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個不確定條件的生產規劃模型,從滿足可能性測度的角度,以服從三角分布的三角模糊變量處理了該模型,得到與之等價的確定性變量的線性規劃模型。
[關鍵詞] 數學模型模糊性可能性測度
模糊理論是由美國學者Zaden在1965年提出的,彌補了過去數學只能研究確定性變量的不足,其在模糊識別,模糊評判及人工智能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通常生產者在進行生產規劃設計時,一般采用確定性的定量模型來描述問題,即將模型中的參數都看作是確定的數值。但生產中有些參數,如產品需求量,事先難于確定,常常使用的是模糊語言,所以在建模時將其作為模糊參數來考慮才能符合生產的實際。
一、準備知識
定義1 設是一個三角模糊數集合,,則它的隸屬函數定義為
其中m,n分別稱為左、右拓展,m,。
定義2 設為隸屬函數是的模糊變量, 為實數。模糊事件的可能性測度定義為。
定理1 設模糊變量的隸屬函數是,如果,則 當且僅當。
二、建立一般模糊性模型
我們現在將每個產品的年需求量模糊化以更實際的需求,建立一個機器生產分配的數學模型
模型Ⅰ中i表示不同生產能力的機器種類,表示機器生產的不同產品,表示用來生產第j種產品的第i種機器的數量;表示第i種機器生產第j種產品的年利潤;表示第 i種機器一年可以生產第j種產品的數量;表示第j種產品的年需求量;表示第i種機器的年閑置量;表示第i種機器的年閑置費;表示第i種機器運轉的數量。
顯然產品消費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年產量和年利潤并不是定值,而是一個模糊變量,假設年產量可浮動百分比是。我們不妨用服從三角分布的三角模糊變量處理年產量和年利潤,其中年產量表示為,年利潤表示為。且有。
三、可能性測度的模型
首先我們處理模型Ⅰ中的約束條件,如果決策者要求可能性測度能夠達到,那么模型Ⅰ中的約束條件可以轉化成
根據(2),(4)模型Ⅰ可以轉化成與它等價的確定型模型,如下:
這里,模型Ⅱ是一個線性規劃模型,我們可以利用等數學軟件求最優解。
四、結語
通過模型Ⅱ,我們可以得到模型Ⅰ的最優解,從而為樂觀型決策者提供分析和參考。由于篇幅的限制,在此沒有進行算例的展示。
參考文獻:
[1]賀仲雄:模糊數學及其應用[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2]Zimmerman,Fuzzy Set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Kluwer Publish Company,1985.Vol.6
[3]B.liu,Theory and practice of uncertain programming,PhysicaVerlag,Heidelberg,2002.Vol.9
[4]劉寶碇 趙瑞清 王綱:不確定規劃及應用[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