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華社記者戴煌以敢于講真話著稱于世,“置個人榮辱于度外,直面人生講真話”是他記者生涯的座右銘。他的人生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在做戰地記者階段戴煌所具有的優秀的人文素養和舍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與在“平反”后所體現出來的高度社會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勇士精神,構成了他優秀的新聞品質。在新媒介環境下,這些品質對當今的媒介從業人員來說仍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關鍵詞:戴煌;新聞品質;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2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2-0161-02
一、引 言
戴煌在接受《與傳媒界名流談心》記者采訪時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記者這職業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職業,全在于講真話。也可以說記者最重要的素質,首先就是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而講真話,這比其他方面的素質都重要?!盵1]這句話成為了他從事新聞記者多年的真實寫照。為正義和良知代言,為黎民黔首的困厄冤屈而放膽呼吁,他是新聞界一棵常青的良心樹,人民愛戴他,尊稱他為“戴青天”。戴煌記者的氣魄、膽識,所具有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大無畏精神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為新媒介環境下的新聞從業人員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二、戴煌優秀的新聞品質
中國老報人王蕓生在《報魂》一書中說道:“一個能克盡職守的新聞記者,他須有堅貞的人格,強勁的毅力,豐富的學識;對于人類,對于國家,對于自己的職業,要有熱情,要有烈愛;然后以明敏的頭腦,熱烈的心腸,冰霜的操守,發揮‘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勇士精神,兢兢業業地為人類,為國家盡職服務?!?戴煌幾乎具備以上所有的新聞品質。
(一)從《不朽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等戰爭通訊解讀文革以前戴煌的新聞品質
1.優秀的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的靈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這就是人文精神。[2]文革以前,戴煌的新聞活動主要體現在戰爭通訊的寫作上。從解放戰爭的戰場到抗美援朝的戰場再到抗法援越的戰場,戴煌寫出了一系列優秀的新聞通訊。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要數《不朽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為了及時、全面地報道羅盛教同志舍己救人的無私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1952年1月26日下午,戴煌在接到新華社志愿軍總分社副社長普金的緊急電話后,冒著呼嘯的北風,翻山越嶺,克服種種困難于27日夜到達羅盛教生前所在部隊駐地,默默地,戴煌向黑暗的山脈行注目禮。這體現出來了一名記者對逝者的尊重和關懷,這一舉動表明戴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這種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折射出了戴煌作為一名記者所具有的人文素養。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素養就決定了他文筆熱情、質樸、筆端不掩感情,作品能表達出一種真情實感。
2.舍身取義的大無畏精神
戴煌舍身取義的大無畏精神是在戰爭的洗禮中鍛造出來的優秀的新聞品質。這種精神和品質是當下新聞記者很少具備的。1月27日,戴煌開始采訪,全面細致地了解了羅盛教救人的過程,同時還拜讀了羅盛教生前的日記和書信。懷著對烈士的崇敬之情,他一氣呵成了《不朽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一文。文中有一段這樣的內容:“人們在他遺留下來的日記本子上,發現了他寫的下面的短詩:‘當我被侵略者的子彈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體面前停留,應該繼續勇敢前進,為千萬朝鮮人民和犧牲了的同志報仇!’”[3]這首短詩使得羅盛教的形象立體而飽滿。《戰士與群眾》、《“寶貝魚”》等通訊是戴煌隨軍采訪,親歷殘酷的戰斗場面后,寫出的戰地通訊。這些通訊的出爐需要一名高素質的戰地記者過人的膽識、毅力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戴煌拿起筆當武器,為人民、為歷史寫新聞,這種舍身取義的大無畏精神是新聞記者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二)從《胡耀邦與平反冤假錯案》等著作解讀文革以后戴煌的新聞品質
1.直面人生講真話
“文不論長短貴在精,話不在多少貴在真?!边@句為人為文的至上箴言是戴煌的私塾老師對他的諄諄教誨。這句話一直伴隨著他、激勵著他,戴煌的史傳體著作《胡耀邦與平反冤假錯案》就是他勇于講真話并敢于講真話的代表性著作。這本著作是戴煌經過多年的積累又做了八個多月的采訪,走訪和電話采訪了一系列冤假錯案的知情人、參與人和受害人,反復研究、核實總數不下于二百萬字的資料,以樸實無華的文字寫成的這本有血有淚的傳記。而且,書中做到言必有據、句必確鑿。[4]事實準確,內容生動感人。
有的為死去的冤魂昭雪,比如江西青年思想者李九蓮;有的是為活人洗冤,比如被污“在毛主席身邊安裝竊聽器”的原公安部副局長丁兆甲;有的是為正義鳴不平,比如作家古鑒茲的小說《窮棒子王國》卻在法院敗訴;有的是揭露違反黨紀國法、陷害忠良,比如涼山州違法買汽車,權力網保護州長兒子殺害無辜逃脫罪責。[5]這些事件能公布于眾,是與戴煌的直面人生講真話的勇氣和膽識密切相關的。
