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蘇聯文學決議與中國五十年代的文學批評

2010-12-31 00:00:00莊桂成
江漢論壇 2010年11期

摘要:蘇聯歷史上曾發布了許多文學決議,這些決議傳入中國后,對中國1950年代的文學批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如文學批評理論的政治化、解決文學問題手段的政治化以及寫英雄人物的問題等。蘇聯文學決議之所以會對中國50年代的文學批評產生如此強烈的影響,除了政治上的提倡這種外部原因之外,還有其自身的文化發展邏輯。中國照搬蘇聯的文藝政策,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勢下,迅速解決和處理了某些新出現的文藝問題。但是,這種照搬也留下許多弊病。

關鍵詞:蘇聯;文學決議;文學批評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54X(2010)11-0121-05

蘇聯自十月革命以來,在文學藝術方面形成了很多決議,例如20世紀20年代有《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協會——俄共中央的信》、《關于黨在文學方面的政策——俄共(布)中央一九二五年六月十八日的決議》,20世紀30年代有《關于改組文學藝術團體——聯共(布)中央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三日的決議》等。后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聯共(布)中央又針對具體的文藝問題,先后出臺了很多文學決議。但對中國50年代文學批評產生重大影響的,主要是蘇聯40年代末期的文學決議。

二次大戰結束后,蘇聯進入了社會發展的新時期,全體人民為實現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新的五年計劃(1946-1950年)而奮斗。而從1946年至1949年,聯共(布)中央就文學、音樂、電影和戲劇的現狀及其發展作出了一系列的決議,這些決議先后有:《關于〈星〉和〈列寧格勒〉雜志——聯共(布)中央一九四六年八月十四日的決議》、《蘇聯作家協會理事會主席團的決議》、《關于劇場上演節目及其改進辦法——聯共(布)中央一九四六年八月二十六日的決議》、《關于影片〈燦爛的生活〉——聯共(布)中央一九四六年九月四日的決議》、《關于穆拉杰里的歌劇〈偉大的友誼〉——聯共(布)中央一九四八年二月十日的決議》、《關于〈鱷魚〉雜志——聯共(布)中央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一日的決議》、《關于〈旗〉雜志——聯共(布)中央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一日的決議》等,此外,聯共(布)中央主管意識形態的領導人日丹諾夫還就其中的某些決定作了專門的講話或報告,如《關于〈星〉和〈列寧格勒〉兩雜志的報告》、《在聯共(布)中央召開的蘇聯音樂工作者會議上的開幕詞》、《在聯共(布)中央召開的蘇聯音樂工作者會議上的發言》等。

蘇聯的這些文學決議,特別是“二戰”后發布的文學決議,迅速地引起了中國文藝界的注意,這方面的材料被大量譯介過來。1947年至1949年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里,不計報刊上發表的,單單時代出版社和解放區的各出版機構出版的收集了上述材料的譯著就有十多種。比較重要的有:《戰后蘇聯文學之路》、《聯共(布)黨的文藝政策》、《蘇聯文藝方向的新問題》、《蘇聯文藝問題》、《論蘇聯文藝與哲學的方向》、《蘇聯文藝政策選》、《論文學、藝術與哲學諸問題》、《大膽公開的批評》、《論蘇聯文學的高度思想原則》、《論文學批評的任務》、《提高蘇維埃文學底思想性》等①。建國后,這些書籍大都又重新出版,1951年文藝界進行整風學習時還將其中的主要決議和報告列為基本學習文件。此外,人民文學出版社于1953年又出版了《蘇聯文學藝術問題》,該書分三編,分別收錄了蘇聯二三十年代、40年代以及50年代黨關于文學藝術問題的決議和相關領導人的講話及文藝政策,其中包括聯共(布)中央關于文學藝術的六個決議、《蘇聯作家協會章程》、蘇聯作家協會理事會主席團的決議、馬林科夫在聯共(布)第19次代表大會上的總結報告,以及日丹諾夫在第一次蘇聯作家代表大會上的講演、1946年至1948年關于文學藝術的三次報告和演說。1959年《蘇聯文學藝術問題》重版。蘇聯的文學決議在中國傳播很廣,可以說是為當時的文藝工作者所熟知。

蘇聯的文學決議對中國影響之深的佐證之一,便是中國的許多文藝政策和文學批評都是對蘇聯的仿效。例如,1949年4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做出的《關于蕭軍問題的決定》,就是蘇聯文學決議在中國的翻版。蘇聯文學決議對中國50年代文學批評的影響,首先表現在文學批評話語的政治化。

