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150例牙周炎的臨床治療體會。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牙周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派麗奧軟膏治療組PLI、PD、AL均較對照組明顯好轉,同時通過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評價,派麗奧軟膏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牙周袋內局部應用派麗奧軟膏,藥物作用濃度高,持續時間長,臨床療效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牙周炎; 派麗奧軟膏; 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8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131-02
牙周炎是一種細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由于其發病率較高,危害性較大,逐漸引起臨床口腔醫生的重視[1]。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150例牙周炎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口腔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50例牙周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91例,女59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40.2±6.8)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齦水腫、充血、糜爛,觸之出血,牙周袋(4.1±0.5)cm,牙齦牙石Ⅰ~Ⅲ度,有個別患者牙周溢膿、牙齒松動。所有患者均無其他系統疾病,近期無應用抗生素史。
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依據治療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90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患者性別構成比、年齡、臨床癥狀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行X線光片檢查,對牙髓活力、牙齒松動度、牙周袋深度及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均給予30mL/L過氧化氫及生理鹽水溶液進行牙周袋基礎刮治。對照組在牙周袋內放置2%碘甘油,觀察組在牙周袋內放置派麗奧軟膏,用藥后2h內均不得漱口、喝水、進食。每周給藥1次,連續用藥4周,于用藥治療后第5周進行臨床檢查。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項目 牙菌斑指數(PLI):采用Silness和Loe菌斑指數分度法;牙周袋深度(PD):用探針探測從牙周袋底部到牙齦緣的距離;牙周附著喪失(AL):袋深釉牙骨質界至齦緣的距離。
1.3.2 臨床療效評價 顯效: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牙齦指數下降1/2以上,牙周袋深度減少2mm以上;有效:局部牙齦出血減輕,疼痛好轉,牙周袋深度減少1mm以上;無效:臨床癥狀沒有減輕。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建立數據庫,通過t檢驗和卡方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情況的比較
見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見表2。
3 討論
牙周炎是一種細菌感染性口腔疾病,正常情況下牙周的菌群共同制約,維持一種生態平衡,但當這個平衡被打破時,就會發生以牙菌斑為特征的細菌感染[2]。牙菌斑附著在牙齦上,菌斑上的微生物是牙周炎的始動因子,同時牙周炎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牙齦出血等臨床癥狀,因此臨床治療以消減牙菌斑堆積和牙齦出血為主[3]。臨床常規治療以刮治牙菌斑的基礎治療為主,同時在牙周袋內放置2%碘甘油,清除牙周袋內的細菌。派麗奧軟膏的成分為鹽酸二甲胺四環素,能有效地抑制膠原酶活性,阻止牙槽骨吸收,促進牙周韌帶細胞轉向成骨細胞,有助于牙周重新附著;還可以緩慢釋放,保持局部殺菌、抑菌的有效濃度。而且其抗菌譜較廣,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本研究應用派麗奧軟膏治療牙周炎患者,結果表明,派麗奧軟膏治療組PLI、PD、AL均較對照組明顯好轉,派麗奧軟膏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牙周袋內局部應用派麗奧軟膏,藥物作用濃度高,持續時間長,臨床療效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大偉,李大光. 派麗奧局部治療慢性牙周炎的臨床療效[J]. 吉林醫學,2009,30(15):1669-1670.
[2] 徐曉霞,李敏. 牙周康和派麗奧軟膏治療牙周炎的臨床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3):92-93.
[3] 慈浩粟,楊勇,王青山. 鹽酸米諾環素局部應用治療慢性牙周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09,4(21):42-44.
(收稿日期:201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