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對產品設計以人為本理念的時代內涵、科學體現以及未來發展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產品設計 以人為本 理念
從20世紀末至今,人們雖把產品設計以人為本的提法逐步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對產品設計以人為本理念的時代內涵、科學體現以及未來發展等問題卻一直在爭議之中。本文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對上述問題做一探討。
一、以人為本的產品設計理念的時代內涵
科學發展觀作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指導思想,其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說到底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生存質量、幸福指數的不斷提升。這一指導思想貫徹到產品設計中,便賦予以人為本設計理念新的內涵,這就是設計的主題要從人們的需求出發,遵循實用、經濟、美觀的基本原則,以造物的實用價值的實現為基點,創造出最適合人們實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產品,使產品真正體現出對人的關懷和尊重。同時強調人、產品、社會、環境之間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關系,為人類創造健康、和諧、持續的美好生活。
二、以人為本的產品設計理念要體現注重人性實用需求的功能
以人為本的產品設計理念,首先體現在要使產品的設計在功能上適合一般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特點,創造出從目前講最適合人性需求的物品,使人能夠在舒適和便捷的條件下工作和生活。這種人性化的產品設計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要達到產品與人和諧的配合,這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評價一個以人為本的設計作品,首先要看它在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適、可靠,還有價值、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這就要求在設計中必須考慮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因素,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評價:(1)產品的造型與人體的尺寸、形狀及用力方式是否配合;(2)產品的造型是否順手和好使用;(3)是否可以防止使用者操作時的意外傷害和誤操作時產生的危險;(4)各操作單元是否實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義毫無疑問的被辨認;(5)產品是否便于清洗、保養及維修。(6)產品的價格是否合理,能否被人接受。從上述原則可看出,人性化設計要正確對待人、適應人、尊重人的能力限度,只有符合人的感知和使用需要,才能真正體現出設計對人的尊重和關心。
其次,以人為本的產品設計更要重視老人、兒童和殘障者的特殊需求。人性化設計是注重不同層次人性需求的設計,所以要傾情關注特殊人群。老少殘障者群體屬于社會的弱勢階層,在生活中他們隨時會面臨困難和危險,比如外出就會遇到很多、很大的不便。設計師要把這些弱勢群體的不便和風險納入公共環境和公共設施的設計中,比如中國設計的2008年奧運場館和2010年世博園區,老人、兒童和殘障者在入館入園中的無障礙通道、觀看中的特殊區域和位置,讓他們充分感受到了世界的溫暖、人類的愛心和物與人的和諧親近。這就是當前呼聲很高的無障礙設計,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三、以人為本的產品設計理念要體現注重人對精神層面的需求
一個成功的產品設計,除了功能上滿足人性實用需求外,還要通過設計的形式要素——造型、色彩、裝飾、材料等的變化來實現精神文化的人性化設計。
首先,產品造型的人性化設計。產品設計中的造型要素是人們對設計關注點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設計的本質和特性必須通過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確化、具體化、實體化。有人稱設計為“造型設計”,雖然有失偏頗,但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造型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處。比如1994年意大利設計師推出的壁燈,模仿了小鳥的造型,燈盞兩旁安上了兩只逼真的翅膀,在高科技產品中帶進了溫馨的自然情調,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撲面而來,且極富趣味性,自然使人愉悅和放松。其次,產品色彩的人性化設計。在設計中色彩必須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須通過形狀的體現才會有具體的意義,當色彩一經與具體的造型相結合,便具有極強的感情色彩和表現特征,具有強大的精神影響。針對不同的消費群和不同的使用場合,顏色的選擇非常的重要。如嬰兒和小學生的用品顏色一般都很豐富,這樣才適合他們的心理和成長的需要。再次,產品名稱的人性化設計。借助于語言詞匯的妙用,給設計物品一個恰到好處的命名,往往會成為設計人性化的“點睛”之筆,可謂是設計中的“以名誘人”。如同寫文章一樣,一個絕妙的題目能給讀者以無盡的想象,給主題以無言的深化。一種好的設計同樣需要好的名字來點化,誘使人去想象和體味,讓人心領神會而怦然心動,激發購買欲望。最后,產品材料的人性化設計。產品材料的人性化設計對于當今綠色設計和環保設計非常重要。選擇可以再循環利用和便于加工處理的材料為當務之急,我們要合理利用人類有限的資源,做到:一是設計能改善的產品;二是設計可再生利用的產品;三是采用低能耗生產的材料;四是采用提高生活質量的健康環保材料。
四、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以人為本設計的未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產品的涌現,伴之而來的資源及環境問題,使人們不得不關注產品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資源消耗以及環境污染的影響。傳統的產品設計理論與方法,是以人為中心,以滿足人的需求和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的,而無視后續產品生產及使用過程中的資源消耗以及對環境的影響??茖W發展觀指導下的以人為本的設計,不是片面強調以人為中心,其核心是要體現人、產品、社會、環境之間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關系,這是設計發展的未來方向。這種設計要求設計師具有系統和統籌兼顧的觀念,從大環境中進行設計定位,以節約資源、保護生態和預防污染、保護環境為指針,將重點放在產品設計的創新層面,運用創造性、新思維和富于想象力,以一種更為負責的方法——綠色設計,去創造新的產品,在滿足產品基本功能的條件下,盡量簡化產品結構,用更簡潔、長久的造型使產品盡可能地延長使用壽命,使設計更加完美。
一定意義上講,設計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當代人己經進入節能、環保、“低碳”產品時期,設計更應當是可持續和健康發展的,是創造人類藝術化美好生活的,這是設計的未來趨勢,也是后來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