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超聲在診斷小腿肌間靜脈叢血栓中的價值。方法 對19例小腿肌間靜脈叢血栓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并進行療效觀察。結果 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顯示血栓累及的范圍、阻塞程度及療效判定。結論 超聲是診斷小腿肌間靜脈叢血栓的首選方法。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超聲; 肌間靜脈叢血栓
[中圖分類號] R54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71-02
在下肢靜脈血栓的診斷中,無股腘靜脈血栓,單純出現小腿肌間靜脈叢血栓不易診斷,而且容易忽視,導致漏診。還可能上行導致股腘靜脈血栓,甚至發生肺栓塞的嚴重后果。本文通過分析其超聲診斷特點及鑒別診斷要點,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6年4月~2009年9月19例患者,均為我院住院患者,共計19條下肢,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8歲。患者均有單側小腿后方或前外側脹痛,腓腸肌壓痛,均無明顯水腫表現。不典型病例經血管造影或經臨床綜合分析及溶栓治療觀察得到證實。
1.2 檢查方法
使用IU22及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2MHz。暴露受檢下肢,取仰臥和坐位或站位,先常規自上而下檢查下肢靜脈,排除股-靜脈血栓后,重點掃查小腿肌間靜脈叢中的腓腸肌靜脈叢和比目魚肌靜脈叢以及疼痛最明顯處的鄰近區域。
2 結果
所有19條下肢均為單肢病變,其中左側14條,右側5條。所有病例股腘靜脈均未見血栓征象。由于肌間靜脈叢不是常規檢查,只有在出現小腿局部疼痛的臨床癥狀才做檢查,所以本組病例數較少。高頻超聲可以顯示血栓累及的范圍、阻塞程度及治療后情況。
3 討論
腓腸肌靜脈叢及比目魚肌靜脈叢是小腿深靜脈血栓的好發部位,二維超聲顯示血栓靜脈叢管徑不規則增寬,管壁-管腔界限不清晰,管腔內見實性低回聲(圖1)。彩色多普勒顯示沒有血流信號,遠端擠壓試驗無血流信號增強。但由于肌間靜脈位置較深,多數患者圖像質量不佳,管腔內血栓顯示不確切。另外腓腸肌靜脈與比目魚肌靜脈正常亦可較寬,所以不能據此獨立診斷。由于周圍肌肉的束縛,加之肌間靜脈數目較多,又有很多交通支存在,血栓遠端管腔未必一定擴張(圖2)。遠端擠壓試驗,可以提高血流的檢出率。但是,同樣由于位置較深,彩色血流顯示不良,加大增益會造成彩色外溢,掩蓋附壁血栓,所以部分血栓形成的診斷難度很大。
短軸方向的檢查也很重要,發生血栓的血管的截面是圓形的,可避免血管辨認錯誤,把鄰近炎性水腫的肌肉組織當成管腔的一部分,誤診為部分血栓形成。另外更重要的是短軸方向的加壓試驗效果更好,選擇最近路徑以及避開脛腓骨的影響,可疑血管如能完全閉合,就能證明管腔的通暢性。值得注意的是高度懷疑血栓形成的患者加壓要適度,以防止血栓脫落造成肺栓塞的危險。
少數病人可見穿靜脈增寬,血流方向逆轉,由肌間靜脈叢流向淺靜脈,是否與血栓的形成有必然聯系尚需進一步研究。另外,本病還要與肌肉損傷、肌間血腫、小腿筋膜室綜合征、淋巴水腫等鑒別。小腿肌肉損傷聲像圖表現為肌肉紋理紊亂,部分可見肌纖維斷裂并有局灶性積液。肌間血腫兩端圓鈍,無管狀回聲相連,而且橫徑較大。筋膜室綜合征小腿硬度增加,肌層腫脹,回聲減低,缺乏特異性改變,往往肌間靜脈叢受擠壓,管徑不增寬,但由于肌層增厚,靜脈圖像質量不佳。小腿淋巴水腫主要表現在皮下水腫,而肌層無變化。小腿靜脈叢血栓,很少發生不良后果,發現小腿血栓可3~5d后復查,除外血栓上行,發生股腘靜脈血栓。一旦股腘靜脈血栓形成則必須抗凝或進行介入治療。
總之,彩色多普勒檢查具有便捷、無損傷、重復性好的特點,能有效地顯示小腿靜脈叢血栓的病變范圍、阻塞情況及療效判定,是該病的首選檢查方法,其中短軸加壓試驗是目前來看最有效的確診方法。
[參考文獻]
[1] 金鑫,陳麗. 高頻超聲診斷小腿肌間靜脈叢血栓的價值[J]. 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5,6(11):815-817.
[2] 殷哲煜.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小腿肌間靜脈叢血栓的診斷[J]. 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08,2(4):182-185.
[3] 楊培,吳慶華,林艷,等. 腓腸肌血腫和深靜脈血栓無創檢查的診斷價值[J]. 心肺血管病雜志,2002,21(4):209-216.
[4] 周永昌,郭萬學. 超聲醫學[M]. 第4版.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810-812.
(收稿日期:201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