蘇聯文學決議在評判文學問題時,慣用政治話語來代替文學的審美分析,從政治的角度來對文學作品進行價值評價。例如,《關于〈星〉和〈列寧格勒〉兩雜志》就曾批評左琴科在二戰時期“不但毫未幫助蘇聯人民進行反抗德國侵略者的斗爭,反而寫了像《日出之前》這樣令人作嘔的東西。對這篇東西的評價,正如對左琴科全部文學‘創作’的評價一樣,已在《布爾什維克》雜志里刊登過了”②。決議用政治的標準,對左琴科的《日出之前》評價非常之低。但事實上,《日出之前》是一種體裁新穎的科學小說。作家在作品中回憶了自己一百多件往事,也記述了其他人間俊杰與平民百姓的一些事跡。左琴科說,《日出之前》這部書,“是以醫學和哲學的形式寫我個人的生活”,這是“一部科研作品,科學著作,誠然,是用淺顯的,有些非論證性的語言敘述的”。左琴科自幼孤僻內向,從青春期起精神抑郁癥便一直困擾著他。他到處求醫吃藥都無濟于事,博覽群書查找病因時,他發現曾經與他同病相憐者還大有人在,如肖邦、果戈理、福樓拜、涅克拉索夫、謝德林等等,于是他決心找出這種病因,給人們一把“幸福的鑰匙”。《日出之前》之所以遭到批判,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人認為,沒有讀懂則是重大而直接的原因。有學者分析:“斯大林是位頗有文學造詣的領袖人物,他對《日出之前》不能容忍的態度,首先是因為對科研小說這種體裁不理解,對這種文學史上不曾有過的文學樣式不習慣,不寬容。”③現在看來,對于藝術中的探索,即使是不成熟的或失敗的探索,也不應提到政治問題上來,但是決議對日爾蒙斯基、艾亨包姆、托馬舍夫斯基等一批蘇聯學者及其著作,斥之為反人民的形式主義、現代頹廢的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殘余和反現實主義的現代主義,認為他們“一直站在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的立場上”,接受19世紀俄國維謝洛夫斯基的資產階級文藝學的“指導”④。這些都是蘇聯文學決議中文學批評政治化的典型案例,但它們都直接影響了中國50年代文學批評的話語方式。

在第一次文代會上,就有人強調文藝工作者為黨的政策服務的重要性,后來,周揚在一份報告中明確指出:“文藝工作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上邊的幫助,缺乏政治上的幫助,他們最需要政治方面的幫助,就是如何使他們注意政策問題,注意人民生活中哪些是正當的問題,哪些是不正當的問題,領導他們對生活中所發生的重大問題發生興趣,幫助他們去表現。”⑤這一提法與日丹諾夫的提法是非常接近的。中國文藝界1951年底開始的整風學習,應該說是延安文藝整風的延續,廣泛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普遍表現為或對權力話語的迎合,或因對權力話語的緘默而放逐批評。在此情景下,“文藝界領導人照搬蘇聯文藝界的口號,移植蘇聯文藝界的概念;其他人是發揮領導人的提法,演繹領導人的觀念”⑥。例如邵荃麟在《論文藝創作與政策和任務相結合》中說:

十月革命后,列寧曾經和蔡特金談起這

個問題,指出十月革命后的蘇聯文藝必須提

高到政策的水平上來。1934年,斯大林和高

爾基確定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蘇維埃作家的

創作方法問題時,也特別指出這種創作方法

的主要特征之一,即是必須與蘇維埃政策相

結合。前幾年日丹諾夫在關于《星》和《列

寧格勒》兩雜志的報告中,又重申了列寧與

斯大林的指示,并且更肯定地說:“我們要

求我們的文學領導同志與作家同志,都應以

蘇維埃制度所賴以生存的東西為指針,即以

政策為指針。”⑦

現在看來,這種文學批評完全脫離了正常的文學秩序而走上了政治的軌道,它要求文學與臨時的政策相結合,把文學作為政治的附庸,可謂是后來愈演愈烈的文學工具論在新中國的發端。同時,我們很明顯地看出,這種政治化的文學批評話語,主要就是來自于蘇聯的文學決議及其相關領導人的報告。

