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對依達拉奉、低分子肝素、奧扎格雷三種藥物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進行評價。方法 64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性治療及依達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mL靜點,每日2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奧扎格雷鈉80mg靜滴,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鈣4100IU皮下注射,每日2次,14d為一個療程。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7.5%,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8.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兩組治療后分別與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間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也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的PT、APTT、TT延長,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治療組的FIB較對照組減少,但在正常范圍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依達拉奉、低分子肝素、奧扎格雷三種藥物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依達拉奉; 奧扎格雷; 低分子肝素;急性腦梗死 ; 療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27-02
急性腦梗死是腦血管疾病中的常見病,其發病率和致殘率較高,腦梗死急性期的治療包括溶栓、降纖、抗凝、應用腦保護劑等,已被臨床所肯定[1]。我院2003年5月~2009年1月采用依達拉奉、低分子肝素、奧扎格雷三種藥物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32例,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64例急性腦梗死住院患者均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其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64±5.0)歲;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及疾病程度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用藥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性治療及依達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mL靜點,每日2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奧扎格雷鈉80mg靜滴,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鈣4100AxaIU皮下注射,每日2次,14d為一個療程。
1.3 療效評價標準
基本痊愈:NIHSS減少90%~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NIHSS減少46%~89%,病殘程度1~3級;進步:NIHSS減少18%~45%;無變化:NIHSS減少或者增加18%以內;臨床顯效率為基本痊愈與顯著進步患者總和,總有效率為基本痊愈與顯著進步、進步患者總和[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χ±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相對數表示,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7.5%,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8.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見表2。兩組治療后分別與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且兩組間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也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 兩組PLT、APTT、PT、FIB的比較
見表3。兩組治療后,治療組的PT、APTT、TT均延長,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治療組的FIB較對照組減少,但在正常范圍內,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
3 討論
依達拉奉靜脈給藥后可清除腦內的具有細胞毒性的羥自由基團,抑制黃嘌呤化酶和次黃嘌呤化酶的活性,減少炎癥介質白三烯的生成,減少半暗帶發展成梗死的體積,抑制遲發型的神經元死亡,減少神經功能障礙。同時它還能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減輕腦水腫,防止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發揮抗缺血作用。
奧扎格雷鈉為特異性強力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劑,它能對抗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黏度,增加缺血區的血流量,改善半暗帶區的血液循環,促使凋亡的腦細胞功能恢復,但無靶向性擴血管作用,且心臟、腎臟功能不全、嚴重高血壓、高齡的患者禁用,用藥有一定限制。低分子肝素有抗凝血因子Xa活性,與血漿蛋白非特異性結合力較低,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和劑量效應的預測性。
低分子肝素具有明顯的抗因子Xa活性和較強的免疫調節和抗炎活性,同時兼有抗凝和抗栓活性[1-3],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釋放纖維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劑和縮短優球蛋白溶解時間,抗栓作用強,對出血和血小板功能無影響。低分子肝素鈉不僅可以抗凝、促纖溶,還可以限制梗死灶向缺血半暗帶擴展,減少梗死的面積,促進纖溶,預防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過程,同時還可以增加腦血流量,是治療腦梗死較為理想的藥物[4]。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4.4%,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56.2%,(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組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間比較也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的PT、APTT、TT都延長,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治療組的FIB較對照組減少,但在正常范圍內,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綜上所述,依達拉奉、低分子肝素、奧扎格雷三種藥物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德新. 神經病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253.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分會. 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3] Emanueli C,Madeddu P. Angiogenesis therapy with human tissue kalli- krein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diseases[J]. Arch Mal Coeur,2004, 97(6):679.
[4] 張東君. 低分子肝素鈣、阿司匹林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5,40(8):634.
(收稿日期: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