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FESS)后應用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的療效。方法 行FESS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112例,術后隨機分為鼻腔沖洗器組(用鼻腔沖洗器沖洗配合魚腥草、黃芩、黃芪、荊芥等多種中藥提取的沖洗劑)和注射器配合生理鹽水對照組,隨訪3個月以上,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 術后鼻腔沖洗器組的治愈率,總有效率分別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鼻腔沖洗器配合魚腥草、黃芩、黃芪、荊芥等多種中藥提取的沖洗劑對創口的愈合、消除黏膜水腫具有促進作用,能提高FESS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 鼻竇炎; 鼻息肉; 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 鼻腔沖洗器
[中圖分類號] R765.25;R765.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102-02
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在我國廣泛開展以來,療效顯著,但諸多因素可影響其療效,韓德民等提出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單純依靠手術而不重視手術后綜合處理并不能獲得可靠的療效,已有較多文章報道應用各種沖洗液沖洗術腔的療效,但少有報道應用鼻腔沖洗器配合鼻腔沖洗液沖洗鼻竇手術后鼻腔的療效觀察,筆者術后分別采用鼻腔沖洗器沖洗配合魚腥草、黃芩、黃芪、荊芥等多種中藥提取的沖洗劑和注射器配合生理鹽水沖洗術腔,隨訪3個月,對比其治療效果,以探討術后鼻腔沖洗器配合沖洗液的療效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FESS治療慢性鼻竇炎和鼻息肉患者112例,其中男72例,女40例;年齡15~60歲。參照1997年海口診斷標準臨床分期分型均為II型II期。術后隨機分為使用鼻腔沖洗器56例,對照組5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
1.2 治療方法
術后第3天開始使用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每日1次,出院后前半個月,每3天沖洗1次,后半個月,每周沖洗1次。出院后第二個月,每兩周沖洗一次。出院后第三個月每個月沖洗1次。鼻腔沖洗器為善邦鼻腔沖洗器,型號SH/CXQ,主要結構由噴液管、氣囊、吸液管等組成。藥物為:魚腥草、黃芩、黃芪、荊芥等多種中藥提取。觀察沖洗出的液體性狀,鼻內鏡下觀察術腔情況,記錄在隨診病歷本上。
1.3 療效評定標準
3個月后在鼻內鏡下觀察術腔,根據術腔愈合的情況分為3級[1]。1級為治愈:術腔完全上皮化,無分泌物潴留;2級為好轉:術腔大部分上皮化,但有遷延性炎癥或少量分泌物;3級為復發:術腔息肉樣黏膜水腫,有較多分泌物,竇口或術腔閉塞。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資料結果采用相對數表示,統計處理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治療后術腔愈合情況見表1。
3 討論
FESS術后黏膜轉歸過程包括術腔清潔階段、黏膜轉歸競爭階段、上皮化完成3個階段[2],慢性鼻竇炎術后黏膜結構和功能的恢復是治愈的關鍵,FESS術后術腔的觀察、清理是手術成敗的關鍵,術后創面在修復的過程中有較多的纖維組織、白細胞等滲出,他們與鼻腔、鼻竇黏膜的分泌物凝結在一起,造成鼻腔、鼻竇通氣引流障礙,鼻腔粘連,防礙術后腔上皮化,術后清理沖洗術腔,可借助水流的沖擊力將腔內沉積物從竇內沖出,加上沖洗器配合藥液的應用,有利于術后鼻腔炎癥及腫脹黏膜的消退、竇口的通暢、鼻腔分泌物的減少,加快術腔黏膜的恢復[3]。
術后竇腔黏膜向正常形態轉化約需3個月,在這段時間內,膿性分泌物逐漸減少,期間炎癥增生、水腫甚至息肉再生都有可能發生,如果不及時清理,不選擇適當的藥物沖洗,勢必影響手術的療效[4]。
術后鼻腔出現的問題有:纖維素膜和干痂形成、黏液纖毛清除系統和功能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慢性炎癥的影響、手術部位的局部明顯的組織反應、黏膜上皮的增生性變化、分泌物的潴留。因而在手術后的早期,術腔處理的首要任務是積極進行術腔的清潔。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后2周內,此期間是創面干痂易于形成及術腔內分泌物較多的階段,以加強術腔清潔及抗感染為治療原則,在此期間應用鼻腔沖洗器及適合的藥液沖洗鼻腔既能加強術腔的清潔又能抗感染,既簡單又方便。
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2周以后,術腔最常見的是竇腔內所保留的黏膜水腫,囊泡樣變,肉芽組織過度增生,鼻腔或中鼻道瘢痕粘連和已開放的竇口狹窄或閉鎖。針對以上恢復期病變特點,主要治療措施為:積極清理術腔內增生組織,保持已開放鼻竇的引流通暢,促使黏膜上皮化[5]。因而此階段應用鼻腔沖洗器及適合的藥液沖洗鼻腔能達到上述目的。應用鼻腔沖洗器及適合的藥液,沖洗鼻腔又有它的優點:簡單方便,患者在家自行沖洗每日一次,切實可行,定期到醫院復診,作鼻內鏡檢查。價格便宜,切實有效,患者普遍反映作鼻腔沖洗后,感覺舒適,鼻腔通暢,術后的不適感減輕。所以患者在功能性鼻竇內鏡手術后應用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療效確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昌林,趙宇,梁傳余,等. 內窺鏡鼻竇手術后術腔沖洗液對療效的影響[J]. 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15(2):53-55.
[2] 許庚,李源,謝民強,等. 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后術腔黏膜轉歸階段的劃分及處理原則[J].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9,34(5):302-305.
[3] 張淳,裘行敏,王家東. 在功能性鼻內鏡手術中上頜竇沖洗管留置的作用[J].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00,8(6):275-276.
[4] 許開倫,梁傳余,戚曉清,等. 內鏡鼻竇術后應用雙黃連液沖洗鼻腔的療效觀察[J]. 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5,23(2):1077-1079.
[5] 周兵. 鼻內鏡外科圍手術期綜合處理,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冊)[M]. 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6:198-201.
(收稿日期:20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