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過開展人性化護理,醫院和手術室努力營造溫馨和舒適的環境,使患者增強對手術的信心,促進其積極配合,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方法 選擇2008年8月~2009年9月360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180例,對試驗組實行人性化護理。結果 試驗組通過人性化護理,使患者增加了對手術的信心,促進其積極配合,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試驗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手術室開展人性化護理能增加患者對手術的信心,促進其積極配合,護理的工作滿意度得到了提高。
[關鍵詞] 護理; 人性化; 手術室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63-02
人性化護理服務是指提供護理技術服務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務,把“人性化”融入到護理的全過程,以體人的尊嚴,滿足不同護理對象各種符合生活軌跡的服務[1]。隨著醫療服務的市場化,病人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手術室護士的工作側重點不只是機械的配合醫生完成手術,更要注重“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我院2009年8月開展了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與傳統式服務護理模式進行了比較,現將方法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8~9月在我院手術室治療的3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進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180例。其中男195例,女175例;最大年齡84歲,最小年齡9個月,平均年齡49歲。局部浸潤麻醉86例,硬膜外阻滯麻醉192例,全麻82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建立對比項目 將患者接到手術通知時和進入手術室時的血壓與脈搏的變化進行比較。術后第2天調查患者對手術護士服務的滿意度。
1.2.2 對試驗組實行人性化護理 由巡回護士有目的、有計劃的術前訪視。術中溫馨護理及術后回訪,并到病房接患者至手術室,手術結束后再由巡回護士護送回病房。整個圍術期巡回護士注重溝通交流。交流時規范服務用語,做到真誠、主動、熱情。對照組患者由病房護士送到手術室。手術結束后再由病房護士到手術室門口接患者回病房,整個圍術期患者只在手術室見到手術室護士。
1.3 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試驗組患者接到手術通知時血壓與脈搏均增高,入手術室時與接到手術通知時血壓脈搏相比,有了明顯的下降(P<0.05)。對照組接到手術通知時,血壓脈搏與試驗組相比無明顯差異。對照組進入手術室時血壓脈搏明顯高于試驗組(P<0.05)。對照組入手術室時血壓脈搏比接到通知時相比更高(P<0.05)。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滿意度比較(P<0.05)。見表1。
3 討論
3.1 人性化護理的好處
3.1.1 對患者的益處 據調查,手術患者對術前訪視需要率為100%[2]。人們患病后,心理方面會產生焦慮、恐懼、孤獨等心理問題。從而產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3]。醫院和手術室努力營造一種盡可能體現家庭式的溫馨和舒適的環境,一切本著方便手術患者出發,從細微之處入手,增強患者對手術的信心,促使其積極配合,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3.1.2 對護士的益處 隨著醫學模式改變,護理科學不斷變化與發展,護理理念不斷更新。手術室護理由被動變為主動,促進了護士綜合素質、語言交流、表達能力、護理質量的提高,有效的回避了風險。
3.2 規范了護士的職業禮儀
護士的言語行為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訪視中護士應用親切規范的語言,為患者進行術前指導,大大減輕了患者術前的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使其主動配合手術并告知自己的感受。術后巡回護士對患者進行探視和問候,詢問手術一般情況,包括飲食、排氣、大小便及刀口情況等,同時就病人現在的不適給予安慰和解釋,了解患者術中的感受,向患者及家屬宣教術后注意事項,了解患者及家屬對手術室工作滿意度的評價(很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并填表。
3.3 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護理行為對患者有諸多影響,患者感知到的護理關懷行為與患者的滿意度成正比,護士的工作滿意度預示著住院患者的滿意度[4]。人性化的護理中護理人員對患者衷心的付出換來了患者的滿意、信任和感激,拉近了醫患之間的關系,減少了醫療糾紛。通過專職護士對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及注意事項的宣講,滿足了患者健康需求[5],完善了過程管理,注重了每一個環節的護理及問題的解決,提高了患者的滿意率。
4 討論
人性化護理是需要手術室護士把愛心、責任心、同情心、耐心融入到每一個護理環節中,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不僅可以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而且極大地推動了護理事業的發展,真正把“以病人為中心”推向了“以人為中心”的發展軌跡[6]。充分展現了手術室護士的多重角色功能,加強了護士的責任心,提高了手術室的護理品質。
[參考文獻]
[1] 馮慶梅. 醫院人性化護理服務的內涵及實踐[J]. 中國護理雜志,2007,4(7):73-74.
[2] 李躍榮. 手術室術前訪視效果調查與研究[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 23(3):34-35.
[3] 戴曉陽. 護理心理學[J].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9-100.
[4] 戴琴,馮正直. 護理行為的研究發展[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1):848-849.
[5] 陳桂娥. 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實施及效果評價[J]. 中國誤診雜志,2006,6(18):3519-3520.
[6] 黃玉,韋靜芝,馬坤炎. 人性化護理的探討[J]. 中華護理學雜志,2006, 9(4):3511-3512.
(收稿日期:201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