降。因此,為了保證法官隊伍的執法公正,推動法官職業道德的養成,有必要建立法官懲戒制度,與此同時,對那些維護司法公正和法律尊嚴的法官亦應建立獎勵制度和激勵措施,以至使法官在精神上、經濟上和社會地位的公眾評價上得到國家、社會、人民的贊同認可,使法官真正成為捍衛法律尊嚴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