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全球正逐漸走出由于美國次貸危機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時,我國資本市場市場有驚無險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與考驗。結合國際先進資本市場發展的模式和運行的機制,探尋我國資本市場如何能夠建成惠及擴大投資者,特別是普通中小投資者的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多樣性的市場,指出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資本市場;逆向選擇;道德風險;信心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7-0088-02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十一年,在此期間,我國的資本市場也經歷著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但也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等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一系列挑戰。因此,在全球化的背影下審視和推動我國資本市場,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來考慮和謀劃資本市場的發展定位,以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一、我國資本產品及其衍生品發展現狀
截至2009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A、B)總數達到1 708家,同比2008年新增83家。股票總發行股本24 523億股,同比2008年底新增2 376億股。但是,由于政策信息、莊家設置陷阱和一般投資人缺少投資知識。滬深兩市股票市場總市值還是有過從2007年底的32.7141萬億下降到2008年底的12.1366萬億,兩市市值共縮水63.9%。盡管,我國資本市場的各項數據均創造了歷史的新高,但是,股市在一段時期內的漲落卻常常會動搖人們投資的信心,對于那些以保值和適當增值為目的的普通中小股民更是如此。由于我國普通股民缺乏科學的投資知識來分散投資規避非系統風險,更重要的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健全,即缺少可供普通股民使用的對沖產品以減少系統風險。由此,導致2008年中國股市大跌時,大多數普通股民只能“望盤興嘆”。
二、我國資本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上市公司組成單一
1.大多數國有企業的流通股占其總發行股本的比例不高。2008年我國股票總發行股本18 900.12億股,但可流通股本卻只有6 964.97億股,約占總股本的36.85%。這表明我國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中國家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所占比例過高,“一股獨大”現象普遍存在。
2.我國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明顯低于我國企業的平均水平。長期以來形成的融資體制單一化導致了企業過度負債的問題。雖然大部分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成功上市,通過一系列發行新股、配股等手段獲得了一定的資金,但大多數國有企業的流通股不高,所以不能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
3.我國上市公司組成結構不合理。截至2008年底,在1 625家上市公司中,國有企業比重大,而非國有企業比重小。大型傳統產業企業占大多數,中小企業和非傳統產業企業占少數。然而這些大型企業的股權在短時期內是不能流動的,這就對我國的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二)金融產品種類單一
我國傳統金融業務當中產品結構過于單一,信貸等傳統的零售業務領域仍然占我國銀行業務中的大多數。截至2008年底,我國城鎮儲蓄存款達到217 885億元,占各項存款資金總額538 406億元的40.47%。
這表明我國金融中介機構中以商業銀行和信用社為主的存款機構占據我國居民投資很大的市場。雖然以財務公司、共同基金和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為代表的投資中介機構的發展速度喜人,但在市場的規模和規范體制方面,其發展與國外發達的金融投資中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我國資本市場中的契約性儲蓄機構中,由于我國國民的受教育度和物資生活水平仍較低,只有與社會保險中的五個險種的公司或基金相關的占有一定的市場,而人壽保險公司卻相對滯后。我國金融中介機構發展的滯后性導致了我國金融產品缺乏多樣性,由此可供投資者選擇的投資種類也就相對貧乏。
我國金融衍生工具發展嚴重滯后,而衍生工具又是我國企業和個人投資者規避或分散經營與投資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現今交易的品種僅局限于大豆、有色金屬等,但是早在1991年我國就建立了商品期貨市場。可謂啟蒙早、發展慢。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用中金所)于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它的成立代表著我國衍生產品進入嶄新一頁。目前,中金所正積極籌劃推出股票指數期貨、期權,并且深入研究開發國債、外匯期貨及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由于有幫助其使用者避險的特點,進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統風險。如中小股票投資者可以使用空頭對沖,多頭對沖等手段規避股票的系統風險。由此,極大地提高了我國中小投資者對我國資本市場的信心。
(三)資本市場相關法律滯后
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國人缺乏經驗,便以“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形成了相關的理論體系。但是,我國市場經濟理論體系是在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創建出來的,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和片面性。所以,我國資本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也有同樣的弊病。個別違法、違背道德的投資者或投資機構利用證券法等法律的不健全和空隙破壞資本市場的誠信和公平,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打擊了普通投資者的信心。
