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任務-技術匹配理論,通過分析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現狀與特點,介紹了在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引入PDA技術的匹配程度與優越性。本文從質監工作特點與PDA技術特征的匹配程度進行分析,說明了PDA技術在交通工程管理中應用情況。
[關鍵詞]PDA技術 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TTF理論
近年來隨著移動通訊和移動計算技術的融合,移動技術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以其輕便小巧、可移動性強、性能穩定等特點,特別適合在特殊環境或特殊情況下應用,因而深受業界青睞。個人數碼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是目前發展迅速的移動智能設備,具有強大的數據管理和處理能力,PDA以其集成了通訊、GPS、紅外和藍牙無線傳輸等多項實用技術,輕便、小巧、可移動性強、方便攜帶等特點得到廣泛應用。PDA技術充分運用其移動性消除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突破了互聯網的局限,使隨時隨地信息傳輸成為可能。PDA技術不僅是技術的創新,也是一種管理模式的創新。
任務技術匹配(Task-Technology fit,TTF)理論解釋技術對工作任務的支持能力,理論認為只有當信息技術的功能可以很好地支持工作任務需求時,技術才會被采用,否則不會被采用,“任務特點”和“技術特點”共同影響“任務技術匹配度”,其接下來影響用戶對技術的使用和用戶的個人績效。本文基于該理論,主要分析了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任務特點和PDA技術特點,其中工作任務特點主要從工作結構化、工作復雜性、工作發生頻率、工作緊急性以及工作移動性衡量,PDA應用系統特點則從技術層面和系統功能層面進行分析。
一、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現狀
交通工程建設實行政府監督、業主管理、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質量保證體系,交通工程質監工作是政府交通部門對交通工程建設實施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不斷提高交通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要保證。交通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主要涉及對交通工程施工的監督、材料的監督以及對設計的監督,一般分為公路工程和水路工程質量監督。施工和材料的質量監督工作通常在工程現場進行,將現場采集的數據即時錄入數據庫,更新數據庫并與基礎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是提高工程監督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關鍵。另一方面,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業務覆蓋面廣,覆蓋了企業、專業人員及工程項目等方面的信息,導致系統建設時間跨度大,各業務系統啟動時間跨度大,部分業務系統開發及實施周期長。從工作任務特點上,交通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具有高結構化、高發生頻率、較高緊急性和高移動性等特點。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已實現初步信息化,基本信息系統已經搭建。但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系統不能適應工程監督的工作要求,不能實現數據實地采集實時傳輸的要求,問題主要表現在:(1)系統不能支持質監部門實時地把監查、檢測信息錄入到系統,由于系統不方便攜帶,施工現場采集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只能事后錄入系統,使得數據不能保持實時性;(2)由于信息傳遞比較復雜,當項目信息變更時,信息不能及時更新,從而影響數據的統計分析和管理決策的質量,統計分析功能不能適應業務管理需要;(3)工程現場采集數據和圖像不能直接導入系統,需手工錄入,給工作人員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4)由于上下級單位之間的系統模式沒有統一規定,產生了數據資源不能共享或重復錄入數據等不便。
二、PDA在交通質監管理中的應用
PDA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便攜式智能設備,內置嵌入式操作系統,具有強大的數據管理和處理能力,以其輕便、小巧、可移動性強、方便攜帶等特點,已得到廣泛應用。PDA集中了計算、電話、傳真和網絡等多種功能,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PDA的功能越來越豐富,PDA技術在各行各業中應用的也越來越廣泛。PDA更是一種數據采集的理想載體。它功能強大,幾乎具有普通臺式計算機的全部功能。
基于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需要和PDA技術的特點,對現有“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系統”進行升級續建,將PDA技術引入原有質量管理平臺。該系統特點在于:攜帶輕便,方便高效,可以將現場采集的數據和圖片資料直接導入主系統,一方面避免了數據的手工錄入,另一方面可以即時查詢、更新系統中的數據,有較好的交互性。基于質監工作的特征,該系統主要包括項目信息錄入、檢查信息錄入、監測信息錄入、工程評定、查詢統計和文檔管理的功能模塊。
該系統從技術層面上具有較強的連通性,系統由交通部門內部局域網互聯,交通部、省級交通工程質監局、地市質監站以及各項目指揮部都有接口。系統使用SQL Server數據庫和C/S架構模式,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從性能上該系統實現了文字和圖片信息的實時錄入、更新、統計和分析,并且便于攜帶。系統由于實現了數據資料,尤其是圖片資料的直接導入,數據具有高度的準確性。
從功能層面上,項目信息錄入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業主信息、施工單位信息、設計單位信息、監理單位信息等;檢查信息錄入主要是對高速公路和國省道項目的檢查信息;工程評定是對于工程竣工驗收時,根據管理部門的檢測、檢查的數據信息,做出統計和分析,自動得出工程的評定等級,支持質監決策;文檔管理功能是對整個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歸檔與質量有關的文檔;查詢統計主要包括對總體合格項目率、缺陷出現頻率等的統計查詢。
三、結論
PDA技術滿足了交通質監工作中的高移動性要求,實現了數據的現場采集、錄入、更新和即時統計分析功能,可以幫助質監工作人員快捷地處理日常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協助做出工程評定決策。另一方面,該系統可以實現交通行業信息資源縱向共享的目標,使數據資源在上下級單位之間得到共享。因此PDA技術與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具有很高的匹配程度。
目前一些省市交通工程監督局已經將該系統投入使用,系統的使用給工作人員帶來了方便,促進工作效率的同時提高了質監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Goodhue , D.L. and R.L. Thompson. Task 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J] . MIS Quarterly , 1995 , 19 (2) : 213~236
[2]劉 軍 唐 進: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J].交通與運輸,2005年第12期
[3] 謝立軍: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模式的轉變 [J].交通世界,2008年第7期
[4] 王紅兵 邵玉剛:基于. net的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研究 [J].國外建材科技,2004年第25卷第6期
[5] Iris, J., Chon, A. and Richard, T.W. Task-technology fit for mobile locatable information systems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8, 45: 1046-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