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中國)公司終身榮譽總裁、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唐駿是身價超過10億的“天價CEO”,被業界譽為中國“第一職業經理”。1990年到美國讀書的唐駿,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就成了三家公司的老板,手下有著幾十名員工,一年有幾十萬美元的利潤,但唐駿仍然選擇放棄老板的身份,到微軟去打工,并且從此走上了輝煌的職業經理生涯。本文談的是通過唐駿日記整理出來的、在微軟期間所感悟到的管理理念。
形成企業架構
1994年的某一天,唐駿到應微軟之邀,到西雅圖微軟總部參加了面試。他發現自己還根本沒有摸到管理的門道。更何況,企業要做大和做強,管理很重要,卻不是全部,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唐駿發現原來自己說了算的那種面試方法并不好。因為老板一個人拍板,會導致對員工選擇的取向趨向一致,導致公司里充滿了一種類型的人,這樣對以后的工作很不利;其次,員工進入公司是要和團隊里的其他員工一起合作的,那么在這位員工進入團隊之初,就把選擇的權力交給這個團隊的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有一票否決的權力。這樣的結果,就能把團隊不能合作的隱患在一開始就消除掉,保證這個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相互喜歡的。而擁有否決權的員工,也會因為有了參與感,而加深對團隊的感情;最后,被面試的過程也是面試別人的一種經歷,一個人被部門里的七八個人面試的同時,也在觀察著未來的同事,從同事們問的問題、行為舉止上判斷自己對這家公司和這個部門的感受。這也是給被面試者一個更多了解公司和公司文化的機會,減少因為缺乏了解而在將來產生誤會和摩擦的機會。
在唐駿看來,國內很多企業和他當年創業時的情形一樣,非常迷信個人魅力,但實際上個人魅力可以管理企業的最大上限也就是 200~300名員工。當公司變大的時候,個人魅力不能籠罩公司所有的員工,公司一下子便走了下坡路。所以必須通過架構式的管理,企業才能有可擴展性。中國的民營企業做不大,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這其中的奧秘就是企業架構的缺失。
讓員工感到被重視
在微軟(中國)公司,唐駿給人事部門定了一個條例,任何級別的員工最后都需要唐駿的面試。很多人當時并不理解,但最后通過面試加入微軟的員工每個人都覺得自豪,他們會告訴家人朋友同學,他們是被公司總裁面試的。
任何一個加入微軟的員工必須經過至少微軟六位員工的面試。參加面試的任何一位員工都有否決權。這樣除了讓那些參加面試的員工有主人翁的良好感覺外,也加大了面試難度。如果參加面試者能通過六位員工的面試,唐駿會做最后的一道防線,經過他面試當場決定是否錄用。這種面試體系達到了超過預想的效果。第一,每個微軟的員工都會參加面試培訓,都會參加新員工的面試,有權決定未來的同事,讓每個員工都感覺自己在公司的決策體系中,有所謂的歸屬感。第二,由于唐駿在最后進入面試決策體系,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公司重視每個員工。
形成良好的規范體系
管理一個企業的根本之處就是它的企業規范、企業體系,一個企業沒有一個良好的規范體系是難以可持續性發展的。
唐駿剛開始進入微軟后,只是做一名普通的軟件工程師,不折不扣的小人物。而且經常做錯事,搞上邊的訓斥。唐駿沒有后悔。他說對于自己做了決定的事,從來就不會去后悔。當發現有些地方和自己想象不一樣的時候,需要做的是加倍努力去改善它,而不是怨天尤人。
作一名小員工也一樣可以學到東西。據他回憶說,剛上班沒多久,他所在的部門正在做Windows NT的測試版,幾乎每天都會出來一個新版本。有一次唐駿發現當天新出的測試版本系統不夠穩定,當時他的直接上級大衛正在出差,而他認為自己的專業判斷是正確的,于是就給幾個同事和其他部門的經理寫了一封郵件,告訴他們當天的系統不穩定,建議他們不要用這個版本。
他自己覺得是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沒想到大衛收到郵件之后大發雷霆,從紐約打電話把唐駿罵了一頓,說他犯了兩個錯誤:第一,沒有經過他的同意擅自發這樣內容的郵件給同事和其他部門的人,屬于越權行為,后果非常嚴重;第二,唐駿的郵件中用詞隨意,很不恰當;第三,也是更重要的一點,沒有經過和大衛的溝通討論,就自己對軟件的測試版本下判斷,并把結論告訴同事,是非常不正確的行為。
唐駿馬上就意識到是自己做錯了,大公司之所以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就是要保證管理上的規范性和嚴密性。作為公司的一份子,就好像其中的一個零部件,一定要在規章制度允許的范圍內行事,任何超越制度之外的舉動,都有可能引發“軟件沖突”,就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混亂。
西方國家的企業因為有了多年的企業規范,所以員工在這樣的企業規范下養成了一種工作方式,加上社會的一些基本的做人規范,形成了職業規范。而在中國普遍存在著缺少職業規范的問題。無論是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還是有過工作經歷的人,應該說都缺少了這種職業規范的氛圍和環境。
企業文化就是一種企業氛圍
在唐駿看來,企業文化就是一種企業氛圍,企業文化的口號、內容都不重要。好的企業,其內部氛圍能讓企業的每個員工都熱愛企業,愿意為企業奉獻,這就是好的企業文化。
當一個企業處在高速成長期,員工感受到企業的發展,共享成功的碩果,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時候,企業的員工都會由衷地表現出對企業的熱愛。這個階段,企業制度、企業文化對企業都不會顯得那么的重要;而當企業進入成熟期,甚至出現危機的時候,除了企業擁有完善的管理體系、管理機制之外,企業文化往往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很多的企業所謂的企業文化就是“老板的個性”,這樣的“文化”怎么可能延續?一旦老板換掉了,新老板又帶來了新的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再久,也不可能有企業的文化的。
唐駿認為管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他最后最想告訴現在的年輕人,成功不僅僅只有創業一條路,打工一樣可以成功。在美國有很多很好的例子,有些頂級的職業經理人,他們的收入比很多企業家更高,他們在商界地位超然,他們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影響著更多的人。他希望在中國也能產生這樣的職業經理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