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的經營績效與費用的控制息息相關,尤其是期間費用項目的控制對于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有著重要作用。期間費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預算控制法、定額控制法、審批控制法和歸口分級管理法等。
[關鍵詞]期間費用 控制 方法
一、企業期間費用的相關基礎問題研究
1. 期間費用的涵義
期間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這些經濟利益的流出應當在當期稅前利潤中得到補償。期間費用根據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劃分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期間費用在企業會計核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對企業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現金流量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調整作用。因此加強期間費用的會計控制,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至關重要。
2. 期間費用控制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企業制定的期間費用控制與管理制度應當符合并嚴格執行和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
(2)適用性原則
各單位制定的費用控制與管理制度,應當體現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業務管理的特點和要求,應從本單位實際出發,使內部會計管理制度適應內部管理要求并發揮作用。
(3)規范性原則
各單位所制定的費用控制與管理制度應當全面規范本單位的各項會計工作,保證會計工作的有序進行。
(4)成本效益原則
費用的控制與管理應當遵循成本效益原則,以合理的控制成本達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5)科學性原則
一方面要科學合理,以使所制定的制度便于企業操作和執行;另一方面,其制度必須體現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
(6)激勵與約束并重原則
不僅要考慮以制度約束行為,而且要考慮以制度激勵行為,調動員工執行制度的積極性,防止因制度過于苛刻而挫傷員工的工作熱情。
(7)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原則
應當保證單位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機構、崗位的合理設置及其職責權限的合理劃分,堅持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8)不斷完善原則
所制定的控制與管理制度可能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業務職能的調整、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原因而不適應,所以,企業應根據執行情況和管理的需求不斷修訂與完善。
二、企業期間費用控制的作用
1. 強化對期間費用的控制,可使企業當期利潤受期間費用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從期間費用與銷售量之間的關系來看,這部分費用的大部分不隨銷售量的變動而變動,基本屬于固定費用或半固定費用,將這部分費用支出,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十分必要。特別在企業銷售量下降時,其好處非常明顯,可以使利潤指標不會因期間費用的失控而受到沖擊。
2. 有利于企業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率
我國大多數企業借入資金的利息支出在逐年加大,原來這部分支出在企業都不太重視。加強對財務費用的控制,將財務費用的指標落實到部門及人頭,就要千方百計降低利息支出,這就必須加速資金周轉,以減少借入資金的數額,降低資金成本支出。
3. 有利于企業目標利潤的實現
按一定方法計算出的年度目標利潤中,已經規定了企業年度期間費用支出的數額。在目標實施過程中,如果銷售量、價格、制造成本不偏離目標,用以控制住期間費用的支出。這是實現企業目標利潤的一個重要環節。
4. 有利于企業產品競爭力的提高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品價格的高低,是決定一個企業產品占有市場份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產品價格的高低取決于產品的耗費、制造費用、期間費用的支出,從而決定了產品的價格。能對期間費用的支出嚴格控制,使其降到同類型企業平均水平以下,這對提高本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將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當同類型企業制造成本水平差不多時,期間費用支出的大小,將起決定性的作用。
5. 有利于企業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辦企業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而目前企業與這一目的無關的支出越來越大。例如:某企業1992年銷售收入十幾億元,利潤幾千萬,與生產經營無關的費用就達到上千萬元左右。加強對期間費用的控制,就能將浪費減少到最低限度,可以避免出現一些與辦企業目的相違背的支出,使全體職工都圍繞以提高企業利潤這一目標來共同努力。
