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丘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先商、商品、商文化的發源地。豐富的區域資源加快了商丘服務業的發展,但是隨著世界商貿流通的飛速發展,商丘的服務業發展與自身的資源優勢還存在很大差距。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要轉變發展觀念、科學規劃,多方面采取措施。
[關鍵詞] 商丘資源優勢服務業
一、商丘資源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
商丘位于河南省的東部,是豫、魯、蘇、皖四省的結合處,享有“豫東門戶”的美名。北接齊魯,南據江淮,西扼中原,東臨沿海,是河南省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交流中心,是我國中西部地區與東南沿海地區的結合部,是亞歐大陸橋經濟帶與京九經濟帶的交匯處,是河南省實施“東引西進”戰略的要塞。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商丘成為我國東西南北交流的紐帶。
2.物產資源豐富
商丘地處黃淮平原,氣候溫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物產豐富。盛產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芝麻、蘋果、梨、葡萄等。是全國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優質的棉花生產基地。優質的種籽基地,無籽西瓜基地、酥梨和辣椒生產基地。是全國著名的“泡桐之鄉”,全市桐木蓄積量1600萬立方米,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畜牧業也很發達,是全國重要的山羊板皮生產基地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這里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儲量達100億噸的永夏煤田為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商丘電力資源充足,投資134.3億元的裕東、鑫源等電廠在建裝機規模達360.5萬千瓦。商丘勞動力資源豐富,每年可向社會輸送大量剩余勞動力。
3.歷史文化悠久
商丘是古代文哲大師莊周、至圣先師孔子的祖籍和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里。這里是先商、商品、商文化的發源地:燧人氏、高辛氏、“五帝”中的顓頊、帝嚳都在這里生息。自商湯代桀在此定都建立商朝起,春秋宋國、漢代梁國都在此定都。南朝元顥和南宋趙構曾在此登基。北宋定為陪都名南京。此外歷代設郡、州、府,曾用名為宋州、睢陽、應天、歸德等。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給商丘留下了豐富的的歷史人文景觀資源。全市共擁有文物保護單位200多處,其中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有2處(商丘古城和永城的芒山漢墓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39處。其中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永城芒碭山漢梁王陵墓群,其年代久遠,文物豐美,世所罕見。其中出土的金鏤玉衣,在1991年被評為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漢墓壁畫被專家譽為“敦煌前的敦煌”。商丘古城外圓內方,建筑獨特,是全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臺—閼伯臺,中國最早的文字發明家—蒼頡,全國保留明清四合院最多的歷史文化名城—歸德府城,北宋最大的書院—應天書院,中國最早的漢墓壁畫—梁王墓壁畫,中國最大的漢墓群—芒碭山漢墓群,中國保留最長、最完整的古黃河大堤—明清黃河故堤等等。如此眾多的名勝古跡和景點,使商丘西接古都洛陽、鄭州、開封,東往徐州、連云港,北連曲阜、泰山,形成了一條黃金旅游線。
二、服務業發展的現狀
1.服務行業發展速度加快
以河南省政府確定的建設以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為發展目標,樹立大商貿、大流通的理念,加大對商貿物流業的發展,商丘以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中原車城、光彩大市場、鋼材大市場4大市場作為支撐點;以安奇·樂易購物中心、丹尼斯生活廣場、中環新生活廣場為中心的商業圈逐步繁榮。到2009年,服務業增加值完成42.7億元,占GDP總量的41.1%,同比增長12.5%。交通運輸、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相對繁榮,增速較快;金融保險、休閑娛樂、房地產、中介服務等新興行業開始崛起并蓬勃發展,形成了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共同促進發展的新格局,服務業產業的地位不斷提升,成為帶動商丘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
2.商貿流通體系日漸完善
