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實證的方法,采用一個國家—地區的框架研究行業領先者的審計費用定價,以檢驗我國是否存在對較高質量的審計服務的需求,以及客戶是愿意對何種級別的行業專長的聲譽支付溢價。
關鍵詞:審計收費;審計師行業專長;審計師聲譽;會計師事務所
一、 引言
本文就是利用我國資本市場的數據,采用一個國家——地方的框架研究行業領先者的審計收費,主要利用國外成熟的模型對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以檢驗我國是否存在對較高質量的審計服務的需求,以及客戶愿意對何種級別的行業專長聲譽支付溢價。
二、 文獻回顧和研究假設
Jere R. Francis等人(2005)利用上述框架對美國的上市公司2001年~2002年的財務數據進行研究發現,如果某家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在一個行業的審計市場中,既是全國范圍的領先者,又是某個城市的領先者時,存在19%的審計收費溢價。
趙敏(2008)對國內外有關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費用的相關文獻進行了述評,但沒有詳細說明審計行業專長在哪個層面存在以及分別對審計收費有什么影響。
假設一
H1:在整個國家具有行業專長聲譽的審計師其審計收費顯著高于不具備這種聲譽的審計師。
假設二
H2:具有地區級別審計師行業專長聲譽的事務所,在有這種聲譽的地區的審計收費顯著高于不具備這種聲譽的事務所。
假設三
H3:具有國家級別審計師行業專長聲譽,但在某特定地區沒有審計師行業專長聲譽的事務所,在此特定地區的審計收費顯著高于不具備行業專長聲譽(國家和地區級別)的事務所。
三、 研究設計
1. 模型設計。本文采用Ferguson等人(2003)使用的審計收費的線性回歸模型的思路進行研究。
為了檢驗假設一,需要引入反映國家層面審計師行業專長的指示變量:國家領先(NATION-LEADER),當樣本是國家級別的行業領先者時,取值為1,反之為0。用以檢驗單獨國家層面的審計師行業專長是否會帶來高的審計收費。由此可得到如下模型(簡稱模型一):
LAF=b0+b1LTA+b2SQURSUB+b3CATA+b4QUICK+b5DE+b6ROI+b7OPINION+b8LOSS+b9D1+b10D2+b11D3+b12D4+b13NATION-LEADER+?著(1)
為了檢驗假設二,需要引入反映地區層面審計師行業專長的指示變量:地區領先(REGION-LEADER),當樣本是地區級別的行業領先者時,取值為1,反之為0。用于檢驗單獨的地區層面的審計師行業專長對審計收費的影響。由此得到如下的模型(簡稱模型二):
LAF=b0+b1LTA+b2SQURSUB+b3CATA+b4QUICK+b5DE+b6ROI+b7OPINION+b8LOSS+b9D1+b10D2+b11D3+b12D4+b13REGION-LEADER+?著(2)
為了檢驗假設三,需要引入三個獨立的審計師指示變量:雙重領先(JOINT-LEADER),當樣本既是國家層面又是地區層面的行業領先者時,取值為1,反之為0;僅國家領先(NATION-ONLY),當樣本只是國家層面的行業領先,而不是地區層面的行業領先者時,取值為1,反之為0;僅地區領先(REGION-ONLY),當樣本只是地區層面的行業領先者,而不是國家層面的行業領先者時,取值為1,反之為0。由于這三個樣本集合沒有交集,所以模型回歸出來的結果可以說明審計師行業專長的收費溢價是基于何種層面。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的模型(簡稱模型三):
LAF=b0+b1LTA+b2SQURSUB+b3CATA+b4QUICK+b5DE+b6ROI+b7OPINION+b8LOSS+b9D1+b10D2+b11D3+b12D4+b13JO- INT-LEADER+b14NATIONAL-ONLY+b15CITY-ONLY+?著(3)
對于上述三個模型中各變量的定義如下:
因變量:LAF=審計費用的自然對數;
控制變量:LTA=上市公司資產的自然對數;SQURSUB=納入合并報表的子公司數目的平方根;
CATA=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QUICK=速動比率;DE=長期負債/總資產;ROI=凈利潤/總資產;
OPINION=虛擬變量,當事務所出具有保留意見時,該變量為1;LOSS=虛擬變量,當年凈利潤<0時,該變量為1;D1=反映區域因素的虛擬變量,若上市公司位于上海、北京、天津、廣東、浙江這兩省三市時,D1=1,否則,D1=0;D2=反映區域因素的虛擬變量,若上市公司位于福建、江蘇、山東、遼寧這四省時,D2=1,否則,D2=0;D3=反映區域因素的虛擬變量, 若上市公司位于黑龍江、吉林、新疆、海南、湖北、河北這六省時,D3=1,否則,D3=0;D4=反映區域因素的虛擬變量,若上市公司位于安徽、四川、廣西、重慶、湖南、江西、內蒙、河南、山西、云南、西藏等地時,D4=1,否則,D4=0;
2. 數據來源及篩選。所以本文的樣本來源于出具了2008年報的上市公司。
四、 實證結果與分析
1. 描述性分析。
(1)審計師事務所在各個行業的市場份額。國家級別的審計師行業專長是用國家樣本中的分行業的審計市場份額來衡量的,而地區級別的審計師行業專長則是地區樣本在本地的分行業市場份額來決定的。從所有的行業平均來看,行業首位的市場份額平均為15.54%,第二位的市場份額為9.72%,第三位的市場份額為7.81%,第四和第五位的市場份額平均為6.57%和5.08%。由此可見我國上市公司的審計市場的集中度是很低的,而且審計師的行業專長在市場競爭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明顯。
