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國內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的素質研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首先簡單論述一下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的定位;然后分析主持人的素質要求,先是作為主持人的基本素質,如思維能力、調度和駕馭能力、表達能力;然后是作為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的特殊素質,如傾聽、引導談話的主題等等;最后談一下注意事項,如喧賓奪主或做傳聲筒等。所以說談話節目主持人的表現是關鍵中的關鍵。
關鍵詞:談話類節目;主持人;基本素質
中圖分類號:H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1-0132-02
一、談話類電視節目對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談話類電視節目有其特定的概念與內涵,它是指通過一種人與人之間自然親切的方式,來實現大眾傳播的特定功能的節目形態。談話節目集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優勢于一身,能較好地體現廣播電視傳媒的優勢。從主持人的基本素質、文化積累、生活閱歷、人生感悟,到前期的工作準備,一直至現場的主持,都會給節目帶來重要的影響。有些電視臺談話節目一哄而起,找個伶牙俐齒、能言善辯的就上,有些涉世未深的女孩在談話節目中說出的話在一些人眼中顯得“幼稚”,這實在是談話節目主持人的一大誤區。因此,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的長相可以不夠漂亮、英俊,身材也可以不夠苗條、高大,但是一定要有內涵、有品位、有個性,因為你的一舉一動大部分是由內在的文化底蘊折射出來的,從而構成了你在觀眾心目中的外在形象。一檔談話節目成敗的因素有很多方面,談話節目當然也不例外。話題的確定、主持人的素質與風格、嘉賓的選擇、現場觀眾的配合、場景的布置,直至節目的順利播出,無不關系著節目的成敗。筆者認為,在這眾多的元素中,關鍵之關鍵,應該是話題的選擇和主持人的現場表現。
(一)嘉賓與觀眾交流的中介
主持人與特邀嘉賓、現場觀眾和被采訪對象構成了一個很好的談話現場,共同營造了現場談話氛圍。因為這是一種面對面的雙向交流,所以互動性很強,而且所談的話題是在互相討論乃至辯論的過程中完成的。彼此是一種雙向的互動交流、影響、啟發、激勵。傳播學理論認為:傳播不僅僅是傳播者向受傳者傳遞信息的單向過程,而是具有信息交流的雙向性質,傳播者、受傳者總是處在互動之中,傳播者、受傳者的角色是互相轉換的。[1]在談話類節目中,這樣的優勢顯得尤其突出,在節目的過程中,通過主持人與嘉賓、現場觀眾的交流,使節目順利進行。談話類節目主持人,她擔負著調動嘉賓和現場觀眾,引導他們圍繞主題進行交流的重任,他對節目的過程、節奏、內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有時甚至超過編導。
(二)在真實中體現平民化的本色
談話節目將真實性視為靈魂和生命。首先要確保事實的真實和傳播的真實。特邀嘉賓、現場觀眾、主持人都要實話實說,忌說假話、空話、套話;還要真實地傳播,即談話過程要真實,指不可重復,不可預先排練,要一氣呵成。從思維方式看,主持人要突破“編導”節目的思維模式,樹立起“還自身和對方以真實狀態”的節目理念。[2]在現在的電視談話節目中,都應該有觀眾參與,除特邀嘉賓外,凡現場觀眾都可以參與討論。在我看來,目前的不足是,節目參者與大都是事先指定的人選,談話節目作為一個電視欄目,給了每個人一個平等表達自已思想的權力,體現了另一種思維方式和一種人文關懷,所以說演播室要具備客廳一樣的談話氣氛,讓每一個人都能很好地表達自已。但又由于節目時間的限制等關系,所以不可能給現場的每個人表達自已觀點的機會,而且并非每個人都有話要說,所以談話類節目的“說”貴在于“精”。
二、談話類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在目前龐大的主持人隊伍中,談話類節目主持人不多,而優秀的談話類節目主持人更是少之又少。在很大程度上,能否成功地主持一檔談話節目已經成為衡量一位主持人“含金量”多少的重要因素,同時它也是對一個主持人綜合素質的全面考察。在主持談話節目時,主持人能夠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自已的個性和才能。從某種意義上講,談話節目是主持人走向成熟的標志,所以談話節目要求主持人有很強的駕馭節目主題的能力、機敏的反映能力、嫻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思維縝密、活躍是談話類主持人的首要素質
談話類節目的主題貫穿始終,仔細分析主題的內涵實質、遞進層次;分析主題的表象與背景、涉及的層面,從政治、經濟、心理、社會等各方面加以分析評論,從而理出主持人的基本思路。明晰思路之后要制定基本的談話層次,如何開頭,分幾層展開,如何結尾等充分體現了談話類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
(二)有調度和駕馭能力,與嘉賓和受眾和諧統一
為了保證嘉賓對談話內容的新鮮感,在正式談話之前不要“彩排”談話內容。但與嘉賓受眾的磨合卻是并不可少的,這對節目而言具有很重要意義。與嘉賓、觀眾磨合的目的在于溝通思想,讓嘉賓領會談話主旨,同時進一步了解嘉賓對話題的關注程度、語言表達能力等。此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駕馭能力除了語言之外,還包括形態、情感、動作等方面在內的無聲語言,它們無時無刻在主持人、嘉賓、觀眾之間傳遞信息。
(三)有較強的口語表達和歸納總結能力
