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優化管理、改善辦公條件及方式、建立動態化審稿專家數據庫,固化和深化兼職主編職責,縮短刊稿周期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論述了《西北農業學報》辦刊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同時,提出了本刊存在的人員編制不足、辦刊內斂、主動性不強、未能充分發揮期刊編委會職能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長補短,爭取早日將《西北農業學報》辦成精品期刊。
關鍵詞:辦刊;心得;問題
中圖分類號:G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2-0133-02
一、引 言
《西北農業學報》創刊于1992年,屬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由教育部主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農(林)業科學院,青海、新疆畜牧(獸醫)科學院及新疆農墾科學院聯合主辦。和其他科技期刊一樣,近年來,本刊主抓學術質量、編校質量、裝幀印刷質量和服務質量,期刊的被引文獻量、引用刊數、被引頻次、影響因子、網絡傳播中的年下載量、基金論文比等指標逐年提高[1-4]。在日常辦刊工作中雖有點滴心得,但也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優化管理,提高期刊質量的幾項措施
(一)在編輯部內部實行人性化管理,做到人盡其才
2010年起《西北農業學報》由雙月刊改為月刊,為了適應刊期變更后的出版工作,編輯部在內部管理上做了較大調整。首先,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增強主人翁意識,使所有成員把編輯部的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第二,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團結一致地去迎接挑戰,解決問題;第三,注重編輯的繼續再教育工作,2010年所有編輯先后在成都、杭州和西安參加了有關部門組織的理論和實務培訓工作,拓寬了視野,提高了業務素質。
(二)改善辦公條件以提高工作效率
2010年年初編輯部更換了所有辦公桌椅。當年3月份和北京勤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開通了集投稿、審稿、編輯加工于一體的網站。為了發揮網上采、編、審等的快速和便捷效能,以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5月份購置了性能較高的辦公電腦,添置了掃描儀、打印機等設備。
(三)建立動態化管理的審稿專家數據庫
審稿專家肩負著稿件學術水平的評審和涉密審查兩項職責。審稿人業務水平的高低和對待稿件的態度直接影響期刊的學術質量。編輯部對每個審稿專家的每次審稿都要做出綜合評價,著重考察評審意見是否充分、審稿態度是否認真。隨時淘汰流于應付、審稿粗糙的審稿人;而把認真負責的審稿人作為骨干審稿專家,并在當年給予適當獎勵。
(四)固化和深化兼職主編的職責
國內大多數學術期刊的主編都由其主辦單位的學科帶頭人兼任。學科帶頭人的專業素養和其廣泛的專業交際,對于科技期刊的發展十分重要。然而,很多科技期刊虛化了兼職主編的職能,沒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兼職主編的學科帶頭人效能。我國現行的稿件“三審制”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從蘇聯借鑒過來的編輯審稿制度,其理論依據可以追溯到列寧關于出版工作的黨性原則的論述上[5]。科技論文經過責任編輯初審(含同行專家評審)及編輯部主任復審后,最后由主編終審把關,所以主編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西北農業學報》主編對于每篇稿件都事必躬親,每次終審,都會發現和解決很多學術問題。本刊曾收到過一篇土壤肥料方面的論文,初審和專家評審意見認為可以刊用,編輯加工后送主編終審。終審意見認為:論文“材料與方法”中說明試驗處理是4因素2水平,而其表1中竟有16個處理,試驗設計有問題。后來經其他專家再次評審,發現問題屬實。該論文當初是一位有名的專家評審的,所以,不能因為稿件經過專家審閱了,就可以放松對其學術質量的審查。
(五)縮短刊稿周期,提高服務質量
科技論文具有很強的時效性。縮短刊稿周期是科技期刊的義務;發表周期縮短了,還能提高期刊的競爭力,有效拓展稿源;同時,縮短審稿和發表周期還是避免一稿二投的有效方法[6]。改月刊后,為了進一步吸引高質量的稿件,本刊把稿件的初審、專家評審等控制在1個月以內,論文發表控制在半年以內;對于具有創新性的論文(比如有關動植物新種、新紀錄種等的論文),初審和專家評審控制在1周以內,并做到當月發表。
在盡量縮短刊稿周期的同時,為作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在日常編輯工作中,作者由于實際需要和困難,會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和要求,只要不違反原則,能提前刊發的論文,編輯部盡量協調,以滿足作者的需求。
三、編輯出版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人員編制不足
本刊現有編輯5名(含外聘編輯1名)、編務1名。對于月刊而言,人員編制顯然不足,每個編輯承擔的工作量較大,要進一步提高編校質量難度很大。同時,編輯整天沉浸于具體的編輯事務之中,不可能有多余的時間去為期刊的發展而思考,更不會有多余的時間深入到科研教學第一線去組稿、約稿。
(二)辦刊內斂,主動性不強
組稿是一項極具科學性、創造性的編輯活動,只有遵循其固有的規律性與準則,才能確保期刊的內容質量。堅持針對性、前瞻性和導向性的組稿原則,主動組稿,其成效明顯高于被動組稿和等稿上門[7-9]。本刊來稿絕大多數為自投稿,很少主動組稿,因而導致辦刊行為內斂,缺乏活力和創新性。為了適應科技期刊市場化發展的趨勢,就要主動出擊,增加編輯和科研人員的交流和交往,隨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動態和進展,積極而有針對性地去組織某一領域的稿件,或者就當前熱點問題向有關專家約稿。
(三)未能更好發揮編委會的職能
如何真正充分調動編委會成員積極性并使其參與到編輯執行委員會中,這是最棘手的問題。對很多編輯部而言,學報編委會大多成員平時并未發揮實際作用,一般只是在審稿時編輯部才找編委,因而與其關系建立得比較松散[10]。本刊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西北農業學報》編委會成員由8個主辦單位的知名專家擔任,每個專家在其研究領域都頗有建樹。今后要充分發揮每個編委的職能,利用編委在其研究領域的影響力大力宣傳《西北農業學報》,為期刊的發展出謀劃策并向期刊舉薦優秀稿件。
(四)和其他農業類期刊相比學術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經統計,本刊2010年前5期每篇論文平均4.56版,而同為大區學報的《華北農學報》每篇論文平均4.95版。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西北植物學報》相比,單篇平均版面數差距更大。學術質量高的論文,試驗周期較長,試驗數據較多,相應的篇幅也較長。在以后的辦刊中,要逐漸加大導向力度,對3個版的論文嚴格控制,對4個版的論文嚴格初審,采取措施吸納優秀論文,力爭早日提升期刊的學術水平。
四、結 語
和同行業的其他優秀期刊相比,盡管本刊的不足之處很多,尚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和提高,但本刊有信心在不懈地探索中取長補短,進一步提高學術質量、編校質量、裝幀印刷質量和服務質量,為農業科研事業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2]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4]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李慶.稿件“三審制”的理論依據與相關規定[J].出版史料,2010(2).
[6]楊珊.學報“一稿二投現象再議”[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07(5).
[7]辛明紅,劉永新.科技期刊選題組稿中的熱點與冷點[J].編輯學報,2004(2).
[8]徐祖健.計算機管理促進期刊質量提高[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1996(1).
[9]何英.建立審稿人檔案 優化審稿隊伍[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1999(2).
[10]王開勝.新形勢下高校學報編輯部管理模式轉變的探討[J].柳州師專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