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金融危機以來,中小企業從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直接受益較少,通過各種創新方式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關系到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大勢,應積極探索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創新,從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充分利用民間資本、大力推進資產證券化等方面,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 關鍵詞 ] 中小企業 融資模式 創新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又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盡管有中央財政4萬億的投資拉動,但金融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現狀還不理想,中小企業從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直接受益較少,通過各種創新方式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關系到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大勢,應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
發達國家大都有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在各國組建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中,有一個明顯的特征是政府都體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參與。因此,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環節,這個體系應當包括:
1.籌建服務于中小企業的擔保公司。在擔保程序、擔保效率、擔保費用及保證金等各方面給予中小企業一定程度的優惠。要制定規范的保證金制度、再擔保制度、集體審核制度、風險內控制度等。各級財政、金融和信用擔保部門要運用經營者個人信用、企業信用和財會信用相結合方法,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同時,建立中小企業貸款信用評級制度、企業法人代表資信評級制度和企業總體資信評級制度,以信用等級確定是否貸款。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要采取一定的財稅支持、稅收等優惠措施,扶持信用擔保機構的發展;允許并鼓勵民間力量舉辦擔保機構,擴大擔保資金來源,利用中小企業機制上的靈活性,增強擔保業的法制環境、信用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擔保機構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支持作用。
2.建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多層次、多渠道的信用擔保制度及機構。信用擔保制度是提高中小企業融資信譽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設立具有法人資格的獨立的永久性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也可以成立商業性擔保體系,以法人、自然人為主出資,實行商業化運作,堅持按市場原則向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業務,以盈利為基本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由中小企業聯合組建互助型的擔保共同體,對銀行貸款提供擔保。
3.創新融資擔保模式。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應盡快成立分層次的擔保和再擔保體系。建立起縱向兩級擔保和再擔保、基層復合擔保形式的擔保網,這樣擔保類型多樣化,可以滿足多樣化的擔保需求;又因各級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分別承擔了不同的風險。這種擔保模式的特點是政府分層次擔保,建立政府資金帶動民間機構模式,再擔保機構不具體從事擔保項目的決策,重點是對一些特殊項目及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和再擔保,擔保機構則根據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扶持重點。再擔保業務上,擔保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同時,即按照一定條件自動取得了再保險機構的信用保證保險,這可大大提高擔保機構資金放大倍數。在再擔保業務上,可借鑒央行再貼現業務做法,在要求擔保機構提供抵押物的同時,適當收取利息收入或其他類似收入并可以通過利率調控擔保機構隨意要求再擔保。這種融資擔保模式的運作,應是可行的。
二、充分利用民間資本
我國民間資本發展的特點,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提供了新的思路。
1.民間資本充裕。我國是世界上的高儲蓄率國家,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7》中的相關數據,1996 年以后連續5年,我國居民儲蓄以18%的高速度增長,儲蓄率超過35%。2007 年國內儲蓄率高達51%,而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19.7%。目前我國居民儲蓄余額已經突破了20 萬億元,人均儲蓄超過1.5萬元。儲蓄率的持續上升且居高不下,說明民間資本投資和創業、消費保守。此外,我國保費收入、社?;鸬戎鹉赀f增,這部分資金也正在尋找良好的投資渠道,以實現資本增值的最終目的。隨著公民保險觀念的轉變與保險意識的增強,保費收入的增長更快,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進一步提高。2009年底我國實現保費收入9784.1 億,同比增39.1%。截至2009年底,保險公司總資產3.38 萬億元。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3.06 萬億元,其中銀行存款和債券占比83.9%,股票和基金占比13.9%,其他投資占比2.2%3。
金融基本理論告訴我們,金融資產的形式是多樣化的,有儲蓄存款、保費收入、社?;?、有價證券以及保證金,等等。如果金融資產的所有者為居民,那么這部分資金就構成了我國的民間資本,民間資本占全部金融資產的絕大比例?;ㄆ煦y行(2008)估計中國非正規資本市場規模大約為9000億,約為2008年GDP 的6.5%4。中央財經大學課題組2008年完成的研究認為中國地下信貸規模在7400~8300 億元之間。盡管由于民間借貸的隱蔽性很難準確統計其具體規模數據,但僅從這些數據看,全國各地的民間資本總量必然是驚人的。
2.民間融資活動客觀存在且活躍。我國的非正式資金力量非?;钴S,但絕大部分投資人與被投資人之間的關系依舊是以借貸為主維系,并未真正形成以股權投資為主的創業投資體系。據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在“2010中國宏觀經濟走勢與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稱,他們做過一個調查,推算我國民間融資規模為9500億元,占GDP 的6.96%左右,占本外幣貸款的5.92%左右。這其中有權益融資,但更多的是借貸性質。統計資料表明,2009年來自個人的資金僅占創業資本總額的3%,相比于2008年并無顯著的變化,這顯然是由于天使資本市場的落后,使得這些私人資金很難變成天使資本,所以多以借貸形式存在。不過,如此大規模的存款和民間融資,足以說明我國目前存在大量的符合條件的潛在的天使投資人,已經初步具備了天使資本大量涌現的現實條件。民間充裕資金的存在,為天使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源泉。
民間資本敢于也善于拼搏風險,所以應大力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創投領域。2009年底國務院研究部署金融措施時提到,要規范發展民間融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如果將我國如此大規模的存款和民間資本轉化為創業資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根據微觀經濟學原理,在市場完善的假設前提下,供給和需求是會趨于平衡的。中小企業有資金需求,民間有資金供給,兩者的融合及均衡需要完善、發展的資本市場。
三、大力推進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是指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發行有金融資產(如銀行的信貸資產、企業的貿易或服務應收賬款等)支撐的債券或商業票據,將缺乏流動性的金融資產變現,達到融資、資產與負債結構相匹配的目的。這種新型的融資方式是在20世紀70年代全球創新的浪潮中涌現出來的,其內涵就是將原始權益人(賣方)不流通的存量資產或可預見的未來收入構造和轉變成為資本市場可銷售和流通的金融產品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如銀行的信貸資產,企業的交易或服務應收款等),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資產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進而轉換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證券的過程,其實質是融資者將被證券化的資產的未來現金流收益權轉讓給投資者。資產證券化與傳統的融資方式比,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它既不會造成股權稀釋,又不必像發行債券那樣需要滿足較高的條件。因此,資產證券化具有以下優點:
1.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資金需求壓力,使原始權益人(企業)保持和增強自身的融資能力;
2.提高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資產收益率;
3.降低融資成本。據專家估計,相對于傳統融資方式來說,資產證券化每年能為原始權益人節約至少相當于融資額0.5%的融資成本;
4.保守企業的財務信息和商業秘密;
5.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投資選擇;
6.從大的角度來說,發展資產證券化還可以推動我國的投資融資體制的改革和融資結構的調整。
因此,在中小企業大力推進資產證券化,不僅可以有效的緩解融資難的問題,而且還能有效的盤活資產,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汪慶國:探索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途徑[J].企業研究,2008
[2]林毅夫 李季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1,(1)
[3]孫永祥:所有權、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機制[J].經濟研究,2001
[4]曹鳳岐: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J].金融研究,2001,(5)
[5]戴淑芬:我國中小企業策略聯盟績效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管理學報,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