蘇聯文學決議的弊病,不僅體現在文學批評話語的政治化,更為突出的是解決手段的政治化,即用政治式的宣判來解決文學問題。蘇聯當時用簡單粗暴的行政命令的方式,來對待文藝中的思想問題和是非問題。例如,《關于〈星〉和〈列寧格勒〉兩雜志》決議就對左琴科和阿赫瑪托娃做出了無限上綱、狂風暴雨式的批判,罵他們是“文學無賴和渣滓”,結果左琴科被蘇聯作協開除出會;停止刊登他們的所有作品,連作協所發的食品供應證也被吊銷了,而這在戰后供應困難時期對他們來說可謂是莫大的打擊。左琴科受到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打擊,出版社和雜志不僅不再出版他的著作,而且還要逼他歸還已預支了的稿費。他走投無路,只得重操舊業當鞋匠,并變賣家中雜物勉強度日。不僅如此,左琴科還不斷受到各種形式的批判。在一次批判大會上他勉強帶著有病之身毫不含糊地反駁對他的誣蔑。有人說他是“投機分子”,他回答說:“我是志愿參加紅軍的。”有人說他在戰爭期間逃離列寧格勒,他回答說:“我是奉命離開列寧格勒的。”他還提出在對德戰爭中蘇聯政府先后發給他五枚戰斗勛章,表揚他的愛國行為。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也無法為自己辯護,他只能悲嘆說:“在這樣的環境里,我的文學生涯和文學命運已走到盡頭。我已無法擺脫絕境。……我已經沒有前途可言!……我的身心已遠遠超過疲憊!”就在這種完全絕望的心情中,左琴科走完了人生的道路,于1958年夏天去世。

蘇聯文學決議解決文學問題手段的政治化,對中國50年代文學批評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1951年6月《文藝報》發表的馮雪峰批判蕭也牧的小說,用的就是政治斗爭語言,顯示出用政治手段解決文學問題的傾向。文章認為蕭也牧“對于我們的人民是沒有絲毫真誠的愛和熱情的”,“如果按照作者的這種態度來評定作者的階級的話,那么,簡直能夠把他評為敵對的階級了”,“這種態度在客觀效果上是我們的階級敵人對我們勞動人民的態度”,“我們如果把左琴科照片貼在牌子上面,您們不會不同意的罷?”⑧后來,對胡風等人的批判,更是建國后用政治手段解決文學問題的典型案例。1952年舒蕪先后在《長江日報》發表了《從頭學習〈在延安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在《文藝報》上發表了《致路翎的公開信》,1953年《文藝報》又發表了林默涵的《胡風反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思想》和何其芳的《現實主義的路,還是反現實主義的路?》等文章,展開了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為了應對來自各方面的種種指責,全面闡述自己的文藝思想,1954年3月至7月,胡風在其支持者的協助下,寫出了《關于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報告分四個部分共27萬字,通稱“三十萬言書”。但是,事情出現了人們沒有想到的結果,1955年5月18日胡風被捕,先后被捕入獄的達數十人,并以武力搜查到135封胡風等人的往來信件。胡風等人被定性為“反革命集團”,株連2100人,逮捕92人,隔離62人,停職反省73人,最后78人被確定為“胡風分子”,其中23人劃為骨干分子⑨。一場本是正常的文學批評理論的論爭,大家彼此對某些文藝理論問題的觀點有些不同,但最后的結果卻是政治化的手段來加以解決,并且釀成了一場巨大的悲劇,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但現在看來,中國當時用政治手段解決文學問題的方式,無論是潛在,還是顯在,都可以追尋到蘇聯文學決議的蹤跡。

蘇聯文學決議助長了文學創作中“無沖突論”的發展,給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設置了許多人為的禁區和清規戒律。蘇聯的“無沖突論”思潮由來已久。1941年1月31日,蘇聯作家巴甫連柯、列文在蘇聯作家協會黨組舉行的一次公開會議上,曾指出蘇聯文學中存在“無沖突論”的傾向:“沖突消失了,它已被偶然的和暫時的誤會所代替”,“在我們這里開始形成了一種無沖突的特殊理論,把生活看得如同呼吸一般輕松,沖突變成了陳跡”,作家“害怕描寫某些反面的、有害的和有罪的東西”。但是,聯共(布)中央關于文藝問題的一系列決議,以及日丹諾夫的多次講話,更加妨礙了文學家、批評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他們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描寫生活的反面形象,不敢表現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和沖突。作家對現實的缺點與困難采取回避態度,似乎除“好”與“更好”的沖突之外,蘇聯社會中的其他沖突已經煙消云散。結果導致文藝作品不僅不去塑造反面形象,不去把批判鋒芒指向落后的和腐朽的事物,而且連幽默、諷刺、悲劇這樣的形式和體裁也給取消了。同時,由于片面地強調寫本質、寫光明、寫正面人物,抹殺生活本身發展的辯證法,“使文藝創作越來越概念化,公式化”⑩。

