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無奈性”
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是資本主義為了維護和鞏固其統治,而做出的資產階級允許的調整,可以說是被逼無奈。
首先,生產力的發展,客觀上要求其對生產關系進行一定的調整,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的起點已大大高于二戰以前,特別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生,因此,資本主義國家,必須調整生產關系來適應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其次,社會主義制度初步顯示出的優越性對資本主義制度構成了挑戰,同時也為資產階級管理國家提供了有益的經驗,促使資產階級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改良。第三,工人階級維護自身權益的主張和斗爭發生了作用。工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同資產階級展開各種形式的不懈的斗爭,工人強大的政治攻勢和斗爭,迫使資產階級做出重大讓步,進行某些社會改革。
二、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實質
在資產階級的“努力”下,當代資本主義發生了一些令人矚目的變化,資本主義社會顯示出了一定的生命力,但是這都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
(一)資本主義私有制沒有變
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所有制結構,仍然是以私人資本為基礎,以國家所有制和其他經濟成分為補充的所有制結構。二戰后,資本主義產權結構調整中,股份制經濟和國有經濟發展使資本更加社會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私有制。
首先,資本主義股份制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性質。股份制的確提高了資本占有和使用的社會化程度,使原來各自獨立的私人資本聯合起來,有利于生產規模的擴大,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性。但是,股份制只是一種財產組織形式和資本的經營方式,與資本主義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內容決定形式,股份制本身是中性的,不可能改變其本質。
其次,資本主義的國家所有制也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性質。從本質上說,資本主義國有制是根據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對所有制形式進行的具體調整。資本主義國有企業是為資本家服務的,而國有,也僅僅是少數資本家的共同擁有,國家所有制是一種維護少數資本家利益的制度。
(二)資產階級剝削工人及工人受奴役和雇傭的地位沒有改變
第一,當代許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傳統的工人階級隊伍發生了分化,越來越多的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從事監督者、調節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日益向社會的中間階層邁進。社會福利制度的實施部分改變了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但是,我們深究福利制度本質就會發現,其資金是國家通過稅收把工人創造的部分價值集中起來然后分配給社會收入不高的居民,以改變他們收入過低的狀況。所以,福利最終是拿工人的錢來“安撫”工人,其最終目的是為穩定資本主義的發展服務的,是為了防止社會的低收入者因為分配的不公而形成對資產階級長遠利益的破壞。
第二,二戰后,西方國家普遍實行工人參加企業管理的制度。表面上看,工人也成為企業的主人,而事實上,工人根本無法擺脫受奴役、雇傭的地位,這只不過是資本家緩和階級矛盾的手段而已,使用這種手段,可以激勵勞動者發揮更大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資本家從中獲得更多的利潤。
(三)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沒有消除及其派生的三大矛盾也沒有改變
首先,在現階段,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只要資本主義存在,這個基本矛盾就不會改變,并且還有以新形勢蔓延的勢頭,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就是有力的證明。
其次,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派生的三大矛盾也沒有改變。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矛盾來看,兩種類型的國家之間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來看,在對付發展中國家的斗爭中更多的表現為合作,但在這種為爭奪利益而合作的背后,掩蓋著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和競爭。這種競爭主要表現在科學技術領域。最后,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階級矛盾是其不可克服的矛盾。盡管通過資本主義國家的自身的調整,階級矛盾有所緩和,但是階級對立的經濟根源并沒有消除。
三、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代替是歷史的必然
在人類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資本主義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并且通過對這種制度的自我完善,仍然對生產力有一定的容納空間,但從歷史的長河看,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代替。
(一)當代資本主義通過自身制度的完善,還有繼續發展的空間,但我們不能讓這種繼續發展蒙蔽了我們的眼睛,認為資本主義將青春永駐,從而失去對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心
我們要做的是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發生的變化,既要看到這種變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緩和了社會的階級矛盾的積極地一面,又要看到這種變化的作用的有限性,認識到這種變化只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過程,沒有改變資本主義本質的變化是改變不了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取代的命運的。
(二)馬克思的“兩個必然”的理論仍然是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代資本主義歷史發展總趨勢的科學理論和方法
馬克思說過:“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之前,是絕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的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文選》第二卷,第83頁)。當代資本主義通過自我完善,生產力仍然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資本主義的滅亡并不是幾年,幾十年能實現的,而更高的生產關系產生的物質條件的成熟也必須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所以“兩個必然”的實現具有艱巨性和長期性。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主義社會,是以一種私有制代替另一種私有制,都經歷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更何況要實現社會主義,以公有代替私有,時間之久,可想而知。所以,我們不能過急,更不能失去信心。
綜上,當代資本主義通過對自身制度的不斷調整和完善,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緩社會矛盾,資本主義表現出一定的生命力,但是這改變不了其必然被社會主義社會代替的歷史命運,其“調整”和“完善”只是緩兵之計,不能徹底改變其不可調和的基本矛盾。所以我們堅信這一不可改變的事實——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田靜:女,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09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