商丘梁園城區范圍內商品市場已發展到52個,市場建筑總面積110.3萬平方米,總投資達到了14.5億元,市場總容量13000戶,經營商戶8000余戶,從業人員6萬余人。從日用百貨、五金家電、服裝鞋帽、高新電子、土產日雜農副產品、、副食、汽車、鋼材、陶瓷建材等領域。實現了社會消費零售總額47.2億元,同比增長17.3%;商品交易市場的交易額達到了225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的市場有4個,5—10億元市場有3個,1—5億元市場有14個,1億元以下市場有31個。
3.現代物流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壯大和商品的快速流通,連鎖配送、交通運輸、郵政電信、倉儲裝卸、電子商務、加工包裝等現代物流業蓬勃興起。日前,在我區主要從事貨物運輸服務的相關企業約150余家。南航快運、中鐵快運、佳吉、華宇、眾友等省內外知名的物流企業均在我區設立了分支機構。同時,大部分連鎖經營企業建立了銷售網點的管理系統,條型碼技術在各類超市得以廣泛的應用。
4.旅游業發展迅速
我市現有3A級景區——三陵臺、黃河故道國家級森林公園、清涼寺等20多個景點;擁有天宇大酒店、豫東賓館、新錦江、三秋賓館等大型賓館酒店近50家,其中涉外賓館10家,“四星”級以上賓館10余家,旅行社36家。2009年全區共接待國內旅游者125.5萬人次,同比增長35%;國內旅游收入1.55億元,同比增長22%;接待海外旅游者1228人次,同比增長23%。
5.房地產業發展迅速
近年來,在各界引資下相繼開發建設了牡丹花園、天倫小區、海亞四季港灣、中環新生活、豫東文化廣場、香江明珠、喜來登國際廣場等項目,建成了一批功能齊全的住宅小區,改善了居民住房條件,豐富了人們的文化旅游內涵,增強了城市的流通功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改善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為服務業的發展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
6.貢獻作用日益增強
在商丘城市的發展中服務業提供的地方財政收入占全區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62%,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服務業種類多、就業彈性系數大,已成為吸納就業和再就業的重要的渠道。
三、服務業發展的思路
面對“十二五”規劃,商丘要乘著中部加大開發力度的機遇,把自身的資源優勢擴大到服務行業的領域里,加大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帶動商丘的服務行業的飛速發展。
1. 轉變觀念,拓寬思路
作為資源優勢較好而服務業欠發展的地區,應該緊緊抓住機遇,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豐富的資源優勢。盡快制定出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通過服務業的增長水平來提升商丘的資源價值。
2. 廣聚資金來源,加速資源開發
針對資金來源有限的實際情況,應該利用各種渠道籌集資金。一是對于服務收入應該實行地方留用的政策,并對服務業實行減免稅收的政策;二是對服務行業發展所需資金政府應該通過專項撥款、低息貸款或無息貸款等多種形式予以支持;三是在統籌規劃上,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采取讓利、讓股、讓地等優惠政策吸引中外投資商,鼓勵社會各界興辦交通運輸、連鎖配送、倉儲裝卸、加工包裝、郵政電信、電子商務、旅游業、房地產業等蓬勃興起的服務業。
3. 開發和保護措施,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堅持服務業的開發與保護并存的措施,對發展服務業的認識要逐步提高,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規范政府行為,提高行政辦事效率,整頓市場經濟秩序,依法保護投資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營造了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場環境。大力弘揚“團結、開放、求實、爭先”的精神,深入開展“道德規范進萬家”活動,著力提高市民和從業人員素質,營造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在服務行業的建設和發展中要保持資源優勢的可持續發展的平衡性。著力深挖服務行業的文化品位、文化底蘊,加強資源的開發利用的保護意識,建立綠色服務業,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服務行業。
面對新的機遇挑戰,商丘的資源優勢必會迸發耀眼的火花,為服務業的健康發展催生出新的市場需求、拓展出新的市場,為商丘現代的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岳紅記; 關于我國文化產業市場發展空間研究 [D];西北工業大學; 2004
[2]張海燕; 論文化產業的結構形態與價值趨向 [D];山東師范大學; 2004
[3]曲曉燕;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初探 [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04
[4]胡熠; 文化產業發展與管理體制創新 [D];福建師范大學; 2002
[5]河南發展網站
[6]郭小燕 河南服務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2007