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一覽】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選自《志摩的詩》)
【閱讀手記】
徐志摩(1897年-1931年)現代詩人、散文家。浙江海寧人。在英國劍橋留學兩年,深受西方的教育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徐志摩的這首《偶然》,看似是一首寫給一位偶然相愛一場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愛情詩。不過,這首詩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們完全可以把此詩看做是人生的感嘆曲。人生的路途上,有著多少偶然的交會,又有多少美好的錯過。無論是感人的親情,還是動人的友情,無論是偉大的母愛,還是純真的童心;無論是大街上會心的一笑,還是旅途中傾心的三言兩語,都往往是曇花一現。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了的愛,又有多少能夠重新降臨?詩人領悟到了人生中的許多“美”與“愛”的消逝,書寫了一種人生的失落感。這就是這首詩蘊涵的人生奧秘與意蘊。
本詩在格律上頗能體現徐志摩的深厚功力與獨具匠心。全詩兩節,上下節格律對稱。每節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結構韻律相同。如:“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每節的第三、第四句相似。如:“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節奏音韻的處理上嚴謹中不乏灑脫,長句與短句相間,讀起來迂回從容、委婉頓挫而朗朗上口。
《偶然》這首小詩在徐志摩追求詩美的歷程中,還具有一些獨特的“轉折”性意義。按徐志摩的學生、著名詩人卞之琳的說法:“這首詩在作者詩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詩人用了那么單純的意境,那么謹嚴的格式,那么簡明的旋律,點化出一個朦朧而晶瑩、小巧而無垠的世界。讀來讓人感到不失輕盈,不失飄逸,卻總也掩飾不住現實的悲傷,情感深處隱伏著一絲淡淡的失落。
【李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