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服裝材料學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 服裝材料教學方法
一、 引言
服裝材料學是服裝設計專業的主要專業基礎課之一。服裝設計的三要素即造型、色彩和材質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材料的性能和外觀來實現。但由于各種原因,目前該課程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學時少,授課內容與課堂講授時數產生難以協調的矛盾;知識容量大、內容復雜抽象,使得學生對的該課程學習普遍感覺難度大,不易掌握。
服裝材料學涉及服裝、紡織、美學、生物、化學等眾多學科領域,形成繁復的課程內容體系。其學科內容體系龐大,內容枯燥,如何在較少的課時里,進一步提高服裝材料學的教學質量,既需要優化篩選知識點、構建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體系,同時還要圍繞構建新型教學內容體系,探討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填鴨式的單一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激發學生主動探討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吸收和應用能力。這是服裝材料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根據服裝材料學科特點、區分不同授課對象并結合多年的教學積累,提出實物感知、互動式、市場調研、研究式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二、實物感知式教學法
“實物感知”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在各種服裝材料實物面前通過多種感官協同活動,認識和掌握各種服裝材料的外觀特征和本質屬性的一種教學法。根據藝術類學生對枯燥的數據和深奧理論的不易理解的情況,對于理論性較強的部分教學內容,如纖維、紗線的組織結構,利用“實物感知”方法,給學生展示實物及圖片,增強學生對抽象概念的感性認識。再比如機織物、針織物的基本結構,提倡學生觀察、比較、認識和總結,去感知織物的結構。通過布置學生織物組織制作作業,讓學生自己動手以毛線來編織平紋組織、斜紋組織或緞紋組織,以理解三原組織的結構和織物外觀效應。結合講授內容,要求學生收集的面輔料小樣,以小組的形式,共同討論分析面輔料的原料成分、織物組織等,并分析其服用性能、風格特征及適用范圍。在學生完成面輔料收集的大作業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收集的面輔料樣卡,并介紹典型品種、新面料的特點及適合設計哪種類型的服裝,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三、互動式教學法
互動教學法教學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強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以及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參與中體驗、感悟,在感悟中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通過課堂提問、討論、做實驗等有效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選擇服裝面輔料是核心內容,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于這部分內容,在學習材料基礎知識以后,安排學生結合服裝制作課程進行服裝面輔料選擇、搭配練習,并詳細說明選用依據。還可以讓學生結合服裝設計課程的主題,選擇服裝面輔料?;蛘呙鎸ν瑯右粔K面料,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材料的認識,結合流行時尚和消費需求,運用一定的設計技巧(如加法設計、減法設計、綜合設計等)對材料進行再造,形成新的肌理,更貼切地表現服裝的主題,增強學生對面料肌理的認識。因此實施互動教學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他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對服裝材料的再創造能力,掌握現代服裝設計的最新技巧與發展方向。
在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有的放矢,注意把握,不能少數同學參與,其余的同學沒有真正的投入。教師擔任的角色是提出問題并加以引導,并著重抓好課堂的動態考核,強化過程考核。
四、 市場調研教學法
組織學生到大型商場調查,了解和探討不同式樣風格的服裝對材料的選擇、不同使用場合的服裝對材料的選擇、品牌服裝對材料的選擇,以及人們在選擇服裝時對材料的重視程度、服裝材料對服裝款式的表達效果等。通過考察調研成功運用面料的服裝設計,特別是國內外的名牌服裝,進一步理解面料與服裝設計的關系。為了使市場調研達到效果,調研前布置好調研主題,要求學生先準備好調研提綱,明確調研的主要目的,這樣調研的過程不會走過場,調研結束后要求學生寫出調研報告。
該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物性極強,真正開展市場調研可以促使學生從課堂走向市場,從理論走向實踐,有效構建起教學、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五、研究式教學法
研究式教學法是教師在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課程內容進行討論、探究,其特點是注重方法傳授和能力培養、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和主體作用。通過引導學生研究和討論問題,強化學生的服裝材料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于新型服裝材料部分,嘗試采取研究式教學法組織教學過程。如以新型服裝材料的開發應用現狀為研究內容,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搜集資料,撰寫論文。以小組為單位挑選一篇論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全班進行交流,然后教師進行針對性點評。通過研究式教學活動的嘗試,有利于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資料、制作課件、語言表達的綜合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有自我展現的欲望,圍繞內容篩選、圖片佐證、課件制作、陳述表達進行多角度的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調動了學生和他人合作的積極性。
六、結束語
服裝材料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涉及面廣、內容更新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握其教學特點,堅持注重實際突出應用的原則,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服裝材料的教學更有實效,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服裝材料學課程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具備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勢。
參考文獻:
[1]王煒:實物感知教學法在服裝材料中的運用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4)
[2]秦姝:互動式教學在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對《服裝材料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 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