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物流在電子商務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但就目前我國的物流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從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系及物流在電子商務運作過程中的特殊性入手,深入分析了物流在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主要瓶頸問題。
[關鍵詞] 電子商務 物流 物流瓶頸 中國
電子商務的瓶頸問題是目前業界談論比較多的一個話題,諸如網絡安全問題、網上支付問題、物流問題等等,雖然前二者被很多人稱為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瓶頸,實際上,現在的科學技術、管理和實踐都已經證實,這些問題都構不成重要瓶頸。但是,唯一的不可回避的是物流瓶頸。電子商務的物流瓶頸在我國現在的主要表現是,在網上實現商流活動之后,沒有一個有效的社會物流系統對實物的轉移提供低成本的、適時的、適量的轉移服務。物流配送的成本過高、速度過慢是涉足電子商務的買方最為不滿的問題。
電子商務是從售前到售后支持的各個環節實現電子化、自動化。即電子商務通過快捷、高效的信息處理手段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的問題,而將商品及時地配送到用戶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間轉移(物流)才標志電子商務過程的結束。由此可以看出,商務電子化的對象是整個的交易過程,不僅包括信息流、商流、資金流,而且還包括物流;電子化的工具也不僅僅指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還包括叉車、自動導向車、機械手臂等自動化工具。從根本上來說,物流電子化是電子商務概念的組成部分,缺少了現代化的物流過程,電子商務過程就不完整
物流業的發展涉及到基礎設施、物流技術設備、產業政策、投資融資、稅收與運輸標準等各方面,分屬不同的政府職能部門管理。但各職能部門對現代物流認識不足并缺乏統一協調的戰略思想。目前,商務部、交通部在資格認證方面各有多項政策法規,政府職能部門對物流企業是一種多頭管理體制。一些地方政府為保護本地物流企業利益,在交通運輸、稅收、工商等方面設置障礙,限制非本地物流企業的經營活動,嚴重阻礙著電子商務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現有與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多是部門性的、區域性的,缺少全國統一性的專門法律文件。
一、商業環境相對落后
我國企業中自營物流的占大多數,這種“大而散”、“小而全”的物資流通布局阻礙著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同時造成大量資產的閑置和資金的浪費。另一方面,以往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形成了現在大批功能單一的貨代企業。這些企業服務范圍窄,橫向聯合薄弱,不能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服務;再加上檔次低,裝備落后,無法滿足客戶在時間性和服務質量方面的要求,或提供的物流服務沒能使客戶感到比自營物流更有利,因而易造成物流需求服務的疲軟。另外,我國信息跟蹤服務體系和網絡體系的落后也制約著物流業的發展。信息服務和網絡體系更新的落后明顯使物流業的發展失去了堅固的前提。
二、物流基礎設施布局不合理
近幾年來,國家財政加大了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但由于過去受“重生產,輕流通”思想影響,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總體規模仍然偏小,不僅落后于發達國家,而且同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另一方面,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布局也不合理,東部運輸設施比較發達,約占全國的50%,中西部地區分別只占34%和16%。由于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過程中,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普遍下降,導致物流企業內部設施裝備落后,只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六七十年代水平。物流產業的滯后發展以及物流體系布局的不合理,造成我國物流產業的運輸效率低下。
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均衡
與其他國內行業或部門相比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后,與世界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相比,在資源配置、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現代化科技手段的使用等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不合理,在運輸工具與運輸方式上,線路歷程少密度低,現代化水平也較低、抗自然災害能力弱;在倉儲方面,我國是以行政部門為系統建立的倉庫,面積大、數量多、倉儲設備現代化水平低;此外,整個物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信息化程度都比較低。
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主要物流瓶頸分析
隨著電子商務在我國的進一步推廣與應用,物流對電子商務的限制作用日益突出。我國物流發展水平的低下,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瓶頸。電子商務的物流瓶頸在我國現在的主要表現是:在網上實現商流活動之后,沒有一個有效的社會物流配送體系對實物的轉移提供低成本的、實時的、適量的轉移服務,配送的成本過高、速度過慢是令買方最為不滿的問題。由此可見,在我國發展電子商務過程中仍存在著物流瓶頸。主要表現在:解決電子商務“物流瓶頸”的對策,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環境下,物流瓶頸的出現將極度阻礙我國現代化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積極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電子商務物流解決方案,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瓶頸”的解決更是迫在眉睫。
1. 建立與完善法規政策,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
物流產業發展需要政府的參與和支持,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法規及配套政策,對物流主體的資格和權益進行規范,為現代物流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同時,加強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并注意協調地區之間、城市之間的物流發展規劃。只有科學合理地布局物流中心,才能提高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
2. 樹立物流信用體系,提高科技含量
由于電子商務是在網絡虛擬環境下進行的,雙方不能面對面地進行交易,在這樣一個虛擬社會里如何建立起交易者的信心和信用相當重要,因而必須建立物流信用“誠信為本”才能真正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才能給消費者帶來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便捷,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提高物流全過程的可見性,建立一體化遞送網絡,增加配送貨物的跟蹤信息,實現內部的信息網絡化,進行信息化改造,才能突破配送瓶頸,大大提高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3. 大力培養物流專業人才
培養物流人才可以通過政府、院校、企業三方共同努力來實現,政府可以制訂相關政策,鼓勵、支持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面向全國培訓師資;高校應增設現代物流專業,培養既懂得計算機技術,又精通物流工程的專業化物流人才;企業要調整現有物流管理人員結構和組織結構,對現有人員進行定期培訓,要求從事專業物流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只有建立一支專業化隊伍,才能保證物流信息管理專業化、現代化、高科技化,才能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實時運作,實現最大范圍的資源整合,為客戶提供最佳物流服務,進而形成最優物流方案或供應鏈管理方案。
綜上所述,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電子商務的根本保證。若想突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瓶頸”,只有盡快建立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的高效合理的物流體系,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注重新型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建立完善的法規及配套政策,為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運行平臺,建立電子商務的物流信用體系以及大力培養物流人才,才能推動我國物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科學合理地布局物流中心,才能提高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只有這樣,才能掃清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促使我國電子商務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從而實現我國的現代化集約經濟飛速發展。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國物流業同時面對著機遇與挑戰,電子商務物流體系的發展前景任重道遠,其所存在的問題需要做出多方面的解決應對,也需要長期不懈努力與實踐。這是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物流化發展的根基。
參考文獻:
[1]丁俊發、王之泰等著,現代物流論叢, 廣東旅游出版社,2000
[2]金真、唐浩著,現代物流--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物資出版社,2002
[3]梅紹祖、呂殿平編,電子商務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4]丁立言、張鐸編,物流配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5]中國物流網 56
[6]中國物流聯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