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的問題,而我國雖然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方面,制定眾多規范性條例,初步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但是仍未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仍很窄,因此我國不僅要立法強制執行,還要在資金管理、擴大覆蓋面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關鍵詞]社會保障制度
一、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程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歷史僅僅60年,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逐步建立社會保障制度,1951年2月26日政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我國開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構,我國先后有1986年國務院發布了《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1987年國務院發布《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1988年國務院頒布《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1990年國務院《轉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于做好提高三條保障線水平等有關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同年,國務院頒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2000年12月25日,國務院發出《關于印發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方案的通知》,同時《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方案》,并決定在遼寧全省及部分城市進行深化改革試點。2003年國務院頒布《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所有企業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工傷保險制度, 由用人單位交納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設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工傷職工提供經濟補償和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截止2005年3月底,全國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6554萬。全國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2708萬人。其中,參保職工人數為9238萬人,參保退休人員為3470萬人。全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0441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411萬人。全國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為7009萬人,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人數為29萬人。全國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為4488萬人。從中可以看出我國在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參保人數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但由于各種立法、資金來源少等原因,還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
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1.社會保障制度法律建立嚴重滯后。
從1883年德國建立《疾病社會保險法》以來,社會保障制度在世界各國逐步建立起來,但是中國目前尚未建立覆蓋全面的《社會保險法》,1999年1月22日國務院頒布的失業保險條例并不能解決社會保險的諸多問題。社會保障資金來源雖然越來越豐富,但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做保障,導致資金出現虧空,巨大的賬務負擔未來二十年估計達到我國GDP的30%到60%。
2.社會保障管理資金混亂
在養老保險方面,除大量企業逃避參保外,目前較為普遍的問題是提前退休以及退休人員死亡后由家屬繼續領取養老金等。在失業保險方面, 最突出的問題是難以有效甄別參保人員尤其是登記失業人員的實際就業狀態,造成了己經重新就業仍繼續領取失業保險金的現象。
3.城鎮社會保險覆蓋面窄且難以擴大
目前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單位絕大多數仍為原來的國有、集體企業, 從人員構成看,個體、私營經濟組織只占總數的。大量涌現的個體、民營經濟不參?;騾⒈2焕U費的現象十分嚴重。
三、社會保障制度發展趨勢
為建立健全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進一步改革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規范社會保障關系, 要從依靠政策轉為依靠法律, 充分發揮法律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的作用,從而提高制度的權威性、執行的嚴肅性、適用的強制性。
1.加快社會保障立法進程。
社會保障制度是一個國家主要的經濟社會制度,從國際上其他國家的發展來看, 實施社會保障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以國家立法為基本前提, 并依靠法制來保證實施。為了加快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進程,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加快社會保障立法進程已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雖然改革開放前后我國頒布了與社會保障相關的一些法規、條例、決定、通知等, 但由于立法層次低,約束力有限,而且由于“政出多門”, 有時會出現相互矛盾的現象, 直接影響了這些法規、條例、決定、通知等在實際中的貫徹執行。因此,必須由國家的立法機構制定社會保障法律。
2.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基金法律制度。
社會保障制度的運作必須有資金的支持,我國社會保障基金主要分兩部分:一是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基金,屬國家責任。二是社會保險基金,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籌集。我國雖頒布《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但沒有系統地制定社會保險費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方式,未通過立法手段強制推行社會保險制度,致使社會保險資金難以及時足額征繳,導致社會保障基金的虧空。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通過立法來加大強制征繳社會保險費的力度,對欠繳或拒繳法定保險費的,要依法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
3.加快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設。
由于歷史經濟城鎮經濟為先,農村為后的原因,導致農村社會保障很不完善,由于農業人口眾多,解決農業人口的社會保障問題,是我國真正建立社會保障的關鍵,目前農業人口的社會保障已經取得巨大成就,特別是近年來的農村社會保障越來越重視之際,但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例如農村養老問題、社會保險問題等,因此以社會公平為基本原則,加快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成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史探徑:世界社會保障立法的起源和發展[J]. 外國法譯評,999, ( 2)
[2]國務院:失業保險條例[Z].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Z].1999- 01- 22.
[3]林 嘉:社會保障法的理念、實踐與創新[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276
[4]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