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是指相對獨立性,包括中央銀行壟斷貨幣發行、選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相對獨立性和為實現最終目標使用貨幣政策手段的獨立性。中央銀行保持獨立性對一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起著關鍵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美聯儲在金融危機采取的措施,討論其保持獨立性的方法,驗證中央銀行保持獨立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終得出對我國加強中央銀行獨立性的啟示。
[ 關鍵詞 ] 中央銀行獨立性 美聯儲 金融監管 啟示
中央銀行作為國家的貨幣當局,履行國家賦予的職能,中央銀行構成了國家權力的一部分。它的獨立性是指獨立于國家的權力。同時,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也是世界性的問題,建立中央銀行體制的國家大都未能解決好中央獨立性問題。美聯儲作為根據有關法令由政府直接組建的中央銀行的典型代表,通過對其在世界金融危機中采取的措施進行研究,對于解決中央銀行保持獨立性困難的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美聯儲的救援行為,銀監會的監管狀況入手,分析保持獨立性的必要性,同時得出對我國中央銀行的啟示。
一、分析美聯儲在金融危機中的救援行為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于2007年4月,征兆有商業銀行開始出現巨額虧損甚至倒閉;信貸市場出現萎縮;資本市場流動性告急,大量員工下崗等征兆,從而次貸危機轉化為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此次危機使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世界經濟顯現停滯甚至倒退的情景。美聯儲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其中央銀行制度頗具特色,除個別情況下總統可對其發號施令外,任何機構或部門均無權干涉。另外美聯儲享有資金和財務獨立權并且獨立自主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進行金融監管具有極大的權威性。
從2007年夏天開始,美聯儲采取了積極的政策來應對這場金融危機。2007年8月,美聯儲下調了貼現率,9月開始放松貨幣政策,把聯邦基金利率降低了50個基點。到2008年春天為止,聯邦基金利率一共下降了325個基點。從歷史角度來看,采取這些政策是極為迅速而有前瞻性的。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緩解金融危機對于經濟的直接影響,另一方面是為了減輕所謂的“逆向反饋圈”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些政策在危機的第一年在就業率和收入方面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加劇,前景進一步惡化。委員會繼續采取措施,在去年10月又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了100個基點,其中的50個基點是為了配合全球六大央行在10月8日采取的前所未有的一致降息行動。委員會在12月又繼續下調聯邦基金利率,把利率限定在0到25個基點的范圍內。
政府觀察員一度擔心這種做法是否會推動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但是美聯儲委員會認為2008年的原油和其他商品的價格上升是由于需求過大,原材料不足。當經濟放緩后,需求自然下降,價格就會走穩。美聯儲的做法使通貨膨脹的壓力減小,緩解了處境。
美聯儲在執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還增加了一些政策工具來協助緩解金融危機。比如向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直接向關鍵的信貸市場提供流動性、購買長期證券等。政策溝通為其中一項比較重要的工具。美聯儲發表聲明時將政策預期同經濟變化聯系起來。在隔夜利率幾乎接近為零時,美聯儲仍采取通過告知公眾對未來貨幣走勢來影響長期利率。
此外,美聯儲還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保證金融機構能得到充足的短期貸款。比如為信貸拍賣提供新的安排;使得證券交易商從聯邦貼現窗口獲得貸款的資格。美國中央銀行在履行自己職能的同時,如何協調與宏觀政策的關系也是引起中央銀行獨立性爭論的原因之一。
政府和中央銀行之間是相會獨立的。因為在現代社會中,政府的社會職能范圍廣,政府承擔著政治、經濟、國防等各個方面平衡的職能。在美聯儲作出自己的應對的措施后,美國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以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包括財政部向銀行機構注資2500億美元。政府的措施,美聯儲的措施以及其他國家的各項政策一起,阻止了可能在去年秋天發生的金融體系的大崩盤。
二、給我國中央銀行獨立性的啟示
經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央銀行保持獨立性十分有必要。貨幣政策有別于其他公共政策,且政府的目標是多元的,不僅要考慮經濟,還要考慮社會因素,經濟目標不僅僅是物價穩定,如果中央銀行不受政治因素干擾,依賴于市場機制對宏觀經濟形勢作出必要的判斷,更符合市場的要求,更易取得政策的成功。
目前我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的具體實施受到一些原因的制約。中國人民銀行并非是獨立制定貨幣政策,而是在國務院的領導下獨立執行貨幣政策。這就難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的獨立性多指中央政府內部與地方政府內部的獨立,而沒有獨立于所有的政府。這就使中央銀行的決策受到政府經濟發展目標的影響。
我國的金融監管的時間短,方法不成熟,困難也較大。這體現在金融政策的一致性與地方執行的差異性。美聯儲在金融危機中作出的迅速的政策回應,得益于美國中央銀行一直重視相對獨立性,不受政府的牽連,完全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考慮。這對我國的啟示有以下三點:
(1)我國中央銀行應該被賦予更大的靈活性。我國在出臺貨幣政策是時滯過長,中央銀行沒有獨立的發言權。這對于我國來說是一個隱患。中央銀行至少應能獨立選擇和制定貨幣證測,決定銀行貼現率、政策工具。
(2)建立新型的監管模式。我國是公有制國家,中央銀行體制是按市場經濟要求設計的,商業銀行又處于高度壟斷的模式。這就要求我們在公有制的基礎上找到沖破國有銀行的壟斷局面,為中央銀行的監管營造良好的體制環境。我們可以采取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來加強金融監管。或者設立定期會議,這不僅能提高貨幣政策決策的科學性,也可以增強監管機構的有效性。
(3)合理看待中央銀行和政府的關系。我國中央銀行不可能完全脫離中國政府,但是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應獨立于政府的短期經濟增長目標。
總之,我國要切實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避免中央銀行受地方政府干預,確保中央銀行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加強金融監管的力度。在適定的情況下,我國可以通過立法來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以保證我國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付亞辰,《我國中央銀行獨立性與金融監管問題的幾點思考》,http://www.cqvip.com/
[2]童適平.中央銀行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p64---p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