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使得我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巨額的外匯儲備帶來了一系列的成本和風險問題。本文旨在分析我國巨外匯儲備的現狀,并揭示由此帶來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對緩解我國巨額外匯儲備提出建議。
[關鍵詞]外匯儲備 影響 對策
一、我國外匯儲備現狀
我國央行在日前公布了最新的數據,2010年3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余額是2.44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將近25%。而中國改革開放前1978年的外匯儲備僅僅為1.67億美元,30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從全球末席一路沖到全球首席。
二、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的影響
現今我國巨額的外匯儲備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已逐漸顯露出來,其中有積極方面的,也存在不少消極方面的問題。從積極方面看,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聲譽。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維持我國的國際支付能力,調節臨時性的國際收支不平衡;有利于國家干預外匯市場,維持本國匯率穩定;同時也是我國向外舉債和償債能力的保證。充足的外匯儲備能給我們帶來積極的影響,而超額的外匯儲備則引發了消極問題,近年來超額外匯儲備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已初見端倪:
1.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影響實體經濟的安全
當前我國實行強制結匯制,國際收支的差額基本上都會反映到外匯市場的供求上來。高額外匯儲備顯示在外匯市場上就是外匯供過于求,給本幣帶來升值的壓力,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而大量的買入外匯,再一次強化了本幣升值的預期。人民幣升值,將毀滅出口型企業的低成本優勢,在金融危機的打擊下,導致我國許多出口型企業舉步維艱。
2.存在高額機會成本損失,造成資源浪費
過多的國際儲備雖然有較強的平衡國際收支的能力和抑制外匯市場波動的能力,但國際儲備是財富和購買力的代表,它可以被用于進行生產活動,加速經濟發展,所以獲取和持有外匯儲備是有機會成本的。高額機會成本主要表現為持有高額外匯儲備資本收益的機會成本,即國內資本生產率減去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率。由于各國把儲備資產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因此外匯儲備一般都投資于儲備貨幣國家的短期國債,其收益率一般都在3%左右。
3.加強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宏觀調控的難度
在強制結匯和有條件售匯制度下,外匯由央行統一購買,增加的外匯儲備需要相應的人民幣來置換;外匯儲備增加導致以人民幣外匯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礎貨幣投放規模亦相應擴大;投放的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效應增大了貨幣供應量,隨之產生的貨幣擴張效應會增加國內通貨膨脹壓力。為了消除超投放基礎貨幣的負面影響,央行一般通過發行中央票據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來對沖。
4.儲備資產管理難度和風險與日俱增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國際資本的大規模流動,金融市場上的匯率和利率波動異常頻繁。我國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意味著外匯儲備中任何一種幣種幣值的降低,都會給我國帶來巨大的資產損失。高額的外匯儲備使國家資產處于巨大的風險之中,給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帶來了困難。
三、針對我國高額外匯儲備消極影響的對策
1.調整對外貿易政策
第一,增加出口商品中的技術含量,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逐步由出口勞動密集型的產品轉向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不能一味地追求數量,而要最終實現外貿出口增長方式從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的飛躍,全面提升我國出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二,適時調整“獎出限入”貿易政策,及早實現“中性”貿易政策。適度降低進口關稅和進一步取消非關稅措施,改善進口貿易環境。
2.適當放松資本管制,積極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策略
針對“引進來”問題,之前國家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吸引外資,采取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現在我們應該注重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引導外資的區域和產業投向。
針對“走出去”的問題,政府應該逐步放松資本項目的管制,鼓勵企業對外投資。一方面,鼓勵成熟行業對外輸出資本,實施產業的國際轉移工程。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學習型的對外投資。
3.對短期國際投機資本進行監督
我國金融監管當局要盡快完善對投資資本的監測、預警和管理機制,及時掌控短期國際資本流入的源頭、動機、途徑、結構和規模。面對短期國際資本的突發性非正常流入,政府甚至可以對短期國際資本流入采取征稅措施,或實行無補償準備金制度。
4.完善外匯管理體制,逐步從強制結售匯過渡到自愿結售匯
在這十多年的時間里,我國已從一個外匯儲備短缺的國家轉變為外匯儲備過剩的國家。此時,國家應該根據外匯市場變化的形勢,逐步放寬限額結匯的比例,直至實現實現經濟主體的意愿結售匯制,分流外匯儲備,以開創“藏匯中央”和“藏匯于民”并舉的雙贏局面。這樣,既可以減輕央行購買外匯的負擔,又減少我國因外匯占款投放的基礎貨幣量。
5.合理選擇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和資產結構,將部分外匯儲備轉化為實物儲備
縱觀我國現行的金融業,我國的外匯儲備幣種還較單一,美元所占比例偏高。為防范風險,在保證外匯儲備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前提下,我國應盡快改變將外匯儲備都壓在美元和美國債券上的狀況,適當減持美元,增加歐元等幣種在我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由于美元持會續下跌,黃金價格穩中有升,但我國黃金儲備卻長期穩定不變,我國可動用部分外匯儲備購買黃金,不僅使儲備資產多元化,而且有利于保值增值。
同時,開創我國貨幣與能源、戰略物資等實物儲備并重的外匯儲備形式。把多余的外匯儲備用于包括石油、礦山、貴重及稀缺金屬、木材等國家資源、能源戰略投資,充分利用外匯儲備建立我國的能源和戰略物資儲備,以抵御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沖擊和制約。
參考文獻:
[1]王 波: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的成因、影響及對策[J].山東社會科學,2009(11)
[2]金 丹 朱 曄:我國外匯儲備激增原因分析及改善建議[J].濟寧學院學報,2009(10)
[3]黃 瑩 譚仕敏:我國高外匯儲備研究[J].會計之友,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