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政府職能之一的規劃管理職能包括規劃管理體制及規劃管理機制都必須進行轉變和改革。城市規劃管理職能應采取強化規劃行政服務職能、強化規劃行政裁判角色和規制方法、強化規劃行政引導職能及實現方式等三項措施進行轉變。
[關鍵詞]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管理 體制研究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給我國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城市規劃伴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變,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規劃管理職能作為政府職能之一,現有的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規劃管理職能急需迫切的轉變,以此來解決職能不健全、缺乏有效協調能力和手段、權威性不強等問題,使規劃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城市規劃是政府為了合理配置城市資源,給社會創造良好的經濟運行空間而采取的行動,在規劃設計市場開放進程中,規劃行政部門應始終以反映“公眾”意志,維護“公眾”利益,促進社會發展為宗旨,靠引入有效的市場機制或某種社會化機制來克服城市規劃本身的失靈和缺陷。
一、 我國的城市規劃管理職能
1. 我國城市規劃管理職能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和有效的政府離不開的,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就是有效的政府,維護國家的利益,公眾的利益是城市規劃的核心任務,以此來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積極調動原有的資源。
城市規劃作為政府調控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手段,能有效促進城市和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促進城市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設施協調有序,更為重要的是能加強建筑實體建設的控制,有效制止違法建設的產生和蔓延的作用。
2.我國城市規劃管理職能存在的問題
如今的城市規劃已迎來了“第三個春天”,但與此同時也遇到了“規劃滯后”的現象,從而需要積極主動的推動城市發展,得到全面有效的發揮。
規劃管理體制是從過去計劃經濟條件時代承繼下來的,城市規劃管理由于行政區域的分割而各自為政,因而表現出較多的矛盾:規劃利益的整體性與投資者的局部性之間的矛盾、規劃利益的長遠性與政府任期政績的顯化性之間的矛盾、規劃利益的長遠性與政府任期政績的顯化性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會導致以下問題出現:職能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協調能力和手段、權威性不強;政府的特殊地位會使規劃管理者具有很大的權力,容易導致管理效率低下、政府尋租行為和腐敗現象的產生;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法力不夠。
二、我國城市規劃管理體制轉型方式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要求在保證公平競爭的同時,規劃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加強對社會的宏觀管理,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充分協調和廣大市民的參與。城市規劃的綜合、規劃與協調職能,依靠行政系統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利益,是現代政府實現其社會職能的重要手段,對提高管理的效能不失為一個有效的途徑。也是體現政府作為公眾利益代表的重要手段,為了實現城市之間、城市與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因此,為了協調城市的公共發展問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過程中,應加強我國城市規劃機構的建設,建議參照新加坡的做法,國家設立城市規劃的綜合協調機構。
在省級政府中,城市規劃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由于管理職能與管理手段的不配套,受到政府行政框架的約束,同時,由于行政編制太少,表現為城市規劃對該級政府負責: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業務上,又必須接受上級規劃部門一建設部的指導。當然,在有法規明文規定的情況下,無法滿足高水平的城市規劃管理和城市規劃成果實施的要求。城市規劃與建設部會保持高度的一致,特別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際上,由于我國城市規劃法規體系不夠完善,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對一些具體工作內容缺乏明確規定,這使省級城市規劃部門在實際工作中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城市規劃管理人員不足的矛盾更為突出。
三、現行城市規劃管理職能轉型的措施研究
城市規劃管理職能是規劃管理者為了實施對城市資源有效管理所必須承擔的基本職責,它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動態關聯結構,職能的轉變涉及業內業外,受眾多因素制約,但它卻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城市管理要強化以法管理,嚴格依法行政,以法律規范各項城市規劃建設活動,對嚴重違章建設工程要依法嚴懲。而對其他類型則可以行政的、經濟的手段酌情處罰。隨著城市規劃市場的發展,要以追求空間發展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上的和諧統一。城市規劃需要設計,而設計需要收費,正是由于設計市場的特殊性,也決定了政府在市場價格形成的初期規定收取標準有其合理之處。長期以來,設計費的價格被確定為一種費用,沒有被納入競爭性的范疇。價格在調節市場供求關系中的作用已是不爭的事實,即對于城市空間發展的法定限制量最小化、基礎化、留出更大的余地。特別在設計市場上,這一仍然略顯稚嫩的市場,為使得設計市場保持活力和新鮮感,應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培育出更多設計師品牌和優秀作品,
四、結論
市場經濟的沖擊將不可避免,城市規劃作為一門綜合性和實用性的行業,充分切實保障城市的公共利益,以滿足城市發展需要,解決城市發展問題為己任,應盡快實現城市規劃管理體制的轉型及規劃職能的轉變,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城市規劃行業的管理局,發揮城市規劃管理職能的作用——合理、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間資源,在城市規劃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過程中,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黎 民:《公共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文華:談我國城市規劃管理體制改革規劃師2003(5)
[3]孫施文:美國的城市規劃體系.城市規劃.1999(9)
[4]陳曉麗:WTO與中國的城市規劃—我的一點認識城市規劃2002(6)
[5]重慶市規劃局重慶城鄉規劃發展報告重慶市規劃局編制2004
[6]李武英 支文軍:當代中國建筑設計事務所評析.時代建筑.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