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一種管理理念,企業文化越來越顯示出對企業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成為現代企業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制勝法寶。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研究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研究旨在分析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間的關系,通過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 關鍵詞 ] 企業文化 核心競爭力 創新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核心力的競爭,而核心力的競爭主要體現在企業文化理念之間競爭。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越來越顯示出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巨大作用,它給企業帶來有形的和無形的,經濟的和社會的雙重效應,成為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動力。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文化力的競爭,一個沒有先進文化的企業決不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只有那些擁有優秀獨特文化的企業,才能立足于市場,并不斷發展壯大。
一、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其長期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為企業全體成員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稱,它是企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復合體,而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獨特性。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其長期經營管理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積累,最后積淀下來東西,因而它具有很強的時間和路徑依賴性,個性特征鮮明,其他企業難以模仿;2.綜合性。企業文化以價值觀為核心,它包含企業精神層面、行為層面、制度層面等多種文化元素,是企業內所有文化現象的綜合體;3.指導性。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文化通過全體成員所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影響和規范著群體的行為,統一指導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
核心競爭力最早由普拉哈拉德等人提出,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能使公司為客戶帶來特別利益的一類獨有的技能和技術,特別是如何協調不同生產技術和整合多種技術流的能力就是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核心競爭力包括技術、技能和知識,其本質是企業通過各種技術、技能和知識進行整合而獲取的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以下特征:(1)價值性。價值性是核心競爭的首要特性,不能創造價值的競爭力不是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應當能夠為企業帶來超額利潤,為客戶帶來特別利益;(2)異質性。同企業文化相似,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沉淀和積累下來的,為企業所獨有的稀缺資源,因而它難以被其他企業模仿和代替;(3)整合性。整合性是核心競爭力的顯著標志,企業通過整合各種技術、技能和知識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單個的、分散的技術或技能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二、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之間的關系
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活力和動力之源,優秀的企業文化環境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創造了條件,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為塑造優良的企業文化成為了可能,兩者之間互相滲透、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具體體現在:
1.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形成的基礎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來自于企業獨有的創新整合能力,根植于企業文化之中。技術創新是核心競爭力形成過程中最基礎的行為,企業文化為技術創新提供基礎性的支持平臺,技術創新只有以企業文化為平臺,并支撐企業文化的發展,才能真正體現出價值。
2.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最高表現形式
企業文化建設終極目標是為了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核心競爭力是衡量企業文化建設成敗的一個重要標準。企業的發展依靠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來自于技術,技術來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業文化,因而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在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長期性、基礎性和戰略性的作用,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而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成功的最高表現形式。
3.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共同作用推動企業發展
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是企業一個或幾個方面的競爭優勢,而是一個企業在獨特的競爭環境和管理理念之下,經過長期內部磨合而形成的協調配合的整體實力,那么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整個動力系統,而企業文化成為整個動力系統的原動力,兩者共同作用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三、塑造優秀企業文化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1.倡導人本文化提升核心競爭力
人本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中心內容,現代企業是以人為核心的經濟組織,人是整個企業中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也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企業的競爭優勢最終取決于人力資本優勢。因此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應該從人的因素出發,充分重視人的價值,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培養人和造就人,充分調動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企業員工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期達到企業和個人的共同發展。實踐證明,誰擁有足夠的人力資本,誰就占據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因此倡導人本文化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
2.實施品牌文化提升核心競爭力
品牌是企業文化作用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體現,現代企業間競爭主要表現在品牌競爭,品牌意味著市場份額,品牌體現出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實施品牌戰略首先要樹立品牌意識,品牌是現代企業長盛不衰的法寶,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要在企業中形成全員品牌意識,打造優質品牌;其次是樹立品牌形象,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一個企業的外在形象和內在品質的完美結合,通過外在的品牌形象和內在的文化修煉,內外兼修塑造企業卓越的品牌形象;最后要注重品牌效應,對一個企業來講,產品的信譽度和美譽度對企業形象起到至關重要作用,名譽卓著、質量上乘的產品是企業形象的最好代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以優質的品牌產品贏得顧客。
3.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升核心競爭力
學習型組織是以共同愿景為基礎,以團隊學習為主要特征,通過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扁平化組織。學習型組織最主要的特點是具有持續的學習能力,能夠快速的獲取、創造、轉移和更新知識,不斷改進企業現有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企業在競爭中持久的保持優勢地位。
4.開展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大量科技型企業致力于技術創新活動,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形成企業自主知識產權,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基礎。
企業為了滿足顧客與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經濟效應,必需從事的以產品及其生產經營過程為中心的研究、開發、商業化等一系列活動,就是技術創新,它是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市場創新以及組織管理創新等一系列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有效的技術創新活動,企業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核心業務,并將內部的創新成果迅速地轉化為產品,擴大市場份額,從而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
5.創建理財文化提升財務核心競爭力
理財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指導思想和信念,其核心是理財價值觀。企業理財文化的創建過程是全體員工對企業管理層所倡導的理財價值標準的認同過程,并使企業的理財價值標準成為員工的一致行動。優秀的理財文化可以減少企業的內耗,增強凝集力,樹立員工當家理財和勤儉持家的觀念,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企業理財文化建設要以實現顧客價值為導向,加強供應鏈環節價值管理,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追求成本效益原則,在實現顧客價值最大化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資源浪費。通過建立優秀的理財文化,從資金的有效運作上提升企業的財務核心競爭力,這將有助于企業整體核心競爭力持續不斷提高。
6.承擔社會責任提升核心競爭力
關于社會責任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古典觀認為企業的唯一社會責任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社會責任行為只是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社會經濟觀則認為企業的責任不僅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且還要保護和增加社會財富,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對有利于社會的長遠目標的追求。在現代企業管理實務中,社會經濟觀的觀點普遍被得到認同。
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可以分為經濟責任、環境責任、文化責任以及教育責任,就經濟責任來講,它要求企業為社會創造財富,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水平;環境責任強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堅持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技術革新減少生產活動各環節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節約資源,降低能耗,達到降低成本,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文化責任和教育責任要求企業為員工提供人性化的勞動環境,教育員工行為符合社會公德。大量實踐表明,社會責任行為不僅不會增加企業經營成本,相反使得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迅速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斯蒂芬.P.羅賓斯: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2]李桃,王志剛: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09(11).
[3]楊月坤:企業文化決勝企業核心競爭力[J].價格月刊,2008(1).
[4]楊敏: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探究[J].價格研究,2008(11).
[5]涂紅星:學習型組織結構的創新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