中國在50年代初期,對于如何描寫新中國的生活和人物,是當時許多作家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1951年4月22日陳荒煤在《長江日報》上發表了《為創造新的英雄典型而努力》,后又在《解放軍文藝》(1951年第4期)上發表了《創造偉大的人民解放軍的英雄典型》。1952年,胡耀邦在《解放軍文藝》(1952年第1期)發表了《表現新英雄人物是我們的創作方向》。這些文章引起了人們對新英雄人物創作的關注,對此,《文藝報》在1952年5月開辟了“關于創造新英雄人物問題的討論”專欄。許多文學批評理論家“對文藝作品要創造英雄人物是沒有疑義的,但對能不能在矛盾沖突中寫英雄人物,能不能寫英雄人物的缺點,如何正確處理英雄和群眾的關系以及寫落后到轉變的問題,卻有不同的意見”{11}。后來,周揚在第二次文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表現新的英雄人物是“當前文藝創作的最主要的、最中心的任務”,并且指出“決不可把作品中表現反面人物和表現正面人物兩者放在同等地位”。中國文學批評界之所以會發生關于創造新英雄人物問題的討論,一是因為當時文藝界的某些領導人“把日丹諾夫式的用政治手段干預文藝工作看作是加強黨對文藝工作領導的必要途徑,這就導致了許多作家,尤其是一些老作家不得不或真誠地或誠惶誠恐地校準自己的創作方向”;二是因為當時蘇聯文藝界的“無沖突論”正被中國文壇密切關注,蘇聯文藝界的不能塑造反面形象、不能批判落后和腐朽的事物的文學理論,影響和導致了中國文學批評對寫英雄人物問題的探討。

蘇聯文學決議影響了中國50年代的文學批評,這種影響體現在批評方法、批評手段、批評內容等方面。但是幾十年之后的今天,我們所要做的應該是反思其中的經驗教訓,即蘇聯文學決議為什么會對當時的中國文學批評產生強烈的影響,這個影響分別有什么正面和負面效應。

中國借鑒蘇聯文學決議來解決文學問題,其中的原因肯定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則是當時的“全盤蘇化”的歷史大潮所致。毛澤東1949年6月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回憶中國的革命道路時說:中國人找到馬克思主義,是經過俄國人介紹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國人不但不知道列寧、斯大林,也不知道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后來,麥克法奈爾和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也認為:“在1949—1957年期間,中共領導集團普遍贊成接受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這一模式提供了國家組織形式、以城市為中心的發展戰略、現代軍事技術以及在各個專門領域的政策和方法。”{12}歷史學家是從社會的各個方面來總體說的,事實上,在文學藝術這個專門的領域,“全盤蘇化”就是當時的政策和方法。1952年周揚應蘇聯文學雜志《旗幟》之邀,寫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國文學前進的道路》。周揚援引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走俄國人的路”的話,并且發揮說,“政治上如此,文學藝術上也是如此”。

