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紋釘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效果。方法 對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采取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紋釘治療股骨頸骨折43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43例患者隨訪 1~3年,優 34例,占79.07%;良3例,占7.00%;中 2例,占4.65%;差 4 例,占9.30%。38例為骨折愈合,5例骨折不愈合,其中2例發生股骨頭壞死。骨折愈合率88.37%(38/43),缺血壞死發生率4.65%(2/43)。 結論 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紋釘治療股骨頸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創傷小、時間短、可早期離床活動、功能恢復快等優點,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紋釘; 股骨頸骨折; 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83.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136-02
股骨頸骨折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好發于老年人和絕經后的婦女,近年來發生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紋釘治療股骨頸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創傷小、時間短、可早期離床活動、功能恢復快等優點,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1]。本研究對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采取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紋釘治療股骨頸骨折43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住院治療股骨頸骨折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27~77歲(平均62.5歲)。致傷原因:道路交通傷18例,跌傷8例,高處墜落傷17例。骨折部位:頭下型14例,經頸型11例,基底型18例。Garden Ⅰ、Ⅱ、Ⅲ、Ⅳ型分別為14例、12例、9例、8例。左側股骨頸骨折22例,右側股骨頸骨折21例。傷后3~7d內進行手術。
1.2 手術方法
手術采取連續硬膜外麻醉,病人取仰臥位,患肢外展30°,內旋15°,進行適當牽引。在C型臂X機透視下外展內旋患肢,復位滿意后常規消毒鋪單,于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放一枚定位針,透視恰好位于經股骨距穿骨折線處,于股骨大粗隆下2~3cm沿定位針打入一枚克氏針(注意前傾角),同理再打入一枚,正側位透視克氏針位置滿意后,切開導針外皮膚至股骨,測量長度,擴開皮質鉆孔,選擇合適長度的2枚空心加壓螺紋釘擰入固定。空心針尖位于股骨頭下0.5cm,螺紋要超過骨折線。
1.3 術后處理
術后患肢外展中立位,穿防旋“丁”字鞋,術后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24h后即行股四頭肌舒縮功能鍛煉,術后1周在床上可坐起,4~8周后可扶拐下地,3個月骨折愈合后可逐步扶拐不負重練習行走,半年后可棄拐負重行走。
1.4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沈惠良[2]的標準評定療效:行走無疼痛、無跛行,下蹲正常,基本恢復傷前狀況,為優。長距離行走時局部輕度疼痛,下蹲正常,一般工作及生活自理無困難,為良。行走時伴有輕度疼痛和跛行,下蹲無困難,生活完全自理,為中。不活動時亦疼痛,跛行,下蹲受限,生活自理有困難,術后達到或超過 l2個月X線片仍可見到骨折線,診斷骨折不愈合,為差;任何一次術后X線片呈現股骨頭密度改變,包括硬化、囊性變、密度不均等即可診斷股骨頭缺血壞死。
2 結果
43例患者隨訪 1~3年,優 34例,占79.07%;良3例,占7.00%;中2例,占4.65%;差 4 例,占9.30%。38例為骨折愈合,5例骨折不愈合,其中2例發生股骨頭壞死。骨折愈合率88.37%(38/43),缺血壞死發生率4.65%(2/43)。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是指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的骨折,股骨頸骨折是常見骨折 ,股骨頸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 3.58%[1]。
3.1 股骨頸骨折的發病機制
跌倒時,肢體扭轉,暴力傳導至股骨頸。老年人骨質疏松,股骨距變薄或缺損,降低了股骨距對股骨頸根部的支撐作用,使整個股骨上段的應力分布出現巨大的變化,由于失去股骨距會使局部張力、壓力增高,應力自下而上的遞增,使股骨頸和頭下的應力突然增加3~34倍,從而發生股骨頸骨折[3]。
3.2 閉合復位加空心加壓螺紋釘股骨頸骨折的優勢
目前治療股骨頸骨折的主要為三刃釘內固定、加壓螺紋釘內固定、釘板內固定、多根釘(或針)內固定以及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等。65歲以上的老年人頭下型、頭頸型以及Garden Ⅲ、Ⅳ 型骨折,如無嚴重合并癥,應首選人工關節置換術,而65歲以下及其他類型的骨折多采用內固定的方法。
空心加壓螺紋釘在股骨頸骨折處有強大的加壓固定作用,可消除骨折面的不穩定因素,患者可早期不負重活動髖關節,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4]。空心加壓螺紋釘其整個針體直徑與傳統三翼釘、骨圓針相同,同時又有螺紋存在,對骨折有牢固的把持作用,從堅強內固定、減少局部血供破壞兩方面都有明顯改善。空心加壓螺紋釘穩定性能好,可以控制股骨頭的旋轉,使骨折端緊密接觸,促進骨折愈合。空心加壓螺紋釘的中空結構對股骨頭具有減壓作用,其占股骨頸的面積較小,對股骨頭及頸部的血運干擾較小,可降低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空心加壓螺紋釘匯集了克氏針快速簡捷及普通螺紋釘固定牢固的優點,而導針的臨時固定和導引作用使螺紋釘的固定更方便并具方向性。但閉合復位加空心加壓螺紋釘股骨頸骨折的術中復位至關重要,根據Garden 對線指數力爭使復位后前后位上股骨頭的壓力骨小梁和股骨內側皮質的夾角在155°~180°,側位上應盡量恢復前傾角[5]。
本研究結果顯示,43例患者隨訪1~3年,優34例,占79.07%;良3例,占7.00%;中 2例,占4.65%;差 4 例,占9.30%。38例為骨折愈合,5例骨折不愈合,其中2例發生股骨頭壞死。骨折愈合率88.37%(38/43),缺血壞死發生率4.65%(2/43)。
綜上所述,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紋釘治療股骨頸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創傷小、時間短、可早期離床活動、功能恢復快等優點,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 實用骨科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659-660.
[2] 王亦璁. 骨與關節損傷[M]. 第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850- 858.
[3] 皮安平,丁清和,楊冰,等. 三枚空心釘內固定微創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J].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4,6(12):1417-1418.
[4] 危杰,毛玉江,賈正中. 中空加壓螺絲釘治療新鮮股骨頸骨折212例[J].中華創傷雜志,2000,16(3):142-144.
(收稿日期:201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