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較高頻電刀(Leep刀)進行前庭大腺囊腫造口術與傳統造口術的療效。方法 前庭大腺囊腫患者36例采用Leep刀治療(試驗組),與36例采用傳統術式治療(對照組)進行療效比較。結果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術后疼痛、手術費用、術后恢復、復發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 Leep刀治療操作簡便、創傷小、疼痛小、不需縫合、手術時間短、出血少、不需住院、恢復快、術后不留瘢痕、無復發、不影響性生活,保留了腺體功能,患者易于接受,是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 高頻電刀; 前庭大腺囊腫與膿腫; 造口術
[中圖分類號] R73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155-02
前庭大腺囊腫是由于前庭大腺腺管阻塞、分泌物積聚而成[1],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若繼發感染,則形成膿腫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因此,探討更好的治療方法值得關注。我們采用Leep刀進行前庭大腺囊腫造口,與傳統手術造口療效比較,結果取得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門診于2007年11月~ 2008年10月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腫患者36例為試驗組,選取2006年11月~2007年10月于我科住院的前庭大腺囊腫患者36例為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年齡19~46歲,平均32.5歲,均為單側,病程4d~2年,囊腫直徑2.0~5.0cm,均為隨機抽樣,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儀器設備 采用深圳市金科威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HF-120。Leep刀使用電流0.1A(RMS 切割功率20~30W),切割模式:混切3。
1.2.2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均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鋪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在小陰唇內側皮膚黏膜交界,囊腫或膿腫波動感最明顯處作切口。試驗組用Leep刀作縱行切口長1.0~1.5cm,排出囊液或膿液,用雙氧水及0.5%甲硝唑注射液將囊腔沖洗干凈,后以0.01%利凡諾紗布條填塞引流,術后24h取出引流條,用1/5000高錳酸鉀坐浴,每天2次,共10天并常規應用抗生素3d。對照組按傳統方法,用普通手術刀作弧形切口,與囊腫或膿腫直徑等長,排出囊液完畢,雙氧水及0.5%甲硝唑注射液沖洗囊腔干凈后用兩個零鉻制腸線將囊壁與周圍皮膚及黏膜作間斷縫合,形成袋口狀,并放置0.01%利凡諾紗布條引流,術后處理同試驗組,住院3d出院,5~7d返院拆除縫線。
1.3 觀察項目
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情況、傷口愈合時間,術后所有患者隨訪1年,1年內原患側再次出現囊腫為復發,計算復發率。
1.4 統計學處理
結果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1為顯著性差異,P>0.05無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試驗組手術時間短,操作簡便,術中出血少,無需縫合,手術費用低、恢復快,術后無影響、無復發。對照組術后局部有紅腫、疼痛等線結反應,有3例復發,兩者有顯著性差異(P<0.01),兩組均保留了腺體功能,對性生活無影響,局部無瘢痕形成,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治療前庭大腺囊腫的方法不少,如囊腫剝除法,手術操作困難,損傷大,易復發;行囊腫穿刺,注射高滲酒精、碘酊、硝酸銀棒及自凝刀、射頻消融等技術,造成腺體功能破壞。傳統的前庭大腺造口術缺點不少[2-4],如術時術后易出血,需縫合止血,手術時間長,需住院手術,治療時間長,費用高,術后疼痛不適,易復發。而Leep刀是采用射頻電流通過電極尖端產生的高頻電弧波接觸組織后,使組織蛋白變性、凝固,還可封閉3~4mm直徑的血管,達到止血效果,電刀產生的高溫能殺滅細菌,控制感染的擴散,所以更適用于囊腫繼發感染的患者。其優點:操作簡便,手術時間短,無出血,術后無疼痛,活動自如,不需住院,恢復快,局部無瘢痕,保留了腺體功能,且不易復發。
綜上所述,Leep刀造口術治療前庭大腺囊腫的方法經濟、有效,患者易接受,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57.
[2] 余玉. 前庭大腺囊腫造口術式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07,4(9):39.
[3] 趙清,劉平,熊英. 改良前庭大腺囊腫造口術臨床觀察[J]. 實用醫技雜志,2008,15(2):215-216.
[4] 邢佑紅,邢玲玲,劉玉蘭,等. 兩種術式治療前庭大腺囊腫(膿腫)的臨床觀察[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7,15(6):72-73.
(收稿日期:201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