蘇聯文學決議之所以會對中國50年代的文學批評產生如此強烈的影響,除了政治上的提倡這種外部原因之外,應該說還有其自身的文化傳遞或發展邏輯。一般來說,外來的思想文化能夠被本土吸收和融合,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能夠滿足本土現實發展的迫切需要,二是能夠和本土原有思想文化的發展軌跡相適應。”{13}因此,蘇聯文學決議能夠被1950年代的中國所接受,首先為中國當時文學批評發展的現實所需要。建國之后,中國百廢待興,然而在很多領域卻缺少必要的經驗。文學藝術作為一個很重要的領域也是如此,那么,蘇聯文學決議的做法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鑒,所以中國文藝界的領導人按照蘇聯的模式來處理中國文學批評中所發生的新問題{14}。例如,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對《紅樓夢》研究的批判,對蕭也牧創作傾向的批判等,都帶有蘇聯文學決議的影子。另外,蘇聯文學決議為1950年代的中國所接受,也與中國原有的文學批評發展軌跡相吻合。中國傳統文學批評中,歷來存在著以政治功利為核心的文學工具論。無論是劉勰《文學雕龍》中的“原道”、“征圣”、“宗經”等{15},還是柳宗元的“文以明道”主張{16},以及眾多文論家所認為的詩文可以觀政,可以載道,等等,它們都帶有重道輕文,夸大文學的社會功能的特點。到了20世紀上半期的革命戰爭年代,這種文學觀在中國文壇表現得更加突出。因此,蘇聯的那種政治化的文學決議進入1950年代的中國,非常符合當時中國某些文學批評的套數,幾乎沒有遭遇任何阻力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應該說,中國照搬蘇聯的文藝政策,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勢下,迅速解決和處理了某些新出現的文藝問題。但是,這種照搬也留下許多弊病,如被搬的東西是錯誤的,搬過來后又會造成新的錯誤。事實上,蘇聯文學決議對左琴科和阿赫瑪托娃的批判后來就證明是錯誤的,他們的作品沒有多久就又被刊登在蘇聯的報刊上{17}。1958年5月28日,蘇共中央作出《關于糾正歌劇〈偉大的友誼〉、〈波格丹·赫美爾尼茨基〉和〈全心全意〉的評價中的錯誤》的決議,1988年10月20日蘇共中央政治局又作出撤消《關于〈星〉和〈列寧格勒〉兩雜志》的決議。雖然對其他的決議,蘇共中央長期沒有發表新決議加以糾正,但是它們的那些錯誤內容、夸大之處和片面性,實際上早就被實踐所否定了。這些錯誤的決議在蘇聯產生了很多消極影響,傳到中國來后,同樣也釀成了許多的錯誤甚至是悲劇。另外,中蘇兩國國情不同,有些東西即使在蘇聯是正確的,但搬至中國后也不一定適應,這樣也會造成錯誤。

蘇聯的文學決議影響了中國1950年代的文學批評,導致了某些錯誤的發生。我們梳理其中的接受關系,厘清其中的是非曲折,分析其中的原因所在,對今天的文學批評建設,應該說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注釋:

① 參見陳建華《二十世紀中俄文學關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頁。

② 《關于〈星〉和〈列寧格勒〉兩雜志》,《蘇聯文學藝術問題》,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34頁。

③ 呂紹宗:《讀20世紀文學名著中的奇書——〈日出之前〉》,《中華讀書報》1999年10月28日。

④ 葉水夫主編《蘇聯文學史》第1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309頁。

⑤ 周揚:《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周揚文集》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71頁。

⑥ 白燁:《現實主義問題在當代中國的爭論》,《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1991年第3期。

⑦ 邵荃麟:《論文藝創作與政策和任務相結合》,《邵荃麟評論集》(上),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85頁。

⑧ 李定中(馮雪峰):《反對玩弄人民的態度,反對新的低級趣味》,《文藝報》1951年第5期。

⑨ 許道明:《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新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頁。

⑩ 葉水夫主編《蘇聯文學史》第2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6頁。

{11} 王慶生主編《中國當代文學》上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頁。

{12}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費正清主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67頁。

{13} 代迅:《斷裂與延續——中國古代文論現代轉換的歷史回顧》,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頁。

{14} 參見陳遼《寫作事業是無產階級總的事業的一部分》,《貴州社會科學》1984年第1期。

{15} 張啟成:《〈文心雕龍〉的詩學觀》,《貴州社會科學》1996年第6期。

{16} 周楚漢:《柳宗元的文章理論及其歷史地位》,《貴州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

{17} 參見陳訓明《哈哈鏡里的俄羅斯知識分子》,《貴州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作者簡介:莊桂成,男,1974年生,湖北監利人,文學博士,江漢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湖北武漢,430056。

(責任編輯 劉保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语少妇高潮|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成人|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综合网久久| 成人在线第一页| 亚洲婷婷六月|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99|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国产玖玖视频|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香蕉伊思人视频|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亚洲最新地址| 日韩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日韩123欧美字幕| 91成人免费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一级不卡毛片|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欧美午夜网|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日韩黄色在线|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日韩毛片视频|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91系列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色婷婷|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高h视频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无码|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网址|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久久综合婷婷|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导航在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四虎亚洲精品| 自拍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