資本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意味著投資者將面臨著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問題,阻礙資本市場的高效運行。風險企業和不法分子急于向缺少投資知識或信息的投資者推銷證券,導致逆向選擇的問題可能降低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進而不愿涉足資本市場。更進一步,一旦投資者已經購買了某種證券,融資者就更可能從事風險活動或進行欺詐,這種道德風險的問題也會打擊投資者因對資本市場的信心。
三、我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的方向分析
我國資本市場已經經歷了3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完成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階段,培養了1.5億多的投資者,建立了100多家的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伴隨我國宏觀經濟以又好又快的方式不斷向前發展,我國資本市場也將迎來一個不斷發展壯大的明天。
(一)進一步發展金融投資中介、豐富金融產品
進一步發展金融投資中介。擴大其服務對象,不但能夠提供企業的投資理財服務,而且依據普通投資者風險規避心理能夠提供科學穩健的投資理財工具。
金融中介機構在一定范圍內可以防范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問題,從而減少妨礙資本市場正常運行的阻力。如果我國經濟社會中有更多規范的金融中介機構,普通中小投資者就可以利用這類機構降低資本市場中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風險,小額儲蓄者也可以信賴中介機構間接地參與到資本市場中來。
首先,投資機構與個人投資者相比有更加專業的投資知識來甄別信貸風險,從而可以降低由逆向選擇所造成的損失。其次,它們具有專門技術來監督借款人的活動,進而能降低道德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再次,投資中介可以選擇資產組合來分散投資以規避風險。
隨著資本市場相關法律、監管體系和金融投資中介機構的規范和發展,應進一步拓展資本市場的寬度和廣度。增加資本市場的層次,豐富金融產品及其衍生產品的種類。逐步培養以市場為主導的創新機制,充分調動市場各方參與主體的積極性,使我國資本市場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建設起到應有的作用。
(二)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相關法律及監管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依據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經驗及美國、歐洲等發達資本市場的成功經驗,修改和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法律和監管體系。使法律更加公平,機制更加健全,制度更加透明,市場體系更加安全與高效,相關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執行嚴格的準入限制、準入標準和審核過程更加公平與透明。嚴格約束信息的披露,要接受對相關賬簿的定期審查和報告,而且還必須向公眾公開一些信息。嚴格限制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活動和所持有的資產。禁止從事超過業務范圍外的活動,對金融機構的競爭施以限制性的規定,防止相互之間肆無忌憚的競爭。
完善資本市場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帶給投資者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問題。保證相關法律的執行系統健全、執法高效有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實落實相關法律責任制度。嚴厲打擊證券違法犯罪行為,規范資本市場運行制度。限制企業信息的披露,保證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完善監管體制,并使之合理高效地保障我國資本市場的公平、公開、公正及全體投資者的投資環境。
四、結論
我國在未來幾年應從全球的視野和戰略的高度全面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突出強調加快資本市場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系列戰略部署,繼續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的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建設,逐步深化市場改革創新,平穩推出創業板市場,有序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不斷加大市場執法和監管力度。促進我國股票市場功能穩步發揮,增加投資者信心,保持市場總體平穩運行,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應有貢獻。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資本市場的有關各方應抓緊時機,進一步深化各項改革創新,進一步完善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制度,堅持不懈地抓好市場監管體系,引導和規范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經濟的服務性功能,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自主創新等全局性工作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弗雷德里克 S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第七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 查爾斯P 瓊斯.投資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 陳雨露,汪昌云.金融學文獻通論:宏觀金融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 朱玉辰.正研究股指期貨適當性制度[C]//深圳:第五屆中國國際期貨大會論文,2009.
[5] 曾欣.中國證券市場中的道德分析[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6]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建議(國發[2004] 3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