2.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感,應是一種“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秉筆直書,為民請命”的社會良知和濟世情懷。戴煌一直用這種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為社會和人民的苦難奔走著、呼吁著。在1957年的整風運動中,他提出了黨的“神話與特權”等一系列的問題,并撰寫“萬言書”再次提出特權、個人迷信、新聞自由等問題。意在讓中央領導層吸取教訓,讓民族發展少走彎路?!叭f言書”揭露了現實社會的矛盾,及時敲響了時代的警鐘。
在與貪污腐敗、神話特權斗爭的過程中,客觀上可以加速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揭露涼山州汽車案的文章《權柄魔術師》被《1988年報告文學選》、《警報——共和國經濟憂思錄》等專著引為例證。這充分體現了戴煌作品對新中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法制建設所起到的作用。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勇士精神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睂τ诂F代社會的新聞記者而言,新聞記者要堅持真理,講真話就要本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在一些揭露性文章的寫作過程中,戴煌會多次受到上政府部門領導的勸告,說服他“高抬貴手”,同樣也會受到警告和威脅。1989年元旦,死過一回的戴煌在北京收到一位好心人的來信,告誡他可能有生命危險。因為某位被戴煌撰文批評過的頗有職位的人物揚言要對他這位老記者下毒手。[6]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戴煌依然會本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勇士精神堅持真理,講真話。
三、新媒介環境下戴煌新聞品質的現實意義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一些媒體受經濟利益的驅使,采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參與競爭。這些不正當手段的采用根源于媒體從業人員較低的媒介品質。在當今媒介環境下,大部分媒體在選題方面避重就輕,來減少政治方面的風險。戴煌在幾十年的新聞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新聞品質則為當今的媒介從業人員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第一,堅持真理,勇于講真話。講真話體現在新聞的特征上就是客觀真實。客觀真實是對新聞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些虛假新聞的出現就源于新聞記者不講真話。戴煌在因為講真話經歷了21年的精神和肉體的折磨后,仍然堅持講真話,堅持真理,并且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而講真話。這種品質是當今的新聞從業人員需要學習和發揚的?!爸脗€人榮辱于度外,直面人生講真話?!边@句話也應該成為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座右銘。[7]
第二,發揚戴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勇士精神。有償新聞、有償不聞等現象的出現都是新聞工作者缺乏自律,把個人的經濟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視人們的利益造成的。戴煌曾說過:“誰搞有償新聞,誰就是在出賣自己,出賣自己的人格和靈魂,同時也是出賣刊載他稿子的報紙、雜志和出賣他所在的媒體?!币幻细竦男侣動浾邞摬皇苋魏谓洕婧驼蝿萘Φ尿屖购兔{迫,做到真正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三,專業主義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新聞記者在職業技能過硬的基礎上,要更多的體現出人文關懷。戴煌的“同情苦難人,仇視暴虐者”的人文情懷讓他在新聞實踐中游刃有余。近些年,各種災難頻繁爆發,記者在面對巨大災難時不能缺乏對受災群眾足夠的人文關懷精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要營造出人人平等的人文氣象,在寫作過程中要從平民的視角出發,才能寫出具有生命力的文章,進而真正的成為一名受人民愛戴的記者。
四、結 語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新聞事業發生了深刻的變遷,新聞傳播的功能也由單一性的政治性延伸、社會動員和社會教育,轉向整體功能的發揮,新聞傳播的內涵也由喉舌論轉向“知情權保障”……新聞話語的表達從一元的宣導性轉向多元的溝通性。[8]媒介大環境的變化,對媒介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論媒介環境發生怎么樣的變化,新聞事業對新聞記者優秀品質的要求是不會變的。戴煌的優秀的新聞品質不乏現實意義,仍然是當今媒介從業者的指路明燈和寶貴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卜谷.戴煌忠告新聞界[J].新聞采編,2002(18).
[2]戴煌.九死一生——我的“右派”歷程[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3]戴煌.不朽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EB/OL],新華網,1998.
[4]戴煌.胡耀邦與平反冤假錯案[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社,2004.
[5]戴煌.直面人生[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6]伍立揚.遲暮的英雄[N].南方周末,1998(5).
[7]戴煌.戴煌通訊報告選[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
[8]喻國明.變革傳媒——解析中國傳媒轉型問題[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