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7年爆發的美國經濟危機,波及到全球范圍的外貿企業,當然我國的外貿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特別是我國的中小型外貿企業在出口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信用風險。在本文中,筆者首先對我國中小外貿企業面臨的信用風險的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提出如何應對這些問題的措施,加強中小外貿企業的出口信用風險防范能力。
[ 關鍵詞 ] 金融危機 外貿企業 信用風險 現狀 防范措施
一、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遭遇出口信用風險現狀
國外客戶具有高信用度是我國外貿企業一直持有的觀點,然而,在2007年金融危機的考驗下,這一觀點如今被許多人所懷疑。以2008年為分界線,從這一年開始,我國的中小型外貿企業接二連三的被國際進口商拖欠貨款、賴賬,導致我國的中小型外貿企業出現許多出口壞賬以及頻頻發生出口報損案件,并且這種情況在逐漸的擴大,使我國出口外貿企業面臨嚴重的損失。
如今,在我國,放賬的形式被我國超過80%的外貿企業使用到對外出口業務中,通常在交貨90天、120天甚至150天以后歐美國家的賣方才會付款,這些暴露出來的壞賬相對于總體壞賬來說僅僅是鳳毛麟角。這些壞賬對于原本就已經資金緊張的中國外貿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這不僅會使商業銀行對外貿企業提供貿易融資服務的積極性受到影響,更會使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的資金鏈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
據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我國外貿企業信用保險索賠量激增。僅中國信用保險公司,就在全國范圍內共接到出口信用險索賠案件報案有936宗,金額達2.34億美元,同比增加108%。其中,美國市場報損案件202宗,同比增長31.2%,報損金額1.05億美元,同比增長235.6%,占報損總金額的44.8%。眾多中國外貿企業已日益感受到美國進口商潛在的付款危機,收匯安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據發改委公布的數據,2008年前10個月,已有67000家中小企業倒閉,其中大部分都屬于出口部門,這種嚴峻的形勢嚴重影響我國中小出口企業發展和開拓國際市場的信心。
二、中小外貿企業應對出口信用風險的防范措施
1.加強對客戶的信用管理
中小企業的客戶信用管理需符合其自身特點及現實情況。中小外貿企業要設置獨立于銷售崗位和財務崗位的信用監理,建立自己的信用政策,確定信用期間、信用標準和折扣政策等,規范信用管理。
中小外貿企業的客戶往往由業務員各自掌握,既容易造成客戶資源的流失,也無法建立必要的客戶管理信息。因此企業應由信用監理負責客戶的檔案管理,對往來客戶建立檔案,搜集儲存客戶信息。在交易前,信用監理負責客戶的資信調查,可通過企業自身掌握和了解客戶信息,也可通過國內的公共貿易或商務機構、我國駐外使館商務處、銀行和保險機構、專業資信調查機構等多種渠道收集有關信息,及時掌握和了解客戶經營情況、資信償付能力。信用監理根據客戶的付款情況及相關信息,通過客戶信用分析進行信用評估,確定客戶信用等級。企業根據不同的信用等級授予不同的信用額度和信用期限,從而最有效地擴大銷售,降低交易風險。
2.注重結匯方式的選擇
在國際貿易中,結算方式涉及到付款時間、成本費用和信用安全等方面。外貿企業應根據出口業務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的交易和交易條件,綜合考慮和評價客戶的資信能力、合同金額的大小等因素,選擇適當的結算方式,以保證安全結算。信用證是以銀行信用為基礎,收匯風險相對較小,但這種結算方式手續繁雜,銀行收取的費用較高。使用信用證時要合理設置銷售合同和與信用證有關的條款,包括裝運港、裝運時間、價格條款等。但是在日常貿易活動當中,進口企業通常比出口企業更有話語權。進口企業經常會制定一些條款來規避風險,比如“軟條款”,這些軟條款極大地增加了出口企業的風險,因此及時識別進而有效防范信用證中“軟條款”非常的重要。在把握不準風險的情況下, 最好與客戶協商采用預付款或部分預付款與部分信用證相結合的結匯方式, 即使在價格上稍做些讓步, 也要確保貨款的安全。根據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結匯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規避風險比賺取利潤更重要。
3.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中小外貿企業業務人員進行應收賬款的跟蹤管理,按時與客戶聯系,督促客戶及時付款,重視貨款到期日之前的監控工作,減少發生賬款逾期的可能性,防患于未然。企業的財務部門在建立規范科學的應收賬款明細賬的基礎上,還應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定期對應收賬款賬戶進行檢查,進行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并及時與業務部門溝通,共同分析逾期賬款的原因,尋找最佳處理對策,落實催收責任人,督促和幫助有關人員積極催收,發揮財務管理的監督功能,同時應將應收賬款回賬率指標納入到相關人員的業績考核中。
一旦應收賬款逾期,必須按照企業的信用管理規定,采取各種措施追收賬款。在自行追討賬款無效的情況下,及時尋求專業的賬務管理公司的援助或運用法律手段維護企業的經濟利益。進行海外賬款的追討,切不可拖延有效的追討時間,造成賬賬。逾期時間越長,追討成功率越低。當逾期時間為一個月時,追賬成功率為93.8%,當逾期半年時成功率急降至57.8%,當逾期兩年左右時,成功率只能達到13.5。
參考文獻:
[1] 蘇隆中,王海濤:中小型外貿企業出口信用風險分析及管理 [J]. 國際貿易問題,2006,(10)
[2] 蔣劍豐,陳曦:金融危機局勢下我國中小外貿企業的出口之路 [J]. 現代企業教育,2009,(04)
[3] 陳相森:中小企業出口信用風險管理研究 [J]. 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7,(01)
[4] 陳希望,王紀平:外貿出口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初探 [J]. 科技創新導報,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