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審計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及其相關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該門課程培養學生在現實條件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好這門課,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等于拓展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提供了寬闊的就業渠道。但目前我國高職審計教學模式無論在培養模式上,還是在教學過程中都已不適應當前環境下對審計人才培養的需要,必須革新審計教學模式。
[關鍵詞]審計 高職 實習基地
一、前言
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開設了審計專業課程,我院自1975年建校以來就開設會統專業,2008年新增審計實務專業,由于我校處于煙臺地區,近幾年,半島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獨資企業、合資企業、股份制公司、民營企業數量猛增,加大了對會計、審計人才的需求,而且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執業范圍和服務對象日益拓展,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對于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內部審計作為單位內部自我約束機制的重要方面,受到越來越多的部門、單位的重視,很多企事業單位紛紛建立內部審計機構。這為我院審計實務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但由于學校升格伊始,還是以傳統的審計課程教學體系為主,重理論輕實踐,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務能力。為此,我們需要對高職審計教學進行審視,
二、加強高職審計教學的措施探討
1. 以就業為導向,推進課程改革
傳統的高職審計課程由理論和實訓課程兩部分組成,一般是先上完理論部分,再完成實訓課程,一般會安排2~3周的審計課程實訓。理論應用于實踐教學,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只有理論和實踐部分有機結合才能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因此我們倡導多元化的課程設置。(1)實現課程開發主體的多元化。課程開發主體從學校為單一主體,變成學校為組織者,吸納眾多行業、企業的意見,共同開發和設計。建立審計實務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邀請行業、企業的專家參與課程建設,實現了課程設置的職業性。(2)課程內容從知識本位轉向職業能力本位。高職是以培養具有工作技能的一線工作人員為己任,因此要我們要以就業為導向,來完成課程內容的安排和設計,提倡學生的動手能力,從知識本位走出來,理論知識夠用即可。(3)實現課程結構模塊化。依據會計審計職業崗位群的工作任務,設計與崗位職業技能對接的模塊化課程結構,實現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實用性。
2. 充實教師隊伍
培養一支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緊密結合的高質量的審計課程師資隊伍,可從下面幾方面著手:(1)組織教師參加業務培訓。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師參加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等相關培訓,最終使每位教師可以靈活的掌握和運動多種教學軟件和工作,提出上課質量,貫徹現代化教學的要求。(2)每年組織1~2名專業教師到企業一線進行實踐鍛煉和進修,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3)高職院校應積極與會計師事務所展開交流合作,可以從企業聘請有豐富經驗的高級審計師、注冊會計師等到校任教或兼職,擔任校內實訓課程的外聘教師,承擔本專業部分授課任務,主要是技能課程的授課任務。(4)實行推門聽課制度。學校及系部教學督導組老師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課后與教師交流經驗,反饋信息;教師之間堅持相互聽課。(5)加強與外聘教師的聯系與溝通,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學生的學習狀況、思想狀況、學習習慣等,幫助他們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鍛煉教學基本功。
3. 加強實踐教學
高職審計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高的比例。學校應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業務流程,能夠完成難度一般的流程操作訓練,如系統軟件操作、沙盤實驗等。我校目前審計實務專業除可以利用學校公共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英語口語訓練室等)外,建有審計實訓室1個,配備了審計軟件、審計實訓教學平臺,能夠滿足教學需要。為滿足審計實務專業實踐教學需要,我們多年來積極與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加強緊密聯系、密切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通過頂崗實習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審計職業能力,形成具有高職特色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 審計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實現與審計工作的零距離對接。目前已與煙臺雙贏會計師事務所、煙臺市金卓會計事務代理有限公司、煙臺冠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山東北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等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書,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
4. 改教學方法與手段
目前高職審計教學仍然以教師為主體來開展,其教學方法一般是單向“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教學授課方式落后,缺乏現代化教學手段。改變當前普遍存在填鴨式式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1)加強案例分析。高職審計課程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例如運用案例教學可以將不斷出現的審計經典案例引入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案例剖析,將過去以業務單元為主線的專業知識融入于案例中。也為以后具體參加審計實訓課程打下基礎這,提高了他們處理實務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嘗試互動教學,例如讓學生上講臺講課,使學生充分參與,增強學習效果。(3)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幻燈、投影、計算機多媒體等電教媒體,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增加教學的活力。(4)改革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內容和標準。采用多種考試方式,除采用閉卷考試的方法外,還經常采取案例分析、開卷、實訓等考試形式,并且在學期結束開展相關課程的技能考核。
三、結語
總之,高職審計課程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課程。教學中必須進行審計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導向作用相結合、專業知識學習與相關知識學習相結合,融合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于一體,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審計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奚淑琴: 審計實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2]何偉威: 《審計實務》課程中的案例實訓教學方法探索之我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12)
[3]葉貞#8226;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方法的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 200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