而對于地區樣本來說,審計師的行業專長是由特定的地區—行業中的審計市場份額來衡量的。在本文的研究中認為處在市場份額首位審計師事務所具有相應的行業專長。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在地區級別的行業市場的總的份額是53.97%,而這個比例與國外的相同數據差別要小得多(美國為69%)。說明中國的審計市場除了分散以外,還有很強的地域性,國內事務所往往在某些特定的省區占據優勢地位,從而形成相應的地區級別的行業專長。但卻并沒有一家事務所能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市場份額的優勢,這也就造成了具有國家級別的審計師行業專長的事務所所占市場份額少,具有地區級別的審計師事務所占總的市場份額較大的現況。
2. 審計師行業專長模型的統計結果和分析。
(1)模型的回歸統計結果與分析。本節對上面提到的三個假設用審計費用的多元線性模型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模型一檢驗變量只有行業的國家范圍領先者,用于檢驗假設一。模型二的檢驗變量只有行業的地區范圍領先者,用于檢驗假設二。兩個模型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模型一的調整后的R2為0.465,模型二的調整后的R2為0.502。這說明審計師行業專長是影響審計收費的一個重要因素。


五、 結論和啟示
研究的結果發現,確實存在審計師行業專長,而且客戶也對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支付了更高的價格。然而,我們也發現如果當一家審計師是整個國內的行業領先者,只有同時也是某特定地區的行業領先者時,對此地區的行業內上市公司的審計收費才存在一個溢價;如果在某個地區不是行業領先者,那么對這個地區的行業上市公司的收費沒有溢價。這說明在中國審計市場中,審計師的行業專長的聲譽只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區,那些在國家范圍內行業領先的審計師事務所之所以有較高的審計收費,只是因為它們在較多的省區內取得了行業領先。如果在自己不占優勢的省區內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審計收費的水平要低于那些在這些省區占據優勢的同行。
研究的結果還證明審計師行業專長更加類似于審計師個人的人力資本,無法在事務所的不同分支機構及項目之間傳遞。審計師的行業專長由地區的審計市場來標價,是當地行業市場領導地位的一個函數。因此。在衡量一個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地位時,不能僅僅從整體來考慮這個會計師事務所在國內的總體或者行業排名,還應該考慮其在開展業務的地區的行業地位如何,這是決定其相對行業其他競爭對手而言,獲利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可能也是四大在中國擴張時也要采取收購國內有專長的事務所的原因,即使四大在全球的行業專長的聲譽都不錯,但要把這種聲譽轉化成審計收費的溢價,最合適的手段還是收購整合那些在當地具有行業專長的事務所。而這正是目前四大會計事務所在我國審計市場上所采取的策略。
而國內的事務所也應該采用兼并重組的方法做大作強。由于存在地區的審計師行業專長的審計收費溢價,使得其他事務所與本地有行業專長的事務所競爭時只能采取低價競爭的手段,令自己的財務狀況更加難看,這使得國內的事務所很難通過市場競爭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1. 李爽,吳溪.審計定價研究:中國證券市場的初步證據.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2. 夏立軍.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市場研究評述.中國注冊會計師,2004,(7).
3. 趙敏.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費用研究述評.商業時代,2008,(13).
4. Ferguson. A., J.Franci.s, and D.Stokes. The effects of firm-wide and office-level industry expertise on audit pricing.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78):429-448.
5. 詹俊,余玉苗.美國大型會計公司的合并及對審計市場的影響.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1).
6. 王家清.從審計監督談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9).
7. 李慧.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專門化問題初探.審計月刊,2005,(1).
8. 王開秀.風險導向環境下的審計行業專門化研究.審計月刊,2007,(11).
9. 王善平,李斌.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來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2).
作者簡介:王湘衡,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博士生,新疆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左繼懷,云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計算機與藝術傳媒系講師。
收稿日期:200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