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健康體檢貧血狀況調查分析
(吉林油田總醫院檢驗科,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 通過對吉林油田地區18 460例健康體檢患者貧血狀況調查,了解本地區職工貧血狀況,為加強貧血預防提供科學的依據。結果表明成年男性貧血率為2.2%,女性9.3%;男性50歲以上貧血率為4.4%,女性30~40歲貧血率為11.0%,高于其他年齡段;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占總貧血率的72.5%,為主要貧血類型。
[關鍵詞] 貧血; 體檢; 患病率; 調查
[中圖分類號] R1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93-02
貧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單位體積中的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和(或)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值。為了解吉林油田地區職工貧血狀況,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提高工人的健康水平,現對2008~2009年在我院體檢中心健康體檢的18 460例血常規結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8年4月~2009年8月在我院體檢中心進行健康體檢的職工共計18 460人(男12 018人,女6442人;年齡20~60歲)進行血常規檢測。
1.2 方法
靜脈采血2mL,加入含10μL 15% K2-EDTA抗凝劑的塑料管中。采用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按標準進行校準,以全血模式檢測RBC、HB、HCT、MCV、MCH、 MCHC、SD、CV,收集所得資料。
1.3 貧血的診斷
采用WHO推薦的標準: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為貧血。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2.1 貧血與性別的關系
由表1可見,在18 460例受檢者中,男性貧血率為2.2%,女性貧血率為9.3%,經統計學檢驗P<0.01,男女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貧血與年齡的關系
由表2可見,男性貧血患病率各年齡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50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于其余各年齡段;由表3可見,女性貧血患病率各年齡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0~40歲的女性貧血患病率高于其余各年齡段貧血患病率。
2.3 貧血分類
見表4,根據MCV、MCH、MCHC對貧血進行形態分類,可見在貧血的863人中,有72.5%的人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其構成比明顯高于正細胞性貧血(15%)、大細胞性貧血(2.8%)以及單純小細胞性貧血(9.7%)。
3 討論
貧血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多原因引起的疾病。WHO調查顯示發展中國家成年男性貧血發病率約為30.0%,女性為42.3%[1];中國男性發病率為12.8%,女性為18.3%[2]。在本次調查中發現,吉林油田地區成年男性發病率為2.2%,女性發病率為9.3%,可見,由于近年來職工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膳食結構得到改善,吉林油田地區貧血發病率明顯低于國外及國內的發病率。從結果中我們能看出:(1)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這與女性的生理特點比如月經、妊娠、哺乳、內分泌以及減肥等因素有主要關系,其次Alayne等[3]通過對中國育齡期婦女調查發現,缺乏葉酸和B族維生素也是引起女性貧血的原因。(2)在男性調查者中,高發病率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人群,這主要與此年齡段人群屬于多種疾病高發人群、身體狀況有所下降有關;而在女性調查者中,高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30~40歲之間,這一年齡段人群處于生育年齡,除有周期性生理性失血現象外,還經歷過妊娠期、哺乳期,個別女性還有節食、挑食、偏食的現象,導致營養攝入不足,造成貧血。(3)從貧血形態學分類來看,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患者占所有貧血患者的72.5%,為主要貧血類型,這與國內的許多報道一致[4、5],可見缺鐵性貧血仍然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綜上結果,我們應該加強對貧血高患病年齡段人群的營養健康教育,重視合理的膳食結構及飲食習慣,增強預防意識,提高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WHO/UNICEF/UNU. Iron deficiency aneamia: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S]. Geneva, World Health Oragnization,2001(WHO/NHD/01.3):251.
[2] 李立明,饒克勤,孔靈芝,等. 中國居民2002年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3(7):478-480.
[3] Alayne G,Marlene BG. Anemia and deficiencies of folate and vitamin B6 are common and vary with season in Chinese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J]. Journal of Nutrition,2000,25(130):2703-2710.
[4] 王金木,王躍進. 河北省城鄉人群缺鐵性貧血情況調查分析[J]. 中華現代醫學與臨床,2006,45(4):154-155.
[5] 陳紫鸞. 女性職工貧血狀況的調查分析[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21(8):1239-1240.
(收稿日期: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