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杰說,商務服務業是營造城市良好發展環境的支撐條件之一。商務鼴務業兼具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特征,多數行業以提供專業知識強務或專妲技能服務為主。屬低耗,高效綠色產業,是“智力經濟”,符合首都服務業發展方向
十七屆五中全會發布的公報中提出,“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隨著《北京市商務服務業振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本市商務服務業發展步入新階段。日前,北京市商務委綜合處處長王立杰對《規劃》進行解讀。
王立杰說,商務服務業是主要服務于商貿、商務等經濟活動的產業群,是生產類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營造城市良好發展環境的支撐條件之一。商務服務業兼具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特征,多數行業以提供專業知識服務或專業技能服務為主,屬低耗、高效綠色產業,是“智力經濟”,符合首都服務業發展方向。
他說,在傳統經濟體制下,“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事業單位,都以自我服務為主,社會分工很不充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事業單位把非核心服務業務外包出去,政府也擴大采購服務的范圍,不斷釋放需求,催生商務服務業不斷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引進商務服務業跨國公司,促使國內傳統意義的中介機構也變為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第三方服務不斷擴大,商務服務業迅速發展。
北京發展商務服務業三大優勢
王立杰說,北京發展商務服務業具備三個產業優勢。
一是商務服務業已成首都經濟支柱產業。商務服務業已成全市服務業發展重要增長點。2004年至2008年,本市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1.7%,高于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7.8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數年均增長15.2%,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31.1%。2008年,本市商務服務業實現增加值748.7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6.7%;限額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84億元,納稅合計137.8億元;在全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中,商務服務業占10.9%,達62.3萬人,居同一統計級別各行業之首。
二是綜合實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行業發展國際化程度全國領先。全球50大咨詢公司中,已有35家進入北京;世界十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已有6家進入北京;德勤、安永、普華永道、畢馬威等排名前4位的會計師事務所都已進入北京。同時,企業實力與市場競爭力全國領先。在本市商務服務業中,法律服務、咨詢與調查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行業實力均國內領先。全國百強管理咨詢公司中,北京有57家;全國30強律師事務所中,北京有22家;全國綜合排名前20位的會計師事務所中,北京有14家;北京市職業律師占全國的11.9%;北京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代理專利申請量占全國的28%,其中代理境外向我國申請的專利量占全國的71%。
三是總部經濟優勢日益明顯。企業管理服務是商務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屬總部經濟型行業,主要包括企業總部、投資性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2008年,全市商務服務業法入單位中,企業管理服務行業以13.6%的法人單位數,20.7%的從業人員,占有95.7%的資產,實現45.4%的業務收入,繳納50.3%的稅金。
王立杰同時強調,盡管本市商務服務業得到長足發展,但與發達國家同類城市相比,與新世紀、新階段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一是商務服務需求的社會化、市場化程度偏低,大量潛在需求有待進一步釋放;二是內資企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高端服務能力不強,國內外市場開拓能力較弱;三是企業發展的集聚效應,品牌效應低;四是缺乏統籌促進全市商務服務業整體發展的機制,政府發揮規劃引導作用的手段不足。2009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本市商務服務業發展面臨較大困難。
發展商務服務業 主要思路及目標
按照《規劃》,北京發展商務服務業要依托首都優勢,加強統籌協調,實行分類指導,帶動重點突破,推動商務服務業實現振興發展。
北京發展商務服務業,一是以規劃為先導,帶動發展格局優化。針對商務服務業發展現狀及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統籌規劃,確定優先發展的領域,通過重點突破帶動行業內部結構調整,促進商務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是以支持龍頭企業為著力點,帶動離端發展。重點支持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行業龍頭企業,帶動專業服務水平和高端服務能力提升,積極培育自主品牌,擴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場競爭力。
三是以商務樓宇為載體,帶動集聚發展。依托商務樓宇資源,積極打造商務服務業集聚區、商務服務主題樓宇,形成有利于商務服務企業發展的配套環境。借助樓宇品牌,增強集聚效應,方便企業與客戶對接,促進商務服務業企業發展。
四是以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為發展推動力,帶動產業升級。繼續引進國際知名商務服務業企業,優化本市商務服務業產業結構。通過國際知名企業的高端服務示范效應,帶動全市商務服務業產業升級。
五是以強有力的組織協調為保障,帶動發展環境優化。強化部門協調,建立健全產業發展統籌促進體系,整合多方資源,大力優化發展環境,為商務服務業振興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發展目標是四個:一是商務服務業保掙快速、健康發展,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強化。2010年至2011年,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左右,2011年達1000億元;限額以上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20%左右,2011年超過4000億元。2012年至2015年,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左右,2015年超過1700億元;限額以上商務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5%左右,2015年超過7000億元。