在認真仔細的準備之后,演播錄制階段主持人最重要的是在保持輕松緩和的情緒的同時,又要讓大腦處于興奮的狀態,能夠做出機敏的反應。其他欄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很大程度上是拼語言功底。但是,談話類節目主持又有別于其它的節目,不需要華辭麗藻,維系節目運轉的動力是主持人流暢的口語表達,以及在一段與嘉賓或現場觀眾交流之后準確到位的歸納總結。當主持人提出一個準備好的問題,嘉賓回答之后,主持人再次提出既能引發思考并能往下過渡的問題。如此的過程,給主持人一個創造主動權的機會。
三、談話類節目主持人需具備特殊的素質
(一)在談話的過程中,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
主持人雖然是談話節目的核心,但是節目主持人不僅要懂得把握談話的關鍵,而且要學會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這樣才能將談話節目主持好。而主持人在傾聽的同時,需要思考話語的銜接、貫穿以及如何去結束和切斷嘉賓及觀眾的話。一場原本沒有頭緒的談話,可能因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的介入,就有了自已的靈魂,主持人正是在談話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在一個話題應該結束時,自然的承上啟下,開始下一個階段的談話;在嘉賓一時語塞時,及時地給予引導;當嘉賓和現場觀眾的對話發生沖突時,能夠相應地協調氣氛,這些都是談話類主持人需要思考的方面。傾聽,正是這樣思考的基礎。同時,還要通過思考去發現更有價值的東西。
(二)營造談話電視節目的氣氛
談話節目主持人要善于為參與者營造一個適合相互談話的現場氛圍并且貫穿節目始終。節目剛開始時要設法消除參與者的怯場心理和緊張心態,讓其以平常心來參與接下來的話題討論,說真話、實話,使參與者感到主持人是他的朋友,不是老師,更不是名人。《實話實說》節目的主持人崔永元曾遇到這樣的情境:有次節目剛開始,當他走進現場,觀眾就熱烈鼓掌,眼神普遍流露出“崇拜”之意,當時他就意識到這種氣氛不利于平等交流和共同參與話題討論,于是,他就有意識地談到自已如何普通、平凡,甚至還談到一些自已的壞毛病,有意地向觀眾靠攏,真到大家感到主持人與他們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完全可以進行輕松自在地交流時,才開始進入話題。崔永元說得好:“我不希望在談話節目現場有崇拜,那就沒有辦法做節目了。[3]”他有不少的技術手段,比如在介紹某個著名演員、著名作家時,他從來不說著名演員某某、著名作家某某,而是介紹說演員某某、作家某某,這樣讓大家覺得他們是和我們平起平坐的。從而為談話節目開了個好頭,拉近了主持人與嘉賓、現場觀眾的距離。
(三)主持人要引導談話的主題,把握節目的軸心
在整個談話的節目過程中,主持人也可視現場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如果說,解決了談話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問題只是注重了談話節目對主持人的個性要求,那么談話節目主持人的文化素養、知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及組織駕馭能力等則是談話節目對主持人的共性要求。在這些共性要求中,主持人的組織駕馭能力對談話節目而言至關重要。談話節目的主角是現場嘉賓,他們的現場表現如何,直接影響著一期節目的成敗,因而主持人能否處理好與嘉賓的關系,真正調動嘉賓的談話欲,顯得尤為關鍵。其實,無論是哪種定位的談話節目,其主體應該是通過嘉賓及觀眾的表現來完成的。高明的談話節目主持人會引導嘉賓及觀眾,使他們成為節目的閃光點。現在,有不少談話節目,為了保證節目的權威性,往往請某些領域的專家作為現場的嘉賓。這種做法,固然會使節目有相對的深度,但也可能產生一定的副作用。以前曾看到過這樣的一期以“民辦學校路在何方”為題的談話節目中,嘉賓口口聲聲說,民辦學校的管理、教學質量、教學機制都比公辦學校好得多,面對這樣的以偏蓋全的觀點,主持人巧妙地以一句玩笑話“您說這話,不怕公辦學校跟您急?”打斷了嘉賓的思路,而此時,他也意識到了自已的偏激[4]。因此,談話節目主持人更應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一次成功的談話,主持人應該完成的是一次優秀的行為交流。
談話節目主持人,除了要具備基本條件和特殊素質,一個成功的談話節目主持人,應該是整個談話現場的靈魂。所有人的發言都在節目制作的策劃之中,又會有出人意料的精彩閃現出來,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要看主持人是否有能力和實力來駕馭現場,把握好主持人在節目中的定位,所以說談話節目主持人的表現是關鍵中的關鍵。談話節目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它賦予主持人更多的機遇,也給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有許多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他們用多姿多彩的主持風格和人文精神拓展了談話節目無限寬廣的藝術空間。隨著談話性節目不斷發展和完善,相信會有更多更優秀的談話主持人涌現出來,風格化了的主持人一定能讓我們的電視屏幕更加好看。
參考文獻:
[1]戴元光等.傳播學原理與應用[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
[2]陳振,楊浩.主持人節目駕馭藝術[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03.
[3]崔永元.不過如此[M].華藝出版社,2001.
[4]蔡幗芬.明星主持與名牌節目[M].北京廣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