6. 有利于企業財務工作地位的提高
形成以財務部門為中心、將期間費用置于財務部門嚴密的控制之下的內部環境。這就要求企業上至經理下至經營管理部門,執行財務部門提出的指標。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各部門就會直接向財務部門反映,可以起到改事后核算為事前控制、預測的作用。
三、企業期間費用控制的方法
1. 預算控制法
期間費用的預算控制是依據企業成本費用的計劃要求而編制的期間費用支出的預算,并據以控制日常期間費用開支。期間費用預算主要根據期間費用項目的特點和各項期間費用過去年度的資料,并考慮計劃期可能發生的變化而分項目編制。預算編制出來后,各部門、各單位必須嚴格按照預算執行,不得突破預算指標。年終應根據預算進行考核,對于突破指標的部門、單位和個人要進行懲罰,節約的給予獎勵。如對管理費用中的差旅費、辦公費、通訊費、應酬費、修理費等,就可以根據以前年度的費用開支,考慮計劃期變化情況,分部門、分單位編制預算,予以控制。
2. 定額控制法
定額是指一定技術條件或經濟環境下,為生產某種產品或零部件或為完成某項業務而需要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數量標準。完成同一項業務,其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用貨幣表示)也是不同的。為了控制費用支出,就需要確定一個額度,作為費用開支的標準。凡是在定額以內的可予以報銷,節約的還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超過定額的部分就不予報銷。期間費用的許多項目都可以采用定額進行控制,如住宿費、交通費、應酬費、通訊費等。凡是能夠通過定額加以控制的期間費用的項目,企業都應當制定出相應的定額標準,作為制度公布執行,以控制費用的支出。
在確定定額標準時,在保證完成工作的前提下,應當本著“節約辦一切事情”的原則,綜合考慮業務的性質、技術條件、經濟環境和崗位的職務差別等因素,合理地確定。不同性質的業務、不同的技術條件、不同的經濟環境、不同崗位和職務的人員等,在定額標準上應有所差別。比如住宿費標準通常受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水平的影響而有較大差別;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工的定額標準也應當有一定差別等。定額標準一旦制定,就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隨意突破和變更。當然,隨著技術條件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定額標準應定期進行修訂,使之適應新的條件和環境。
3. 審批控制法
各項期間費用的發生,必須按照有計劃(預算)、有審批的原則進行控制管理,不能僅有預算而沒有審批。企業應當建立嚴格的費用審批控制制度。費用審批制度應當明確審批人員及其權限,也就是說應當明確什么人能批準多大范圍的費用開支。通過分層審批,可以有效監督期間費用預算的執行,減少期間費用超額度、超標準、亂開口子和造假貪污等不正常現象的發生。審批控制操作時,一般由費用發生部門業務人員提出申請,經有關領導審批后在額度內開支;費用開支后,由有關人員將有關單據填報報銷單,按費用審批控制制度規定經有關領導審批后方可報銷。
4. 歸口分級管理法
歸口分級管理是加強期間費用管理的一項基本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歸口管理。即按照管理權限和管理責任相結合的原則,合理安排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在期間費用上的權責關系,調動各部門、各單位管理好相關費用的積極性。一般來講,管理費用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門管理,銷售費用由銷售部門管理,財務費用由財務部門管理,進貨費用由進貨部門管理。二是分級管理。各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各項費用的具體情況將費用控制責任層層分解,層層落實,讓歸口管理部門所屬單位和個人都對相關費用的控制和管理負有責任,從而加強對期間費用的控制。三是財務部門對期間費用的統一管理。財務部門作為綜合管理部門應對期間費用進行統一管理。所有期間費用開支都由財務部門統一辦理借款報銷手續。財務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費用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執行企業制定的費用預算,費用定額和費用審批制度,對每一筆期間費用支出認真進行審批,凡是符合規定的予以報銷,違反規定的不予以報銷,及時發現和反饋期間費用開支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提出建議以完善制度,控制期間費用支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結語
企業期間費用支出多少,期間費用控制的好壞,對于企業節支增效起著重要甚至關鍵的作用,只有運用正確的控制方法,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而上述控制方法的運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聯系的。只有四種控制方法相結合,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期間費用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1] 雷 鋼:期間費用的會計控制, 中州審計, 2003年第3期
[2] 2009高級會計實物科目考試輔導用書精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