二是行業發展的國際化程度繼續提升,國內領先優勢進一步增強。到2011年,全市新引進國際知名商務服務業企業20家左右;在國內同行業居于領先地位的本市企業新增20家。
三是商務服務業企業的樓宇集聚效應更加明顯。到2011年,形成商務服務業主題樓宇30個左右。四是初步建立比較完善的商務服務業發展促進體系。
王立杰說,振興商務服務業工作的核心是通過不斷釋放需求,優化環境,壯大品牌企業,加快產業發展。
實施產業振興四大工程
王立杰說,《規劃》要通過實施四項工程,進一步增強商務服務業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打造具有更強市場競爭力和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商務服務業中心城市。
一是市場需求釋放工程。加強引導,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政府、企業業務外包,推進商務服務業分工社會化、市場化進程,著力擴大商務服務業市場有效需求。積極引導本市有關單位和中央在京單位外包商務服務業務。促進政府部門、公共機構加大對商務服務采購力度,重點向咨詢與調查、旅行社、會議及展覽服務、辦公服務、公益活動策劃服務等行業市場釋放需求。同時,引導、鼓勵在京生產、流通企業外包商務服務業務。搭建商務服務業務對接平臺,組織本市咨詢與調查、廣告業和知識產權服務等商務服務業企業與生產、流通企業開展業務對接活動,充分挖掘潛在市場需求。對向外發包商務服務業務的先進企業給予表彰獎勵。
二是企業扶持壯大工程。積極吸引國際知名商務服務業企業進入北京。參照本市鼓勵跨國公司在京設立地區總部等政策,大力引進企業管理服務等行業總部型企業,支持知識密集型境外商務服務業企業在京設立分支機構。同時,提高本市商務服務業企業市場競爭力。實施品牌建設工程,對商務服務業內資龍頭企業自有品牌建設給予支持,打造本市內資商務服務業百強企業。創辦北京商務服務業發展論壇,擴大本市商務服務業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依托國內外大型展會平臺,展示、推介本市商務服務業企業,為企業發展創造商機。引導企業開拓外部市場,通過服務京津冀、環渤海等區域,樹立區域龍頭地位,進而輻射全國。對外部市場營業收入業績突出企業,給予政策扶持,進一步提高企業外部市場占有率。大力扶持商務服務業中小企業發展。落實本市關于促進生產類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推動組建本市商務服務業中小企業聯盟,整合資源,形成發展合力。
王立杰在強調政策要對企業一視同仁的同時,表示對龍頭企業要提供個性化服務,對中小企業則重在提供扶持性服務。對龍頭企業的扶持不分內外資,政府要營造公平、公正、安全、誠信、開放、規范的環境。對企業所能享受的扶助政策,他強調北京現有政策都適用,對商務服務業企業依據其不同的產業類型,適用和套用本市扶持高科技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總部經濟等不同的專項政策。
三是商務樓宇提升工程。引導商務服務業企業提高綜合集聚、專業集聚度,提升行業配套水平、專業服務能力和客戶便利度。打造本市商務服務業主題示范樓宇。開展主題示范樓宇認定工作。市、區縣聯動,研究制定扶持措施,發揮主題示范樓宇的集聚帶動作用,重點促進知識密集型商務服務業企業發展。同時,增強商務服務業企業樓宇集聚效應。鼓勵樓宇經營管理主體單位升級改造樓宇內部及周邊配套設施、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以貸款貼息等方式,重點支持總部經濟特征明顯、高端業務集中、行業集聚度高的商務樓宇形成集聚效應;對新建市級地標性商務服務業主題樓宇,按照相關規定納入重大項目綠色審批通道,在土地規劃。年度土地供應、土地使用審批等環節和投資貸款貼息補助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支持商務服務業中小企業在商務樓宇集聚發展。對入駐經認定為主題示范樓宇的中小企業,按一定比例給予租金補貼。
王立杰認為,樓宇經濟的優勢在于產業集聚效應,大幅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同時,有益于品牌化。北京的樓宇經濟要走向專業化、配套化,品牌化,通過樓宇經濟帶動,調整北京的產業空間布局,提高綜合市場競爭力。
四是促進體系建設工程。面向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搭建商務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為商務服務業振興發展發揮保障、支持作用。
完善商務服務業發展政策。研究相應政策,促進公共機構對商務服務增加采購,重點加大政府部門對商務服務的采購力度;研究制訂鼓勵生產、流通企業釋放商務服務需求的優惠政策,促進商務服務業加快發展;集成促進商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現有優惠政策,將知識密集型商務服務業納入支持范圍。加強商務服務業發展的整體推進力度。搭建促進商務服務業發展的服務平臺,建立健全商務服務業市場運行和行業發展監測體系,為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產業服務平臺有幾個功能,首先是落實、承載具體的協調職能,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公共資源促進商務服務產業發展。同時,要具體操作公共資源配置等工作,促進商務服務業振興發展。
除上述方面外,王立杰還特別強調建立協調機制的重要性。他說,發展商務服務業需要多部門聯動,政策集成。建立協調機制有利于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并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專項政策,優化發展軟環境,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市級協調機制,吸收相關部門和區縣參加,加速商務服務業發展進程。
專家點評
《規劃》推動商務服務業蓬勃發展
趙 弘
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商務服務業的地位和作用日矗炙出。發展商務服務業能完善城市高瑞服務功能,提升其在世界經濟競爭格局中的影響力和控制力。近年來北京商務服務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企業規模偏小,尚采形成品牌效應等問題,均需在商務服務業振興過程中解決。
當前,北京正全力推進世界城市建造,加快賽施“人又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促進首都經濟向服務經濟、知識經濟,總部經濟、循環經濟萬向升級,對商務服務業提出強大的市場需求。《規劃》的發布正當其時,在產業發展政策的引導扶持和市場需要帶動下,北京商務服務業發展必將突破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成為推動北京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動力。
(作者單位·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