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今世界,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趨勢明顯,保證我國的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戰略,提高國際經濟效益,是強化我國煤炭企業的整體競爭力的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影響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基礎上,提出了五項提升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措施。
[關鍵詞] 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機制創新
在煤炭競爭環境日益復雜的今天,煤炭企業面對的是一個開放的市場,要想在競爭中保持較強的長久優勢,實現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應該注重分析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一、利用GEM因素分析模型分析影響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的因素
GEM因素分析模型是由加拿大的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 在鉆石模型的基礎上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來分析影響企業競爭發展的六大因素(資源、設施、相關輔助產業、企業結構和相應戰略、本地市場、外地市場)。六大因素分別歸類于基礎(Groundings)、企業(Enterprise)和市場(Markets) 三大要素。根據GEM模型所提供的要素,并結合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分析出影響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人力資源”對應GEM的“資源”因素。在整個煤炭企業的發展系統中,人力資源的狀況及其更新提高能力,對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技術研發”對應GEM的“資源”因素。我國煤炭企業的科研理論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在某些方面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從整體科研水平來看,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
3.“管理創新因素”對應GEM的“企業結構戰略”因素。我國煤炭企業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運行,普遍存在一些弊端,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新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下才能真正實現。
4.“應變轉化因素”對應GEM的“相關輔助產業”,即為煤炭企業分散經營風險的能力。我國大部分煤炭企業的產品結構單一,必須盡早做好戰略規劃,對衰老過程施加影響和控制,使企業盡可能擺脫煤炭資源的限制。
5.“市場因素”對應GEM模型中的“相關輔助產業”、“本地市場”、“外部市場”。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一種有效方式。我國的煤炭企業大都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建立起來的,企業的管理受到過多的行政干預,有過多的計劃經濟色彩,市場的積極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6.“政府因素”對應GEM模型中的“設施”。企業尤其是煤炭這一特殊行業的發展與政府的政策法規和政府的服務支持是分不開的。
二、提高我國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途徑
1.煤炭企業應培育優秀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素質,激發員工潛能
受煤炭企業工人平均素質較其它行業偏低的客觀條件限制,這顯然不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也不利于煤炭企業的競爭和發展。因此煤炭企業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增強煤炭企業的凝聚力和創新能力,對于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此外,擺脫傳統的分配觀念和方式,采用適合于煤炭企業的激勵方法和形式,調動企業領導和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企業所有人員的能動性,是增強煤炭企業活力的重要任務。
2.找準戰略基點,合理兼并重組,使其向集團化、多元化發展
煤炭企業集團化、規模化發展是世界煤炭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煤炭企業必須提高企業戰略的管理能力和企業的規模擴張能力,通過實施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和優化組合,組建大型煤炭集團,增強抗御市場風險能力,全面提升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2008年12月由永煤、焦煤、鶴煤、中原大化和省煤氣化公司5家大型國企重組而成的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揭牌,河南最大的國有企業由此誕生。雖然組建之初遭遇國際金融危機,但半年后卻提交了一組令人驚喜的數據:集團實現營業收入近500億元,同比增長35.71%;利稅超過55億元,同比增長24.35%;資產總額超過了1000億元,與重組時相比增加了近300億元。以焦煤韓王煤礦為例,該礦面臨資源枯竭,“骨頭縫里剔肉”,一年出10萬噸煤,曾被視作艱苦奮斗的典型受到表揚;但集團成立后被當作思想保守的典型,轉變觀念主動出擊合作辦礦,2009年第一季度原煤生產就達4萬多噸。逆勢而上,來自于集團的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
產業多元化也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又一個途徑。煤炭企業作為能源生產企業,投產-發展-維持-衰老,是煤炭企業基本規律。因此煤炭企業為避免單一經營格局導致的最終關閉結果,應該實施多元化經營。以煤炭經營為核心,在煤炭開采、深加工方面增加投入,增加煤炭品種,開發煤化工,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等,開發應用潔凈煤技術,水煤漿技術,煤的液化、氣化技術等,拉長煤炭企業主體產業的產業鏈,增強核心競爭力。
3.注重科技和技術創新,突出主業能力
技術創新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龍頭,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開發應用為手段,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目標,重視市場機會與技術機會的結合,通過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帶動整個企業或整個行業上一個新的臺階。企業技術創新的過程是其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煤炭作為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更應依靠科技創新,合理開發煤炭資源。在科技創新過程中,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推廣應用先進的綜合機械化掘進技術和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加強煤塵、瓦斯的防治技術研究,加快對潔凈煤技術和煤炭液化,氣化的研究和應用工作,實施煤電一體化、煤化一體化(煤的焦化、液化、氣化、潔凈化),延長企業的價值鏈,在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的基礎上,提高競爭能力。實現資源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家華 邢相勤 曾偉 呂鋒:基于GEM模型的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障礙因素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8(3)
[2] 張磷 薛萬東 翁翼飛:我國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J].中國煤炭,2004,(1)
[3] 李秀霞:淺談國有煤炭企業的多元化發展[J].煤炭經濟研究,2007,(1)
[4] 李宏杰:淺析影響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及其提升途徑[J].北方經濟,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